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梁瑀可

  樂隊解散50週年

  《Don't let me down》

  Crashing hit a wall

  Right now I need a miracle

  Hurry up now I need a miracle

  Stranded reaching out

  I call your name but you're not around

  I say your name but you're not around

  I need you I need you I need you right now

  Yeah I need you right now

  So don't let me don't let me don't let me down

  50年前,1970年4月,披頭士樂隊的保羅·麥卡特尼

  (Paul McCartney)

  宣佈單飛,這一消息不僅讓數百萬粉絲心碎不已,也震驚了另外三名樂隊成員,這被看作披頭士樂隊正式解散的標誌事件,一位美國記者稱其爲“大英帝國衰落的里程碑”。隨着主唱約翰·列儂

  (John Lennon)

  被槍殺,世人再也無法見證這個偉大的樂隊再次同臺演出。

  樂隊解散的原因衆說紛紜,一開始粉絲難以理解和接受,但隨着時間的流逝,真相也漸漸露出水面。四人之間的間隙由來已久,自從1967年樂隊的伯樂和經紀人布萊恩·愛潑斯坦

  (Brian Epstein)

  逝世以後,披頭士樂隊就經常因爲經濟紛爭和創作訴求不同產生爭執,每個人都因此疲憊不堪。共同成立的蘋果工作室財務狀況混亂,保羅對列儂從工作室私自獲取現金的做法非常不滿,在引入新的管理層時產生了分歧,他希望請自己的岳父來管理,但這一建議沒有得到另外三位披頭士成員的認可,在最終的聘書上保羅拒絕簽字。各種情緒堆積,終於在列儂遇到第二任妻子以後全面爆發。

  很多人認爲是日本藝術家小野洋子

  (Yoko Ono)

  的出現切斷了列儂和保羅之間的精神紐帶,自從她與列儂高調結合,二人就整日如影隨形,列儂在她的影響下對先鋒藝術產生興趣,也積極投入到當代藝術和反戰行爲藝術中。列儂說,“洋子現在是我的一部分。我們是John和Yoko,我們在一起。”這種新的熱情也影響了列儂對樂隊本身投入的時間,被冷落的成員們感到不快、日漸不滿,保羅在採訪時甚至說:“約翰愛上了洋子,他不再愛我們其他三個人。”

  實際上,列儂對小野洋子的愛情彌補了單親家庭的創傷,除了給他帶來無盡的情感慰藉,也激發了列儂的創作靈感。就在八年前,保羅也終於向公衆解釋,就他而言,樂隊的解散與小野洋子無關。

  其實更早想要單飛的是列儂:1969年9月,列儂就提出退出披頭士樂隊,當時披頭士樂隊正在與百代公司商談續簽合同,因此就被擱置下來。他仍於當月帶着Plastic Ono樂隊一起參加了多倫多搖滾音樂節,並於1970年2月11日在英國電視節目“流行歌曲排行榜”上演奏了新的獨奏曲目《Instant Karma》,節目中小野洋子坐在他身後,一邊用衛生巾矇住眼睛一邊編織。

  最終,1969年在薩維爾街3號的紅磚樓頂進行的屋頂演出成了披頭士樂隊的謝幕表演,在一個寒冷的英國冬天,四個人在屋頂即興演奏了42分鐘,分別唱了《Get back》和《Don’t let me down》。對於喜歡隨性而爲和擅於打破常規的披頭士樂隊來說,這樣的告別也許最符合樂隊特點,警察的叫停又給這一切添加了一絲更爲戲虐的味道。紀錄片裏,四個人在這場演出中笑容質樸,演唱依然真誠、自然,正如樂隊所有成員指出的那樣,儘管存在個人衝突,但他們仍然喜歡他們曾經一起創作的音樂。

  披頭士狂熱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Let me take you down

  'Cause I'm going to Strawberry Fields

  Nothing is real

  And nothing to get hung about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Living is easy with eyes closed

  Misunderstanding all you see

  It's getting hard to be someone

  But it all works out

  It doesn't matter much to me

  披頭士樂隊誕生於日漸衰落的英國老工業城市利物浦。20世紀50年代,正值噪音爵士樂在英國流行,當時只有十幾歲的列儂

  (1940年出生)

  結識了小他兩歲的保羅

  (出生於1942年)

  ,兩人互相被對方的才華吸引,他們組成了一支名叫Quarrymen的樂隊。不久後喬治·哈里森

  (George Harrison)

  加入成爲了第三名吉他手,此後核心三人組更換了包括彼得·貝斯特

  (Pete Best)

  在內的一系列鼓手,最終隨着林戈·斯塔爾

  (Starr)

  1962年的加入穩定下來。

  在搖滾樂出現之前,美國流行音樂的主流是爵士樂,以及爵士樂隊演奏的搖擺樂和鄉村音樂。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Elvis Pressley)

  將鄉村音樂、布魯斯以及山地搖滾樂融會貫通,形成了新的具有鮮明個性的曲風,強烈震撼了當時的樂壇。他標誌性的扭胯動作、出色的舞技、對主流音樂的改造引燃了年輕一代的激情,搖滾之門從此打開。

  當這股風潮從美國席捲至英國時,英國還以保守的中產階級音樂審美爲主流。列儂等人深受搖滾樂文化的影響,他在聽了一首貓王1956年錄製的《傷心旅舍》以後對流行音樂產生了興趣。一開始,披頭士樂隊演唱的主要內容是關於愛情,節奏簡單容易上口,作品多以翻唱美式搖滾爲主。隨着樂隊日漸成熟,逐漸從最初的噪音爵士,到後來從民謠、布魯斯、R&B和搖滾音樂中吸取精華、加以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曲風。

  可以說,上世紀50年代以前的音樂更多的是自上而下傳承的方式,成年人將主流的、古典的音樂形式向下傳授給孩子,而自披頭士,年輕人開始決定一切。

  1961年樂隊改名爲“The Beatles”。音樂經紀人布萊恩在這年注意到許多人來詢問一張名爲《我的美人》的專輯,他發現專輯的伴奏來自利物浦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樂隊。於是,他專程跑到洞穴酒吧去觀看披頭士的演出,感受到了一股由這支年輕人樂隊引發的狂熱躁動。布萊恩在1961年底與披頭士簽約,他將身穿皮衣皮褲、曾經混跡於充滿妓女和流浪詩人的漢堡俱樂部的樂隊改頭換面爲彈奏着布魯斯、整齊乾淨的年輕四人偶像團體,從而大獲成功。從1962年的單曲《LOVE ME DO》到1965年的電影原聲碟《Help》,短短三年,披頭士樂隊紅遍歐美。

  以前,人們對英國人的認知還是刻板的紳士作風,但披頭士樂隊青春洋溢的外表、活潑辛辣的颱風打破了這一常規,他們反上流社會、反正統藝術的姿態迎合了當代青年男女壓抑憤懣的心情,被視爲當時反文化運動理想的化身。四個年輕的男孩子在鏡頭前聰明機智的應答,調侃記者提出的問題。甚至英國伊利莎白二世女王

  (Queen Elizabeth II)

  在白金漢宮親自爲甲殼蟲樂隊每一位成員頒發大英帝國勳章時,列儂致謝時還說,窮人們拍手,富人們請搖晃你們的首飾。

  1964年,披頭士在美國公開亮相,隨即造成了大衆瘋狂,這一現象後來被稱爲“英國入侵”

  (British Invasion)

  ,甚至還有一個專門的詞彙“披頭士迷”

  (Beatlemania)

  ,詞尾mania代表這種“迷”的現象有精神疾病的意思。

  在樂隊解散50週年之際,記錄着披頭士樂隊最初故事的木質舞臺,作爲拍品拍賣。

  當樂隊成員抵達肯尼迪機場時,上千名年輕女孩聚集在一起,警察在人羣前拉起了警戒線,女孩們的臉部因激動而扭曲,她們尖叫、推搡,最後衝破了警戒線,不斷有人昏倒,現場一片混亂。至於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披頭士熱,人們大致認爲屬於粉絲的青春期行爲。而且就在前一年,深受愛戴的總統肯尼迪剛遇刺不久,美國全國還沉浸在悲傷之中,當披頭士樂隊攜歌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登陸美國時,立馬掀起了瘋狂的“披頭士狂熱”。

  從1965年發佈的《Rubber Soul》開始,披頭士樂隊開始轉變曲風,在音樂中展現了更復雜的世界觀。樂曲結構由簡單直率變得更爲豐富,大量的變體和絃,以及使用印度古典樂器西塔琴,使得歌曲飽含神祕韻味。這一時期,他們大膽鋒利的干預社會敏感問題,在舞臺上與世俗挑戰的舉止,成爲了該時代的青年和社會文化運動的領袖力量。可以說,他們是最商業的樂隊,也是最實驗的樂隊。

  直到《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披頭士的創作達到了巔峯狀態,專輯構建了一個故事整體,被稱爲概念性專輯的開山之作,整張專輯以一個虛擬的pepper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爲主題,迎合了當時那個虛幻、頹廢、迷幻、嬉皮的大時代背景,也完成了對搖滾樂精神內涵的改造。

  無可否認,披頭士樂隊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搖滾樂隊,在美國的認證銷量超過1.83億,全球估計銷量爲6億。四個成員全部入選了搖滾名人堂。2008年,在Billboard Hot 100上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藝術家榜單中名列榜首。樂隊共獲得了七個葛萊美獎,四個英國音樂獎,一個奧斯卡金像獎

  (1970年電影《 Let It Be》的最佳原創歌曲配樂)

  和十五個Ivor Novello獎。《時代》雜誌將他們列爲20世紀100位最重要的人物。

  何以偉大?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It was twenty years ago today,

  Sergeant Pepper taught the band to play,

  theyve been going in and out of style,

  but theyre guaranteed to raise the smile.

  So may I introduce to you,

  the act youve known for all these years,

  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披頭士樂隊何以稱爲偉大?與當時全球的社會文化背景有關係。“二戰”以後,美國人口急劇增長,經濟迅猛發展,社會空前的繁榮,在穩健的社會進步、優良的家庭中長大的“嬰兒潮”一代,恰逢上世紀50年代步入青少年階段。消費主義浪潮使得他們可以自主地選擇娛樂方式、消費方式,體現了由經濟繁榮帶來的消費自由。

  在英國則是另外一番景象,社會階層劃分越來越明顯,人們對音樂的喜好也產生了斷層,出身於工人階級家庭的英國年輕人對搖滾樂產生了共鳴,而爵士樂和藍調等其他美國文化則受到中產階級的歡迎。工人階級無論資源還是地位都獲得提升,他們在文化上的需求也隨之擴大。新一代年輕人不滿足於上完學只是從事傳統的工作,而是想要自由和獨立。因而,上世紀50年代搖滾樂的出現恰恰滿足了英美青年們的文化需求。

  此外,搖滾樂的興盛也離不開大衆傳播媒介的推波助瀾,科技的進步與唱片業敏銳的直覺共同使搖滾樂“生意興隆”。唱片業主們瞄準“二戰”後嬰兒潮的崛起,抓住青少年具有的反叛精神,通過分析研究消費羣體的喜好,制定了商業策略和推銷手段,對搖滾樂進行大批量生產銷售。

  由於唱片推進的技術革命,生產成本大大降低,錄音質量大幅提升,唱片銷售的價格銳減。大衆傳播媒介的宣傳話語權,在這一過程中謀取商業利益,並且使青少年沉浸並陷入對搖滾樂的迷戀。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統計,披頭士是美國史上銷量最高的樂隊,共售出1.77億張唱片。

  而樂隊經紀人所扮演的角色也異常關鍵,布萊恩僅僅用兩年的時間,就將四個來自利物浦工人階級家庭的男孩,打造成全世界爲之瘋狂的音樂偶像。他除了將樂隊形象改爲更貼近英倫紳士的形象,穿上羊毛西裝、裁剪合體的襯衫、西褲,還代表他們與唱片公司談成商業合作,要求EMI唱片公司簽約披頭士,並在Abbey Road錄音室完成第一張專輯的錄製。他將樂隊帶到美國前,就已經宣傳披頭士的歌曲上榜數週,樂隊還在當時美國著名節目“蘇利文劇場秀”登場,這是當時全美收視率最高的節目,觀衆相當於美國總人口的40%。

  反叛的搖滾

  《HEY JUDE》

  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

  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

  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

  披頭士樂隊對西方社會的影響,如今已經被人們習以爲常。他們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各種歐美劇集和電影中,登上不計其數的雜誌封面,擁有數不清的相關主題博物館和紀錄片、電影等文化資料。從村上春樹到喬布斯,無數文化名人都深受披頭士的啓發。

  但最爲深刻的影響,還是披頭士所代表的反叛搖滾精神。搖滾樂之所以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是因爲營造了一個聽衆們可以盡情放縱、詮釋自我的氛圍,在幾近瘋狂的演出中,年輕人感受着狂躁、震撼和愛情,這種音樂令人着迷,在於使得聽衆和樂手一起找到了共鳴,成爲發泄情感的出口。在那個迷茫、動盪的時代,搖滾樂以其獨有的姿態打破國界,消除文化隔膜,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等級制度,表達了對政治觀念枷鎖的鄙夷。

  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發起“牀上和平運動”,他們共同繪製了BAGISM。

  最爲著名的案例,莫過於列儂和小野洋子共同創作的“牀上和平運動”。1969年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列儂和小野洋子在皇后伊麗莎白酒店1742號房間,一住就是七天。在此期間,他們幾乎什麼也不做,只是全天躺在牀上。房門始終敞開,接待聞訊而來的各類媒體記者、藝術家、文化名流以及政治人物的訪問,高呼“要做愛,不要作戰”

  (make love,no war)

  的反戰宣言。

  搖滾樂代表了在禁錮中獲得自由,也是青年人表達思想、情感、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從此以後,搖滾樂手都勇於對社會公共議題表達看法,不斷地吟唱愛與和平的主題,藉着音樂表達自己反戰、反暴力的訴求,影響至今。

  在對西方流行音樂的改造上,搖滾樂也延伸出了衆多分支,滲透進靈魂、放克、雷鬼音樂、迪斯科、說唱等多種音樂品類。披頭士樂隊將各種新鮮元素與搖滾不斷融合,特別是後期在音樂上的探索和追求,讓搖滾樂向着更爲自由和隨性的藝術方向發展。搖滾樂在日後始終與流行音樂有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搖滾樂手也都以保持自身獨特個性爲榮。

  雖然商業成就了披頭士樂隊,但也爲後期樂隊的解散埋下了種子,商業對音樂的入侵成爲了音樂人永遠繞不過去的矛盾。幾乎所有有抱負的音樂人都在探求如何在唱片工業體制下保有創作自主性,商業機制和自主創作的平衡成爲了永恆的難題。

  今年四月份美國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舉辦的拍賣展上,《Hey Jude》的手稿被拍出91萬美元天價。

  1980年12月8日22點49分,列儂在紐約自己的寓所前被一名據稱患有精神病的美國狂熱男性歌迷馬克·查普曼槍殺,卒時年僅40歲。如今,人們仍未忘記這個當年風靡全球的樂隊,在今年四月份美國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舉辦的拍賣展上,《Hey Jude》的手稿被拍出91萬美元天價。

  雖然披頭士樂隊最終不得不解散,但是在裂痕中各自探尋出路又似乎是他們成長的一部分。我們在無數的搖滾音樂人的身上看到披頭士的身影,但是搖滾樂本身卻越來越柔軟和平和。正如人們所說,後來,我們便一直生活在沒有披頭士的世界裏。

  參考文獻:

  1.王倩 《從披頭士樂隊的發展歷程看音樂本質》

  2.汪月波《音樂產業論》

  作者|梁瑀可

  編輯|張婷

  校對|危卓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