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體來說,Bear 在鼠標體驗上與 Ulysses 相差不大,都支持吸附圖標、變化光標和右鍵菜單等基礎操作。在一些原本需要滑動操作的位置,提供了右鍵菜單作爲備選,列表中的項目強調效果也能大大增加鼠標在 iPad 上的使用體驗。

iPadOS 13.4 上線也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大家也通過各種方式體驗上了 iPadOS 全新的觸控板/鼠標操作。雖然全新的操作方式在系統和第一方應用裏的體驗不差,但對於沒有對其進行適配的應用來說,觸控板和鼠標也只能起到「模擬觸控」的作用。

本文挑選了 12 款適配了觸控板/鼠標的 iPad 應用,一起來看看它們的體驗如何吧。

iWork 套件

作爲蘋果的第一方應用,iWork 套件在第一時間就支持了觸控板和鼠標操作,並且在體驗上也絕對稱得上是最好的。其中的三款應用對於鼠標的適配都各具特色,比如 Pages 支持在文檔的任意位置彈出右鍵菜單,Numbers 的右鍵菜單支持豐富的單元格操作等。

Numbers 的右鍵菜單支持豐富的操作

Pages 作爲一款文檔編輯工具,對於鼠標操作的需求並不算特別大,應用的適配也比較中規中矩。一般的拖動選擇、編輯排版等操作都可以完成。爲了防止誤操作,Pages 還針對 Drag & Drop 做了特殊的優化,直接拖動選中的文本是重新選擇,而想要拖拽文本,就得先長按使文本彈出。

比較依賴鼠標的 Keynote 和 Numbers 則擁有更多的操作。在 Keynote 裏,由於右鍵菜單的加入,你可以更加方便地添加動畫效果,或是編輯母版幻燈片。此外,即使在沒有提前選中的情況下,你也可以直接拖動文本框、圖片等元素,雙擊即可編輯。

Keynote 右鍵菜單

Numbers 對於鼠標的支持可以說是 iWork 套件裏最好的,它不但支持用鼠標完成所有基礎操作,甚至將一些原本需要複雜操作的功能變得更加方便。比如「自動填充單元格」,原本需要先選中單元格,隨後在右下角的「單元格」菜單裏點擊「自動填充單元格」後,再通過拖拽來實現。

而使用鼠標的話,你可以直接將光標移動至單元格底部,拖動黃色圓點即可。這一操作不但減少了操作步驟,還與電腦上的操作邏輯相匹配,不需要額外適應。

快速填充單元格

此外,Numbers 豐富的右鍵菜單也是一大亮點。在右鍵菜單裏,你可以直接編輯公式、過濾表格,或是插入日期、股票報價等信息,甚至是直接生成圖表。這些功能原本都需要許多步驟才能做到,右鍵菜單的加入大幅提升了 Numbers 的使用效率。

總體來說,iWork 套件作爲第一方應用,對於觸控板和鼠標的操作可以說是「教科書級」的體驗了。而第三方的 Office 三件套則還沒有針對觸控板、鼠標進行適配。如果你想在 iPad 上用觸控板和鼠標體驗「辦公三件套」,iWork 仍然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Ulysses

在最近更新的 Ulysses 19 裏,加入了對觸控板和鼠標的支持。作爲一款寫作應用,鼠標的作用主要在於幫我們完成整理文稿、選擇文字等操作,從這一方面來說,Ulysses 是做得非常好的。

在 Ulysses 19 裏,光標支持對圖標的吸附,在精確操控時會非常有幫助。當光標移動至文本位置時,還會切換成輸入光標的模樣。光標的作用也不僅僅是「模擬觸控」,比如在你選擇了一段文字後,你可以直接用光標拖動到你想要的位置,而不用像觸控那樣還得先長按。

除此之外,Ulysses 還支持鼠標的右鍵菜單。在列表中對文稿點擊右鍵,或是對選中的文字點擊右鍵即可展開菜單。文稿的右鍵菜單與長按後展開的 Context Menu 內容相同,但文稿不會突出顯示,而對文字點擊右鍵後的菜單則與觸摸選擇文字後彈出來的菜單完全相同。

如果你在不支持右鍵菜單的地方點擊右鍵,是沒有反應的。有些不支持鼠標,或是沒有做好適配的應用,則會把右鍵當成與左鍵一樣的「點擊」來響應。在這一點上,Ulysses 可以說是做得非常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Ulysses 目前對於鼠標的支持有一個比較影響體驗的地方:在一些需要滑動的地方,沒有提供額外的觸發方式。對於觸控板來說,需要滑動觸發的地方或許可以做到,但鼠標則做不到,比如在文稿附件中左滑刪除,就不能通過鼠標來完成。

Bear

整體來說,Bear 在鼠標體驗上與 Ulysses 相差不大,都支持吸附圖標、變化光標和右鍵菜單等基礎操作。在圖標吸附上,Bear 甚至比 Ulysses 要更勝一籌。在導出菜單底部的格式選擇處,光標會變成與圖標一樣的不規則形狀,而非默認的圓角矩形。

不過,在「返回上一層菜單」的操作上,Bear 就不如 Ulysses 這麼方便了。在 Ulysses 中,你可以點擊返回按鈕,或通過拖拽頂部的菜單欄來返回上一層,但 Bear 只提供了點擊按鈕一種操作,而按鈕的大小也比 Ulysses 要小,不太方便定位。

除此之外,Bear 也一樣不支持模擬滑動操作,需要硬件設備單獨支持纔行。這一點對於 Bear 使用體驗的影響要大於 Ulysses,因爲 Bear 的排版操作是懸浮在鍵盤上的工具欄,而並非像 Ulysses 那樣的選擇菜單。

如果你用的是觸控板或是支持觸控的鼠標,那麼這些問題也許比較好解決。但對於那些普通鼠標用戶來說,不支持模擬滑動還是挺影響使用體驗的。

Drafts

相比之下,Drafts 的鼠標使用體驗就好上不少。在常規操作的體驗上,Drafts 與前兩者差別不大,都有非常舒適的使用體驗。

Drafts 在許多位置都提供了右鍵菜單,特別是編輯界面頂部的幾個按鈕都支持了右鍵菜單,並且當光標滑過時,還會有所變化,提示你這裏可以展開菜單。

不僅如此,在列表中移動光標時,光標選中的項目還會有一個輕微彈起的強調效果,能夠更清晰地看到當前所選擇的內容。

可以說 Drafts 是目前對鼠標適配得最好的文本編輯應用之一。在一些原本需要滑動操作的位置,提供了右鍵菜單作爲備選,列表中的項目強調效果也能大大增加鼠標在 iPad 上的使用體驗。

Vectornator

Vectornator 作爲一款繪圖應用,對鼠標的支持還是非常好的。在簡單適應一段時間後,你甚至可以直接用鼠標在 Vectornator 中作圖了。應用不但爲每一個工具都適配了鼠標,還爲它們提供了對應的光標,你可以通過光標的狀態來快速判斷當前所使用的工具是什麼。

Vectornator 右側的滑動菜單也針對鼠標做了特別的優化,你只需要按住標題欄,並將其移出屏幕外即可關閉。在彈出式菜單中,你也可以拖拽頂部的橫條來關掉它。

對了,如果你想在 Vectornator 中使用鼠標操控,就必須得先在「設置 - 輸入」裏關閉「僅使用筆繪畫」。不然你的鼠標就只能用於點擊菜單,甚至連拖動畫板都做不到。

雖然 Vectornator 目前對鼠標的支持已經達到了可以作圖的水平,但它在一些細節方面仍有改進空間。在繪圖過程中,左鍵和右鍵的用途都是「點擊」,觸發的操作也是完全一樣的。

比如使用放大鏡工具時,無論你點擊左鍵還是右鍵都是放大,而不能像電腦一樣做到「左鍵放大,右鍵縮小」。如果想要縮小,就得按住鍵盤上的 Option 鍵後,再點擊鼠標纔行。

Pixelmator Photo

Pixelmator Photo 在鼠標的適配上做得比較一般,與 Vectornator 一樣,對右鍵並沒有做到特別好的適配。Vectornator 尚且支持在部分界面展開右鍵菜單,而在 Pixelmator Photo 裏,右鍵就與左鍵幾乎沒有差別。

不過 Pixelmator Photo 在光標的變化上還是非常講究的。比如在使用修復工具時,光標的大小就會隨着你所設定的修復範圍而變化。在裁切時,光標也會隨着位置的不同而變成相應的形狀。

Pixelmator 在編輯照片時,光標並沒有吸附效果,也沒有針對光標進行的特別優化,同時還缺失了對左右滑動的模擬(主要體現在調整畸變時)。但這除了會有輕微的割裂感以外,對實際操作體驗影響不大。光是編輯照片的話,Pixelmator Photo 對鼠標的支持還是及格的。

Things 3

作爲一款任務管理工具來說,Things 3 對於鼠標的支持其實已經夠用了。不管是調整任務時間、添加任務還是拖動任務重新排列順序,你都可以通過鼠標來完成。並且應用還針對鼠標提供了不少原本不支持的操作,比如右鍵點擊「今日」等列表,可以選擇「在新窗口中打開」。

由於 Things 3 本身對於滑動操作的需求不算大,並且絕大部分滑動操作都有對應的點按操作,因此,即使是用鼠標來操作,也絲毫沒有問題。

不過 Things 3 目前在一些細節上仍有改進的空間,比如光標滑過列表時並沒有相應的強調效果,但在右鍵菜單裏卻有藍色背景的強調效果。如果 Things 3 能在後續的更新中優化這些細節,那麼它的體驗會更上一層樓。

Yoink

嚴格來說,Yoink 並沒有在更新日誌裏提到應用支持了鼠標,但在實際使用中,它卻對鼠標有着非常良好的支持。不僅支持光標吸附和右鍵菜單,作爲 Yoink 「靈魂」功能的 Drag & Drop 也能通過鼠標來實現。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Yoink 對鼠標操作的適配可以說是非常優秀了。不論是從外面拖文件進去,還是從裏面拖文件出來,亦或是在應用內對文件進行編輯整理,都可以通過鼠標完成。

Notability

作爲一款筆記應用,Notability 本身或許並不太適合用鼠標進行操作。儘管 Notability 支持了鼠標,但給人的感覺也只是聊勝於無。在 Notability 中,鼠標只能進行簡單的點按、拖動等操作,用於打開,或是整理筆記文件。

Notability 僅支持簡單的鼠標操作

在筆記編輯方面,你只可以用鼠標添加文本框,其他的書寫、擦除、選擇等工具一律無法使用。總的來說,Notability 目前對鼠標的支持還處於比較雞肋的狀態,在閱讀筆記時可以幫你減少一些觸摸操作,但如果要做筆記的話,還是乖乖用筆吧。

MagrinNote 3

MarginNote 3 對鼠標的支持算不上理想,但也屬於勉強能用的級別。MarginNote 目前對於鼠標的支持更像是在「模擬觸摸」,而非「用鼠標點擊」。不過好在 MarginNote 本身對於點按操作有一定的優化,因此用鼠標也能實現一些操作。

如果你想用鼠標來代替手指或者 Apple Pencil,MarginNote 目前或許還滿足不了你,但如果你只是想在閱讀時適當減少抬手觸摸屏幕的次數,MarginNote 或許還是能夠做到的。

總結

總體而言,在 iPadOS 上支持了觸控板/鼠標的部分應用已經達到了「能用」的級別,你已經可以使用觸控板 / 鼠標來減少抬手觸摸屏幕的次數了。雖然在細節方面,大家都還有進步空間。目前 Drafts 在這方面已經做得非常不錯,而 Things 能通過鼠標的右鍵菜單來做到原本無法實現的功能,也值得肯定。

僅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各效率應用廠商對觸控板和鼠標的支持還是比較重視的。希望日後能有更多適配鼠標操控的應用,也希望這些應用不僅能做到「支持」鼠標操作,而是儘可能地讓鼠標替代抬手觸控。

拓展閱讀

> 下載少數派客戶端、關注 少數派公衆號,瞭解更多 iPad 使用技巧 :bulb:

> 在 Apple 官網 選購新款 iPad Pro,給你的下一臺電腦,換一個新的打開方式 :muscl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