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南被中国统治的这一大段时期内,受中国汉文化熏陶,从汉朝到明朝,从郡县制到三省六部,从二府三司到三公九卿,政治发展,经济进步。公元40年(东汉建武十六年),交州爆发了由征氏姐妹领导的越南人大起义,第一次北属时期结束。

河内,岘港,胡志明市,木雕,菠萝蜜干……你想到了哪?是,那个神秘且迷人的地方,越南。确实是神秘的,不论古今,横跨时空,越南散发着这个国家独特的魅力。越南与我国接壤,地理位置相近,虽是一国,但国土面积比云南还要小,划分成几十个省,这到底是为何?
中国既与越南位置相近,追溯历史,且看我慢慢道来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公元前207年或公元前111年开始,中国统治着今越南北部、中部,长达千年的时间且几乎处于连续统治时期,直到五代,才走向独立。由于中间存在两次较短时间的中断,历史学家将10世纪以前中国对今越南领土的统治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次北属时期(前207年或前111年-39年),公元1世纪后,汉朝执行同化政策,鼓励越汉通婚,加强税收,越南直接置于汉朝统治之下。公元40年(东汉建武十六年),交州爆发了由征氏姐妹领导的越南人大起义,第一次北属时期结束。
第二次北属时期(43年-544年),公元43年,汉伏波将军马援领兵平叛征氏姐妹起义,交州重归汉朝管辖,第二次北属时期开始。541年,李贲起义。直到544年,李贲称帝,万春国政权建立,第二北属时期结束。
第三次北属时期(603年–939年),602年,隋文帝派遣刘方平定了前李朝李佛子势力,统治越南。621年,唐朝取代隋朝,并设置都护府及节度使等军政官署,管辖当地。在第三次北属期间,该地曾爆发多起民变。到唐末五代时期,曲承裕成为静海节度使,其后,越南人士逐渐取得自主权力,标志着第三次北属时期结束。
第四次北属时期(1407年–1427年),明朝永乐、洪熙、宣德三代皇帝统治的历史时期,共20年,是越南北属时期的一部分。明朝统治越南后,采取移风易俗及推行儒学教化的政策。对于明朝的统治越南人民被激起反叛之心,并于抗明十年战争(1418年─1427年)后结束属明时期,走向独立。
越南被中国统治的这一大段时期内,受中国汉文化熏陶,从汉朝到明朝,从郡县制到三省六部,从二府三司到三公九卿,政治发展,经济进步。我国的民俗文化在越南各个社会领域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延续至今。
即使越南与我国边陲接壤,远离封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边蕃自立的越国全方位模仿移植了我国各项发展制度。尤其要特别提一句的,是越南的行政单位划分。这里就不得不再绕回我们开头的话题,即使沿袭我国各项制度,越南为何会划分成如此多的省呢?
越南国土形状较狭长,不似我国国土呈汇聚之势,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依海尔居,海上经济优势巨大,沿海经济高速发展。凡事都有双面性,沿海经济发展的同时,狭长的国土形状不呈汇聚之状,也方便了有心人对政权进行割据。
政权割据,就会民不聊生,一如我国,东汉末年三国分权,魏蜀吴割据三方,烽火连天。越南领导人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将越南领土划分成几十个省,每个省份相当于我国一个县大小。防止国土分裂,方便国家统一。
纵观越南发展,哪一次不是因为权利割据,政权更迭,外有诸国觊觎,内部夺权分裂。要统一就要防分裂,要独立就要谋发展。在统一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