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外媒報道,在美國新澤西州某醫院工作的塔尼莎·布倫森·馬龍女士,是一名非洲裔美國人。在疫情越發嚴峻的當下,美國總統特朗普,反而越來越像個話癆。

放眼全球,在最重量級的政治家當中,最擅於表演的,無疑要算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了。
在瀰漫全球的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令人大跌眼鏡的狀況,就是地球上的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疫情,竟然失控了。截止今天(2020年5月6日)爲止,美國的確診病例已超120萬人,死亡病例已超7萬人。這兩個冷冰冰的數字,雙雙達到世界第一。很明顯,這個記錄並不光彩。
在疫情越發嚴峻的當下,美國總統特朗普,反而越來越像個話癆。白天,他出席在白宮舉行的疫情通報會,在會上大放厥詞,儼然“舌戰羣儒”;晚上,他轉戰推特,發推如過江之鯽,懟天,懟地,懟民主黨,懟CNN,懟WHO,懟“兔子”,同樣忙得不亦樂乎。
特朗普先生最爲擅於的就是在鏡頭前的表演,幾十年來,常出風頭。不過,有一句話是言多必失。他的車軲轆話,已經無法給大家帶來新意了。你問東,他一定答西。然後話鋒一轉,就開始自我表彰了。不僅如此,他還屢出金句,從“就是一大號的流感”,到“WHO糟透了”,到“往體內弄點消毒液試試”……
在這個世界之上,話語權之爭由來已久。“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這個觀點是伏爾泰的,不過,這句話卻不是伏爾泰說的,而是爲伏爾泰寫傳記的英國女作家的發明。無論如何,目的在於強調言論自由,是肯定的啦。
可是,你也會發現,即使是可以發言,那些大多數人的聲音,也微弱得幾乎像蚊子的嗡嗡聲。與特朗普先生相比,目前尚可以發聲的普通人,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不必憋在心裏難受;不幸的是,自己的話,就像一滴細雨落入了江河,連一絲漣漪也沒有泛起。
這是因爲什麼?答案見仁見智。不過至少可以說,如果沒有一股強大的勢力在背後推動,那麼,普通人的聲音的傳播,是極其困難的。既然說了也是白說,那就不說吧?不過,我們千萬不要忘記那些沉默的人。
據外媒報道,在美國新澤西州某醫院工作的塔尼莎·布倫森·馬龍女士,是一名非洲裔美國人。她是醫院太平間的法醫,負責鑑定死者的死因以及收斂等工作。近兩個月以來,她工作的醫院的太平間已經不堪重負,不得已之下,調來了三臺冷藏車裝載屍體。
我們中國人有句話,人心都是肉長的。馬龍女士身心俱疲,精神近於崩潰。每日的無休止的忙碌和無助,使得她沉默了。不過,面對着超過平時數倍乃至十數倍的死亡病例,馬龍女士還在咬牙堅持着。
她每週都花費自己的工資(每週花費約100美元),在下班之後,趕到醫院附近的花卉市場,買來水仙花等花卉。在她每一次打開冷藏車檢查屍體時,都要在每一具屍體的旁邊,放上一朵鮮花,略表哀思之情。
她爲什麼要這麼做?因爲她覺得,這些可憐的普通人,從一個悲傷的地方去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總要帶點什麼,一朵飄逸芬芳的鮮花,也許,可以讓他們維持住一點點的尊嚴。
沉默的馬龍女士,突然開口說了這樣的話: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意思是說:我都有點喜歡他們的聲音了,因爲他們默默無語。
唉!不知早已作古的伏爾泰先生,對此,又作何感想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