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想到会被这部电影触动到的可能,二战时期的纳粹题材一直都是经典的催泪弹,可我怎么都没想到会是这种结局,像是直接用一把刀子扎在了我的心口,久久都无法平静下来。电影的开头,绿茵茵的草地,轻柔的风,和结尾的大反转,根本没有办法联想到一起。


这部电影视角很特别,从头到尾都以一个来自纳粹的一个军官的儿子来看待和体验,天真的孩童,和这惨绝人寰的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全片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大家看完这部电影都会将感情重点放在哪个无邪的纳粹孩童和他受到惩罚的父亲身上,却不会将这种注意力放在哪个犹太小男孩和那些无辜的犹太人身上。仔细想想,才意识到导演这样做的用意,其实很聪明,把观众潜移默化的放在了阶级主义这来体会和融入,真的很有想法,让人拍案叫绝。


对于这个世界,同样是初来乍到,因为家庭和肤色的不同,就有了高低贵贱之分,有了残忍的伤害。可是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些高低贵贱都是没有的,这都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不应该承受这一切。小布鲁诺爬进铁丝网的时候,我心里是真矛盾,一方面很不希望善良的他发生什么意外,另一方面又很想让他发生点意外,也让他无恶不作的纳粹父亲为自己的做的坏事付出点代价。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有了解过这部电影的同名小说,这无疑是个成功的作品,成功就在于他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战争理解战争,真假好坏他们都不会撒谎。一个孩子的判断比那些所谓的成年人更加真实,更接近真相,而成年人那些所谓的野心和计划,不仅伤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还伤害了自己的孩子。一开始的那么美好,结局却来了个大反转。不不过西方的战争电影角度确实更人性化,相比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战争片,只写如何作战英勇,却忽略了战争的本质。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中那些疯狂到令人发指的杀戮和迫害,在孩子们的眼里被清洗的干干净净,但越是残酷的现实就越是让人心痛。虽然是一部带着孩童色彩的电影,但是在本质上还是属于一部严肃的战争电影,尤其是奥斯维辛纳粹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犹太人和各国的俘虏最为黑暗、肮脏的罪行。


这部电影试图寻找人性的本质,却将影片的焦点放在两个孩子身上,使得本片的思考性和探索性上升了好几个档次,孩童的善良和战争的邪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批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的残忍罪行,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和恶果,我们必须引以为鉴,决不能忘记那段惨痛的历史,更不能再容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