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保平導演之前分享過一件事,當時去廣州做《李米的猜想》的宣傳,晚上去了一個類似大排檔一樣的地方喫飯,同組的演員去上廁所,回來的時候就和人吵起來了,周迅跳起來就往那邊走,曹導一把摁住了她,說她過去不是搗亂嘛。周迅自己說過,在角落裏安靜的聽歌,或是像只兔子興奮的衝到最前面——那兩個人,都會是她。

“真實”幾乎是每一個周迅愛好者的必備形容詞,因爲周迅往往夠真,夠純粹。

昨天“相信未來”演唱會義演,周迅穿了件淡綠色T恤,戴了頂紫色帽子,外加一副墨鏡,拿着手機就對着路邊轉角鏡唱《天涯歌女》,而且還是清唱。

周迅是這個時代的意外,無論是她本人還是她的演技,都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意外,並且是娛樂圈再也無法複製的意外。

01.

“周迅對人生的認識,都是通過戀愛和演戲得來的。”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的導演戴思傑說,“她不需要演,她站在那裏,很多戲就會有。”周迅是天生的演員,她與生俱來的天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喜的意外。

她不是科班出身,但適應能力被婁燁稱爲天才。當初拍《蘇州河》的時候,婁燁有兩個喫驚的地方,一是周迅不會游泳,特別恐水,二是她結巴。臺詞就不必說了,周迅在電影裏還有一場跳橋的戲份,那個橋大概有七八米高,她就在上海電影廠旁邊的游泳館找了個老師練。游泳和臺詞,周迅一個也沒耽誤,後來她在水裏拍的一張片子,還被大概20個國家選擇作爲海報。

《蘇州河》拍完,婁燁就沒錢做後期了,有人把小樣拿給了CNC(法國國家電影中心)看,他們接着就拿到投資了。送去的小樣,就是周迅衝橋上跑的那段。後來這部電影幾乎參加了當年所有的電影節,周迅更是憑這部電影拿了巴黎電影節的影后。

圖片來自電影《風月》

《蘇州河》也是陳可辛見到周迅的第一個作品,在陳可辛眼裏,當時許多內地女演員還會有一些地方色彩的感覺,但周迅給他的感覺是能夠被放在任何一個城市,巴黎,倫敦,紐約都可以。她是不被地域束縛的演員。

在導演曹保平眼裏,爲了演好戲,周迅可以無止境的任人要求。當初拍《李米的猜想》,進組前周迅幾乎不開車,因爲劇組預算不多他們買的也是破車,感覺隨時都要散架,就是這樣一輛手動擋的破車,周迅要把它開到七八十邁,還是在一個四層的立交橋上,她要沿着橋開上去,然後再快速倒車回來。非常危險,但這種事不用商量,周迅自己就會去做。

圖片來自電影《李米的猜想》

李少紅是對周迅影響最深的導演之一,但最開始她對周迅並沒有什麼印象,“她不起眼,也不是一個專業演員”,可當周迅一做完《大明宮詞》的造型,李少紅就覺得可以了,是她心目中的太平公主。甚至後來她還專門找了葉錦添給周迅做造型,再後來,李少紅團隊給周迅寫了兩年戲,《戀愛中的寶貝》、《橘子紅了》都是那段時間的作品。

給周迅設計衣服的葉錦添說,“她演戲時跟她平常不一樣,她一到戲裏面就成了一個很女人、很有趣的人,平常她就是一個哥們兒。”值得一提的是,後來周迅拍電視劇劇組衣服出了問題,李少紅打電話給葉錦添求救,他直接從臺灣飛了過去。後來他說,幫周迅過這一關,也是珍視她這個演員,她這麼好,如果被環境給毀了,是一件不對的事情。

曾經有記者問周迅演戲時需要完全進入到角色當中嗎,周迅很自信的回答:“不是我到它那兒去,是它到我這兒來。”時間與閱歷沉澱了周迅更加爐火純青的演技,我們卻再難看到與之演技匹配的角色,就像曹保平說的,“中國不會有梅麗爾·斯特里普,因爲你首先得有斯特里普能拿到的劇本。”

02.

“她具備能讓一個陌生人在五分鐘內喜愛上的能力。”

“真實”是喜歡周迅的人對她最常見的評價,不裝不作不隱藏,離開劇本的設定,她所有的興奮、頹廢、茫然、憤怒、忠誠等情緒都寫在臉上,她從不畏懼做娛樂圈的透明體。

喜歡網上衝浪的朋友應該知道,周迅有個特別好笑的梗。有次參加活動,記者問明星們走紅毯什麼感覺,其他女明星都是美言稱讚,輪到周迅:“好多人啊!”要多真實有多真實。

其實周迅不是第一天就這樣子,二十九年前她就這樣了。1991年她第一次來北京拍電影,別人問她對北京什麼印象。她:“我覺得,雷怎麼這麼大!”因爲她來北京的時候正好是夏天,一到傍晚就下大雨。

她骨子裏吸引人的特質也會清晰的刻印在與她交往的人之中。《紅高粱》的導演鄭曉龍說,“和小週一塊兒喫飯,我覺得痛快,和她拍戲也痛快。”周迅之前的經紀人黃烽也說,“有件事她一直是沒有太大差別,不管是十年前,還是現在,你想到她的時候,你都是會感到高興的。”

周迅是天生的演員,但演員不光用理智,還用情感工作。對周迅而言,感性如影隨形,和她彼此成就也彼此折磨。殺青是她在劇組最難過的時候。陳可辛和鄭曉龍都說過周迅捨不得殺青的話,拍《巴爾扎克與小裁縫》的時候,她專門又在旅館留了兩天,拍完《如懿》的時候,她把如懿的衣服都拿回去了。很多人都想要保護周迅的感性,想讓她留點東西給自己,按葉錦添的話來說,就是“她得有點自由,吊兒郎當的那種。”

周迅自己說過,在角落裏安靜的聽歌,或是像只兔子興奮的衝到最前面——那兩個人,都會是她。沒有人能夠定義她性格的全部,真實與感性都不過是冰山一角。

03.

“她這一輩子就是跟着感情、愛情這兩個詞在漂流。”

時常見敢愛敢恨的女主角,卻不常見敢愛敢恨的女明星,在一起時文案官方無可挑剔,分開時一律套模版發分手聲明,當愛情成爲娛樂圈合體吸金的籌碼,爲愛純粹的人也成爲少之又少的白玫瑰。

她談戀愛也不藏着掖着,開誠佈公是她對愛情的誠意。和郝蕾拍《緣來一家人》,快殺青的時候她把郝蕾叫到她房間留電話,那時候還是用本子記電話的時代,郝蕾一翻開她本子就看見了她男朋友的照片,慌忙翻過去,周迅卻又翻了回來,拉着郝蕾講起了她當時的男朋友,後來郝蕾回憶:“我只記得一個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說着她的愛情。”

對周迅而言,喜歡的時候毫無保留,當愛情消失的時候,讓她再留一點她也沒有。她談戀愛時不留餘地,感情的關鍵節點,沒人能跟她拼。李少紅問過她:“你受過那麼多傷,下次會不會聰明一點?” 周迅回了五個字:“不會,學不乖。”

她是早早就闖社會見過世面的成年人,是很早就經濟獨立精打細算的浙江人,也是無論如何不會讓自己生活失控的明白人,但在愛情面前,她所有的智慧和決斷都敵不過她對愛情的上癮。

04.

“好多人說翻着電話不知道打給誰,我有。我還有幾個。”

周迅的交友觀就像她的性格一樣,真實爽朗,“我基本上先把自己打開讓大家瞭解,我是這樣子的,你先看,你先看。如果你覺得可以交我這個朋友,那我們就一起交。”也正是因爲這樣,她的朋友一般都很長久。

黃覺和周迅認識幾十年了,都是年輕時候一起見過搖滾圈黃金時代的人,按黃覺的話說,他們的狀態有點像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都是江湖小姐妹。

周迅對待朋友也一直很仗義。曹保平導演之前分享過一件事,當時去廣州做《李米的猜想》的宣傳,晚上去了一個類似大排檔一樣的地方喫飯,同組的演員去上廁所,回來的時候就和人吵起來了,周迅跳起來就往那邊走,曹導一把摁住了她,說她過去不是搗亂嘛。周迅甩開曹導就跟他鬧騰上了。“因爲是她朋友帶我們出來喫飯,她會有責任感,她不會躲。”

周迅對朋友的仗義不分新舊,導演陳國富剛來北京的時候,他們一個共同朋友拜託周迅好好照顧他,那時候陳導住在左家莊,人也比較宅,周迅就經常去找他,在樓下喊他去喫飯。她也不開車,馬路邊隨手攔一輛出租,她坐副駕,陳導坐後面,也不在乎司機師傅有沒有認出她。

周迅不是那種外表一看就很狠的人,她的魄力與果斷更多體現在事情中。而在友情中,這份魄力則代表着她認定的朋友,也會給予無條件的信任。當年周迅簽約榮信達的經紀合同,是全國演員第一份,李少紅他們都不知道怎麼籤,怎麼寫,都不懂。前前後後琢磨了快三個月纔拿着合同去找周迅,結果周迅看都沒看,嘩嘩譁就簽了。李少紅問她怎麼一個字都不看,周迅回她,就像一個演員把自己交給導演一樣,她把自己交給她們了。

周迅身上還有太多令人意外的故事,她與這個世界摩擦的火花遠遠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呈現的,敢愛敢恨也好,真實灑脫也罷,那些年輕時咬緊牙關蹚過的河流,早已成爲她和世界握手言和的底氣。

從周迅到周公子,她不需要任何修飾,如果只說一句讚賞,那一定是:不愧是你,周公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