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詩人半在湘”,

湖湘文化所具有的最鮮明的特徵即是其內涵的“詩性”。

雙溪書院則以其獨特的山水人居的方式——依山取勢,

臨溪而居,

分合佈局,

錯落有序——來重新詮釋這一詩性。

在這裏,

似乎建築設計中所有物理空間的構想都應當被賦予某種情境:

遊山、訪古、尋幽、高臥、倚竹、觀魚、濯足、鼓琴、品茶、焚香,

這些詩意的片段都自然的再現,

並又被自然而然的重新置入當代人文精神與生活之中,

展現出新的“詩性”。

正如海德格爾所倡導的:“正是詩意首先使人進入大地,使人屬於大地,並因此使人進入居住。”

在此地,詩意成爲最自然的生活,

也成爲禪境與超然的場景。

這一詩意的訴求使建築設計在一開始就被賦予了一種明確的畫面感。

一方面,

如何讓建築真正的融入環境,

從而加強這種場景感而不會破壞它,

成爲前期“規劃”的一條基本準則。

說是規劃,

實則更像一種隨地形變化的自然的“安排”——幾條枝杈狀的11-14米寬的溪谷向不同的方向蜿蜒,

建築就被契入山谷之中,

只呈現出谷口的一個立面。

於是,

雙溪書院的七個單體建築,

除了接待大堂(也做餐廳)和茶室兩個公共功能的建築外,

都被分別隱藏在四條張開的山谷內,

互不相望,

各自以各自獨特的視角存在,

這種關係有些像傳統山水畫中的散點透視,

每個局部自成一體,

又能夠“拼貼”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另一方面,

在建築的風格樣式上,

雙溪書院的建築是運用現代的建築材料和結構技術來體現地域傳統建築意向的嘗試。

從內天井的結構佈局,

到木構構架與高聳的白牆,

連續的灰瓦坡頂,

到石、木、瓦等材料肌理,

這些建築設計的形象生成既來源於當地的傳統民居建築,

同時也是對更廣義的中國南方民居的建築符號的片段提取和抽象提煉。

在建造上,

除了常規的混凝土框架作爲基礎結構,

還使用了大量的竹鋼,

鋁板金屬屋面,

和一部分GRC(玻璃纖維加強混凝土)材料,

這些材料的組合也對施工工藝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風格上,

雙溪書院的七個單體建築,

總體有相似的元素,

但又因山勢而樣貌迥異,

各有特點。

接待堂

山谷的場地限定了人的視線,

這使人在遊覽建築時只能從特定的角度開始。

在這些特定視角形成的“畫面”中,

近景可能是幾棵樹或一叢竹林,

遠景則是向兩側蜿蜒升高的山脊,

這使建築自然成爲畫面中的中間層次,

也使其立面的平面形態超越了體量本身,

變的更加重要。

接待堂的設計,

頂部是一條向下弧的屋檐線,

立面是被概括的豎向的線條。

儘管傳統建築的典型的灰瓦的大坡屋頂被取消了,

但檐口以下由層層的椽子向立柱傳力的基本結構意向還能夠表達出和傳統結構的一種關係。

其他側立面則是正立面的直接複製,

最終形成一個圍繞“天井”的正方形佈局。

總體形態上,

這個“回”字形的結構是啓發自傳統平江地區的民居內天井的佈局形態的。

接待堂向四周翹起的屋檐是對周邊天際線的最好呼應,

也爲室內帶來更好的光線和更通透的觀景效果。

西側連接接待大堂的部分,

是一個幾乎完全契入山體的部分,

主要佈置了廚房、餐廳包間、小展廳等輔助功能。

一個巨大的單坡屋頂順山勢傾斜,

與接待大堂的屋頂形成疊落的關係。

爲了達到更輕薄的形體效果,

建築主體採用竹鋼搭建,

豎向的立柱每根都爲承重住,

從而達到均勻受力的效果。

“柱”與“梁”的連接部分採用簡單的交錯堆疊起來進行構造的方法,

使其在形式上產生出類似斗拱結構的效果。

而屋頂則採用GRC預製板,

直接“平落”在竹鋼框架上;

屋頂面層採用金屬瓦,

而非傳統瓦,

這些做法都極大的減輕了屋頂重量,

使整體結構輕量化,

更傳達出一種具有現代氣質的南方建築的秀美。

茶室

茶室東側立面在佈局上與接待堂東側立面形成一條軸線,

以求得在主要視點透視線上的連貫性。

茶室的總面積爲109平方米,

是一個 “L”形的半圍合院落,

一端契入山體,

另一端延伸並挑出到池塘上空。

轉折處的屋角約8米高,

指向東南向的天空。

這個“屋角”成爲三條山谷會合處的空場的標識物,

也成爲和接待堂呼應的軸線上的制高點。

屋面連續向兩端陡降,

形成一個狹長的內斜屋頂。

面通高的玻璃幕牆不僅帶來了更寬闊的視覺體驗,

還給室內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線。

書院與先生房

書院與先生房位於西側的谷內,

隱藏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之後。

隨坡而上,

一側是小溪,

一側是茂密的竹林。

路盡頭是書院的入口大門,

位於白色院牆左側,

這和右側越過白牆挑出的休息室共同形成均衡的構圖關係。

進入大門,

U形的庭院才清晰可見:庭院被臺地分成兩級,

連接兩個單體,

錯落的空間關係形成了更豐富的景觀體驗。

建築看似由兩棟獨立的單體構成,

但通過相同的結構和材質,

使兩者之間形成一種整體的關聯。

書院建築的屋頂從兩側向內傾斜,

並由遠及近逐層錯落,

形式與周邊山勢輪廓相呼應的輪廓,

應對與周邊的景觀關係。

山谷客房

總體上看,

這一 86米長的狹長形體隨山谷曲折,

只在谷口保留了一個完整而突出的立面,

依山勢而下的溪水在建築周圍匯聚成水面,

將入口的立面映射其中,

形成安詳而靜謐的畫面。

這一建築單體總面積約1100平方米,

建築形態完全契合原有的山谷地形,

呈折線形隨地勢逐級抬高,

通過高低錯落的坡屋頂圍合構成具有南方鄉村特徵的巷道空間。

巷道兩側的客房屋頂成V字形態,

從總體的形態上和接待堂,

書院建築是一致的。

單坡屋頂相對於客房而言,

爲室內提供了更好的觀山視野。

一層在結構上成爲底部架空的附屬空間,

主要設置爲多功能的休閒大廳,

咖啡、水吧,以及一個小型會議室,

並且一層三分之二的面積是埋入山體之中的。

一層在交通組織上和二層是分別設置的,

而所有的客房均位於二層,

需通過主入口的景觀樓梯單獨進入二層小巷,

這樣是二層的客房區相對安靜獨立。

18間客房即沿着小巷分佈兩側。

三折別墅

這棟建築在形態上與山谷客房有着相似之處,

即都是迎着谷口的端頭立面作爲建築的主立面,

而主要的體量則隱匿在谷中。

建築隨着山谷地形走勢呈現折線關係佈置,

一層有三個獨立的單體“盒子”,

主要爲公共活動空間,

穿插其間的是幾處半戶外的“亭子”空間。

這些空間由一條邊廊連接。

二層爲臥室等私密空間,

成線狀排布成一條通長的“廊橋”結構,

連續的竹鋼格柵立面增加了“廊橋”在結構視覺上的整體性。

在實際的功能劃分上,

多數使用狀態下二層的臥室等私密功能是獨立分割的;

只在必要時可以通過二層的走道相連接。

屋面三角的折面關係使整體形態更相似與傳統坡屋頂的意向。

四分別墅

雙溪書院的所有建築單體都幾乎全部採用V字形內傾的屋頂形式,

這本身也源自平江傳統民居院落的剖面關係。

這種剖面關係在四分別墅中反映的更爲直接。

內傾屋面的四個體塊成爲四個獨立的休息空間,

體塊與外圍牆界定的區域即爲巷道和公共區域,

這種類似聚落的形式也使整個建築更適應場地,

並避免體量過大帶來的突兀感。

四個獨立的功能體塊與一個通透的玻璃盒子相互套嵌,

產生了居者在室內外不斷交互的空間體驗;

同時,

通過圍牆的隔擋形成獨立的六個小院子,

在室內,

透過圍牆上局部的取景窗洞,

使庭院中的人造景觀與戶外的自然景觀形成一個重疊對景的關係。

通透的玻璃盒子將南側的自然光引入室內,

使建築形象變得更加柔和。

退出室內,

從更遠的視角看,

建築的整體形象中翹起的屋檐與兩側逐漸升高的山脊線完全是爲了達到一種呼應——儘管因此而削弱了正立面的視角應有的體量感。

當建築契入自然時,

一切所謂專業的設計或闡釋都應當順從於自然的某種“力”或“勢”。

自然的包裹使建築必然由一種對抗轉到順從,

或者更恰當的說是一種融入或共生。

就如中國山水畫中房子總是若影若現於山水之間,

這種畫面中的詩意似乎拉近了我們和古人的距離。

古人可以臥遊,

通過這種心歷去體悟自然山水中的哲學。

今天我們仍然努力在自然與建築之間創造某種請景,

某種我們能通過建築與自然對話的情景。

或許這種情景就隱藏在雙溪書院的環境之中吧,

遊走在這幽邃的山谷之中,

小溪之畔,

很容易使人想起南宋平江文人鄒輗的詩句:

花陰不正月將西,

欲到溪邊步懶移。坐對前山無一語,

此心惟有古人知。

建築師多向界建築設計

地址白茅村, 平江縣, 岳陽, 湖南, 中國

項目總顧問王受之

項目策劃崔東暉

主持設計李亮

設計團隊張必昌、黃暢、徐林

開發團隊自在小隱酒店(湖南)有限公司

建築面積3800.0 平方米

項目年份2018

攝影師金偉琦

廠家洪雅竹元科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