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標題圖 南科大建校之初,創校校長朱清時院士(右一)與韓蔚老師(左一)爲陳十一院士(左二)等來賓介紹書法收藏。朱清時手指的是《乙瑛碑》拓片,而後面牆上懸掛的是書法家劉正成所書黃石公《素書》選段。陳十一院士後來成爲南科大第二任校長,此留影尤爲珍貴。

正文:要辦一個學校,找名人爲校名題詞一直是重要的問題。在過往數十年,許多名校的校名都是出自毛澤東主席之手,就算求不到墨寶,也必拼湊出一個集字校名。開放後,各種人物題寫的校名百花齊放。有依舊請領導人題詞的,也有請書法家題詞的,也有集古人墨寶上的字的,各顯神通。

一個權威的題詞往往能爲學校帶來更多知名度和資源。而對於公衆來說,題詞不僅能左右公衆對於一所學校的認知,還可以成爲津津樂道的校園軼事。總而言之,一幅恰當的題詞,可以貴在其作者,貴在其書法,或是貴在其內涵故事。

2015年前後,南方科技大學意欲更改校名英文縮寫,引起不小風波,可見校名在師生家長心目中的確佔有重要地位。而南科大成立七年來,關於校名題詞的故事,也一直糾纏不清,撲朔迷離。筆者意欲一探究竟,爲各位熱愛南科大的朋友梳理事實。同時也有許多未解謎題,還請方家指教。

【“劉題”與“李題”之別】

南方科技大學的校名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筆者粗略詢問了南科大的幾位同學,大多脫口而出:李政道。也有少數同學不敢肯定。

李政道題寫校名確有其事,而其圖案經常出現在公衆視野。在南科大,一般學生使用的稿紙、實驗報告用紙以及一些筆記本中,李政道題寫的校名十分常見。另外,一些部門製作海報時,也會使用這個版本的校名。“李題”校名簡潔明瞭,包含南方科技大學字樣以及簽名。(圖一)

而爲何有少數同學不敢肯定呢?是因爲現行的校徽校名標準圖中,書法字樣與“李題”字樣有很大差別。(圖二)由於差別明顯,毋須很高的書法修養,就可以判斷出來。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一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爲南方科技大學題寫的校名。

圖二 南方科技大學的標準校徽校名圖樣。校名爲書法家劉正成先生所題。

這個與“李題”不一樣的字樣,是著名書法家劉正成所書。“劉題”只保留了校名,沒有落款,因此大家不認得,也是情理之中。在筆者認識的南科大師生當中,有少部分了解情況,知道劉正成題寫校名之始末。但是凡談及校名,都說李政道,大概是李政道更加知名、更有權威性。

【題詞的故事】

2009年的3月2日,朱清時在赴京參加“兩會”的閒暇,做客松竹草堂,看望劉正成。

2014年秋季,筆者親歷朱清時在南科大的“最後一課”。其中提及了有關的內容:2009年前,各方對於南科大的定位還是不夠明確,是否應該使用“南方科技大學”的名字,籌備人員還頗有爭議。而朱清時是這個校名的堅定支持者。在2009年初,朱清時與溫家寶總理的會晤中,得到了總理的認可,才正式定名。

而在這一次拜訪劉正成的時候,朱清時信心十足,請劉正成題寫了校名。(圖三)

今年一月中,溫家寶總理在中南海邀請朱校長等幾位教育專家座談喫飯,朱校長就在會見中直言教育“去行政化”問題,當時就得到溫總理讚許。

……劉先生說:溫總理的這個“去行政化”講話可能對各行政、事業單位的改革都有指導意義。朱校長笑着說:“你們書法協會也要去行政化呵!”他說:“學校由不懂教育的行政官員治校搞不好,同樣,書法協會由行政官員來掌權肯定也是瞎指揮。大家都去攀比行政級別,專家的權威性和意見就不起不到決定作用了。……”

最後,朱清時校長說這次是專門來請劉先生題校名,劉先生笑着說:你自已也可以題嘛!朱校長說:不行,得請專家題,我是書法票友不能題。劉先生爽快答應,邀朱校長去書房立即就題。同時,朱校長還請劉正成先生抄寫一段座右銘,文出黃石公《素書》,他說這是南懷瑾老師今年春節元日授與他的。[1]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三 2009年3月2日,朱清時請劉正成題寫南方科技大學校名。

書法家劉正成在中國書壇是一位頗傳奇的人物。在資料中可見,劉正成曾任中書協副祕書長,國際書協主席,又是《中國書法》雜誌主編,其藝術、學術造詣頗高。而因爲一些原因,近年頻頻傳出他被排擠的傳聞,其書風也愈發飄逸奇崛,卸下職務後,有遁世歸隱的意味。

劉正成與南科大創校校長朱清時院士在很早就結下友誼。早在2007年,就有二人見面的新聞,並且稱爲“老朋友”:

2007年3月6日下午,在京出席“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巴蜀鬼才”魏明倫先生和北京榮寶拍賣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尚勇先生做客松行(竹)草堂,與老朋友劉正成先生就書法藝術、書畫收藏和書法展覽等廣泛的話題進行了茶敘。朱清時、魏明倫、劉正成就自已各自的學術研究進行了交流,朱清時院士還應邀爲魏明倫先生書寫趙翼詩一首橫幅相贈。[2]

而在最近,2017年的5月,二人還與友人一同登上峨眉金頂(圖四、五),並且有“每年登頂一次”的約定:

成都文殊院碧巖大講堂開講結朿,第二天上應意寂大和尚之邀去寶光寺參觀其收藏,然後趕到峨眉山。十年前我與朱院士更有約定,每年上峨眉山聚會一次,十年中偶爾也要失約,特別是他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校長那幾年中。昨天下午回賓館做一詩贈朱院士,詩中便是昨日登金頂所見所感,正興亦作一山水扇面。(劉正成微信)[3]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四 2017年,朱清時院士(左三)、劉正成(左一)一行登上峨眉山金頂。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五 兩位先生在峨眉金頂親切合影。

由此可見,劉、朱兩位先生不僅相識相知,而且志同道合。南方科技大學的建立需要的“去行政化”理念,不慕權貴、追求學術的精神,是二人的契合之處。加上對於書法的熱愛,促成南科大的校名題詞。

李政道的題詞則是在2010年。2010年10月30日,“創新中國論壇”上,朱清時作爲主講嘉賓,發表了《南方科技大學培養創新人才的教改實驗》主題演講,並且請論壇主席李政道先生爲南科大題寫了校名。

由於事緣巧合,可信的是現場應該比較匆忙,題詞也並非十分嚴謹。更爲遺憾的是沒有留下照片。而這一重要的時間點上,深圳商報及時發出了新聞報道。筆者比對當時各媒體的報道,題詞的時間地點基本吻合。深圳商報的報道中,新聞稿“通訊員”藍海,是南科大宣傳工作中的重要成員,現任致誠書院副院長一職。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廣琳 通訊員 藍 海)10月30日,以“求答錢學森之問:中國如何培養創新人才”爲主議題的首屆“創新中國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應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之邀,論壇主席李政道爲南方科大題寫校名,併爲學校題詞:“敬祝成功!”[4]

可惜的是,李政道並未和南科大有很多交集。在後續的建校歷程中,劉正成題寫的校名成爲學校校名的標準題詞,並鐫刻在校名石上。

【校名題詞的細節分析】

根據上面整理的材料,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目前官方使用的標準校徽上的校名,是劉正成先生於2009年3月2日,在北京松竹草堂所題;李政道版本的,是2010年10月30日,在北京師範大學所題。

在“中國書法在線”論壇上所公佈的劉正成題詞照片中,筆者發現,題詞並非一次完成,而是分開至少兩次完成。論壇帖子中僅公佈了一張題詞正面照。(圖六)照片中有南方科技大學字樣,從左到右,最右落款“正成”,並有一枚印章(內容不清)。與圖二比較,可以發現“大”字與官方校徽中的校名一致,而其他字顯然經過置換。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六 劉正成所書南方科技大學校名(二幅其一,筆者定爲乙幅)。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七 劉正成(左)與朱清時(右)正討論書法作品。地上擺放着兩張南方科技大學校名,以及一張《素書》橫幅。

在另一張照片(圖七)上,劉、朱兩位先生正對地面上陳放的兩張校名指點觀看。仔細辨認,可以看出,離二人近的一幅,即是圖六所示(筆者定爲乙幅)。另一幅(筆者定爲甲幅),則除了“大”字以外,基本與現在的官方校名吻合。甲幅的“大”字上方有一點污損。

因此筆者大膽推測,這是因爲寫甲幅的時候,不慎滴落墨點,嚴謹起見,重新寫成乙幅。最終的字樣,是以甲幅爲主,並將乙幅的“大”字替換進去的。

綜上所述,劉正成先生在2009年與朱清時院士見面時,應邀爲南科大題寫校名。出於嚴謹,題寫了兩幅作品,最終挑選出適合的字樣,拼接成校名標準圖樣。

此外,劉正成所書的黃石公《素書》條幅,內容是南懷瑾先生爲朱清時院士講授的,且又在此契機寫成,有重要的紀念意義。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八 劉正成書贈朱清時《素書》橫幅。

“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垂於後代。”

劉先生即以四尺橫幅用行書抄出,並作了一段題款以敘出處。朱校長對校名和橫幅表示讚賞和感謝,並說還要請劉先生去學校講書法,增加學生素質教育。當晚,劉正成先生設家宴招待朱校長,二人飲酒相談甚歡而散,並相約抽時間再聚。[1]

此書法作品裝裱後,掛在朱清時的校長辦公室中。在標題圖上可以看到,牆上掛着的,正是這幅作品。

【校名真跡下落成謎】

劉正成所書南方科技大學校名成爲官方校名,被鐫刻在石頭上。然而這卻留下了一個“未解之謎”,筆者多方求證,目前還沒有得到答案。在此與讀者探討:

一般來說,對於學校至關重要的校名題詞真跡,應當陳列在學校的重要廳堂中。然而在南科大數年,筆者卻從未見過。這些真跡究竟是被束之高閣,還是被陳列在一般師生不能進入的校長室,還是另有他處,尚未知曉。

紀錄片《盜火者》中有南科大建校初期的珍貴鏡頭。[5]鏡頭當中可以看見舊校區的情況,出現了大堂、會議室和校長室的鏡頭。在片中,李政道題寫的校名懸掛在教學樓大堂的牆壁上,而一併題寫的“敬祝成功”書法,則懸掛在會議室中。圖中明確看到,李政道僅落款,並沒有鈐印,與筆者推測其匆忙互相印證。(圖九)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九 紀錄片《盜火者》截圖。上圖中,李政道所題“敬祝成功”懸掛在會議室;下圖中,李政道所題校名懸掛在教學樓大堂。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十 紀錄片《盜火者》截圖。朱清時校長的辦公室中懸掛了多幅碑拓及書畫作品,但是沒有出現校名題詞。

此外,紀錄片中出現了校長室內部的鏡頭。(圖十)畫面中,朱清時校長的校長室中懸掛了多張巨幅碑拓作品,與標題圖的狀況相吻合。而鏡頭環顧將近一週,牆上沒有出現校名書法作品。

對於劉正成先生題寫的南方科技大學校名書法,的確需要一些處理的智慧。由於書法有兩張,如果都裝裱,則有些奇怪;如果裝一幅,捨棄一幅,則不僅可惜,而且和校名不吻合。有一種做法,是將選定的字剪貼好裝裱,然而這樣不僅破壞其原本,而且對裝裱手藝要求極高。有一個權宜之計,是用電腦製作的方法,做出高度仿真的作品,鑲框陳列。但是依舊不能解決原件的保存問題。

建校之初的南科大,似乎沒有閒暇處理這個細節。而2014年,從舊校區搬到新校區之後,上述幾件書法則更沒有展出過。

不僅是校名題詞,南科大臨時的“美術館”也有大批下落不明的書畫作品。在《翰墨之妙》這本內部畫冊中,有韓美林等數十位知名書畫家爲南科大的成立贈送了字畫作品,原本應該陳列在將來的美術館中。然而至今南科大仍沒有美術館,這些作品也下落不明。對於字畫的保存有疏忽的情況,筆者也曾經經歷。2017年新生入學期間,致仁書院因爲裝修,將朱清時手書牌匾閒置在活動室內,經過筆者辨認才得以及時收回,得到保護。(圖十一)

因此,南科大校名題詞的真跡,以及一衆優秀書畫作品究竟收藏在何處?而許多場館中掛上了新購入的,二三流書畫家的作品,是疏忽,還是另有原因呢?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十一 2017年9月,由於裝修,致仁書院牌匾被閒置在活動室,經過筆者辨認纔得到妥善保護。

【低調的“第一個”校名】

在上文當中,筆者僅僅提到“劉題”與“李題”兩個版本的校名。然而更鮮爲人所知的是,早在這兩個版本之前,南科大還有一個校名題詞。

在一些舊校區的照片當中,新校名石還沒有出現時,紅色的升旗臺前就有“南方科技大學(籌)”字樣。(圖十二)這時南科大尚未“去籌轉正”。明顯可以看出,校名是人手題寫的書法,並非電腦字體。而在2014年搬到新校區之前,升旗臺下就換成了新的,劉正成題字的校名石。(圖十三)

因此,新校名石刻成時間應當在2009年到2014年之間。網上出現的教改實驗班學生合影,與此兩石均有,因此兩石的交替時間又很可能在2011年前後。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十二 南方科技大學(籌)校名石及早期校徽。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

圖十三 劉正成題寫南方科技大學校名的新校名石。

這一個帶有“籌”的校名,想必是南科大的“第一個”校名,它是出自誰手?在2010年初的《中國青年報》報道中,筆者意外地找到了答案。

2010年的2月26日,在南科大校長崗位上工作五個月有餘的朱清時召開了一個新聞通氣會。中國青年報的記者報道了南方科技大學官網啓用的消息,其中順帶介紹了校名題詞:“6個字分別選自中國歷史上褚遂良、柳公權、顏真卿3位書法大家的作品”。

在新聞通氣會召開的當天,南方科技大學(籌)拿到了深圳市編辦的批件,這意味着校方可印製印章、開立銀行賬戶,這一天也成爲南方科大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天。南方科技大學的官方網站也在這天正式啓用,網站上校名“南方科技大學”6個字分別選自中國歷史上褚遂良、柳公權、顏真卿3位書法大家的作品,校名書寫的獨特組合方式也代表南方科技大學(籌)希望能“博採衆家之長”的辦學精神。[6]

報道中說,這樣的選擇象徵着“博採衆長”。當然,這也透露出南科大在時代中獨闖的無奈,沒有十足的靠山支持,只能求助於古人。而直到今天,對於書法家題詞——“劉題”的選擇,也沒有擺脫這份無奈。不過,卻多了幾分堅守文人氣質的清高與自信。

【總結】

本文從網絡及可以接觸的文字、圖像資料,系統梳理了南方科技大學校名的題詞經過。特別釐清了2009年劉正成先生題詞,和2010年李政道先生題詞的區別,並闡述了相關的一系列事件。相信本文可以糾正很多傳播過程中的舛誤,也有助於南科大的師生們、好奇者們更進一步認識南科大校史。

當然,限制於筆者自身的能力,不能蒐集更多材料,以至於爲讀者留下遺憾。也或許文中尚有不足之處,錯漏之處,還請方家不吝賜教。

【致謝】

感謝幾位參與南科大早期建設的老師爲本文撰寫提供寶貴信息。

感謝串串科技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朱清時與劉正成松竹草堂聊“去行政化”,書法在線,中國書法在線,2010.

[2]朱清時、魏明倫、劉尚勇和李炳南等做客松竹草堂,書法在線,中國書法在線,2007.

[3]【劉正成微信】與朱清時院士又登金頂,書法在線,中國書法在線,2017.

[4]李政道爲南方科大題寫校名,深圳商報,新浪財經,2010.

[5]盜火者-第七集 在路上,鄧康延,紀錄片在線,2013.

[6]中國高教“去行政化” 南方科大要做試驗田,中國青年報,搜狐財經,2010.

部分參考文獻爲內部資料,恕未列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