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班到家刚进门,就见胖慕手里拿着一盒东西向我走过来,我脑袋里第一反应,大概是巧克力吧,下一秒钟就被塞了一颗到嘴里,印证了我的想法。

口腔里充满了甜到腻人的气息,我忍住吐掉的冲动吃完了,不忍拂逆孩子的好意。小孩子就是这样,有时候热情得让你招架不住,也不会问你到底想不想要。

吃饭的时候,我才了解到秘密:胖慕这一天吃了至少三块巧克力!他振振有辞地说,我给妈妈吃了一块,所以我也要分享一下。所以我知道,爸爸、外婆也和他“分享”了。

嗯,他吃了这么多只是因为:他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孩子分享的麻麻们,就问你服不服?

2.

乖,或者,不乖——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父母眼中,孩子大抵分为这两类。

胖慕吃了很多甜食,不乖,然而他是喜欢跟别人分享;

胖慕不遵从妈妈的话去抄写字母,不乖,然而他是因为执行海底小纵队舰艇出动的任务,主次分明很重要。

胖慕不及时听从指令整理玩具,不乖,然而他是因为制作盛装小龙虾的笼子而耽搁了时间。

对了,笼子长这样,我不得不夸一夸这钻洞穿绳的设计思路,当然,材质选择差强人意,扣分!(图片丑陋,请谅解!)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过这样的话:

“每个孩子心里都存在一个宇宙,孩子心里的宇宙宽阔深邃,大人眼中只看到孩子幼小的身影,却忘了那广大宇宙的存在。

探索孩子的宇宙,会带领我们走向对自己世界的探索。”

3.

我想,探索小孩子,可以从了解他们不乖的理由开始。

这不,有位小朋友的妈妈对他进行了一番“探索”。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小朋友为了让自己不文明的习惯能够被妈妈接受,绞尽脑汁地想理由。

我想说这个小朋友真的不错,起码还会去考虑妈妈的想法呢。小暖男一枚!

至于他找到的理由,如下:

挖鼻孔?

那是因为我鼻子里有个开关,一按这个开关,脑子里就会发射兴奋电波,这个电波能让大家都心情愉快。

咬指甲?

那是因为一咬指甲就会发出大人听不见的声音,这个声音可以把来吃垃圾的乌鸦赶跑。

抖腿?

这不是抖腿,这是鼹鼠语,我是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鼹鼠呢。

除了挖鼻孔抖腿之外,还有这些:

把饭撒得到处都是,是因为他好心。

在椅子上动来动去,是因为他体贴。

在床上砰砰地跳,是因为他努力练习。

在走廊和商店里噔噔噔地跑,是因为他不由自主!

这些:

手脏了往身上抹,是因为他为“他人”着想。

洗完澡不穿衣服光着身子,是因为他勇敢。

把路上看见的东西捡回家,是以为他“乐于助人”。

…………

4.

我能说这些胖慕都做过吗?还都喜欢做。这次我知道了其他小朋友的理由,也许下次,我应该尝试了解下他的“事出有因”。

这么看来,真的像绘本中的妈妈感慨的那样:当个小孩子真不容易啊!

那可不是!并且,不乖的小孩子比乖小孩更难做!需要应对更多挑战!

那为什么不干脆做个乖小孩呢?

理由是什么呢?

我替小朋友们找了一个理由:因为就算是小孩子,也要努力做自己呀!

5.

对了,在故事的结尾,妈妈“探索”结束后,也被小朋友“反探索”了。

孩子问妈妈,为什么那么喜欢用手卷头发玩。

妈妈急中生智道,是因为在思考晚餐要做的美味的食物。。。

如果父母能够认真听取并坦然对待孩子哪怕“异想天开”的理由,也能认真回答孩子近似“不留情面”的提问,那么,这个“探索”就成功了大半。

所以,小孩子不乖需要理由吗?

这已经不重要了。

西亲子悦读馆馆

如何支持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