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有人提出,职业打假人经验丰富,对《广告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了解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对规范市场秩序和商家的经营行为,起到了监督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啄木鸟”挑刺,会不会导致一些商家店大欺客、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另据澎湃新闻报道,近年来全国以“打假”“维权”为名发起的职业索赔恶意投诉举报每年超过100万件。

12月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切断了职业打假人借机牟利的通道。

《办法》明确,从明年1月1日起,对于“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投诉”,市场监管部门将不予受理。

消息传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最开心的自然是商家,但作为消费者也有一丝丝隐忧——今后消费者的正当维权会受到影响吗?职业打假又该如何认定、由谁认定呢?

01

为什么要专门针对职业打假喊“停”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2018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放心消费年度报告》,该区市场监管部门全年共计受理各类消费投诉举报1100件,同比增长了67.7%,且举报量从2014年以来逐年递增。

在这1100件中,就有97.27%由职业举报人提起。相比之下,个人直接消费引起的投诉仅29件。

这些投诉举报涉及的内容,约三分之二是“广告宣传违法”,即部分网店不当使用“纯天然”“有机”“高钙”等热搜词汇;其次是“商品质量问题”。其中,反映进口商品未加贴中文标签的投诉举报29件。而真正涉及食品内在品质类投诉仅1件,且经调查发现证据不足。

由此可见,尽管部分职业举报人的做法,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但绝大多数举报投诉,并未涉及商品的品质核心。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近年来全国以“打假”“维权”为名发起的职业索赔恶意投诉举报每年超过100万件。

无怪乎南都新业态法制研究中心指出:“职业索赔”已经影响到商家、平台、监管部门、司法部门等多方正常工作的开展,侵占了消费者正当维权的大量司法资源。

02

“我们支持这一办法的出台,确实平时受到很多困扰。”某知名电商平台宁波区域相关负责人闻讯后拍手称快。

记者联系的多位宁波本地电商企业,他们表示几乎每个月都会碰到一些令人“焦头烂额”的案例。

比如,有人购买进口电商商品后,投诉称“没有中文标签”而索要赔偿,但后来发现该商品属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按相关规定未贴中文标签属于正常现象。

更极端的案例是,有人特意趁促销时低价购买正版商家产品,再拿“山寨”货退还回来,声称“假货是在平台购买的”,借此索要退款和“假一赔十”。

类似的职业索赔,宁波本土进口电商公司的胡先生也碰上过:“我们在电商平台销售进口蜂巢时,宣传了‘抗菌消炎’的功效,因此职业举报说这一宣传违反了《广告法》,向我们索赔,最后不得不花1000元,私下解决。”

胡先生说,他们会在第一时间配合工商部门的整改要求,但还是会觉得有些冤枉,“广告法的红线有时并不好把握,稍微越界就容易被职业索赔人盯上。”

不仅是电商,宁波的线下商超被职业索赔人“碰瓷”的事件也时有发生。2016年,宁波一家世纪联华超市出售的菜籽油里出现一只死老鼠,有人购买这桶油后,索赔20万元。

后来经警方调查,正是这名“消费者”对油瓶动了手脚,且此人还是一名“职业打假人”,专门去购买一些过期、不符合标准的食品,再找商超索赔。

“目前的《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但一些职业索赔人并非出于公共利益,而是以此牟取私利,甚至借打假之名涉嫌敲诈勒索。”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杨健认为,《办法》的出台,正是防止恶意举报、降低监管成本的举措。

03

当然,也有消费者提出了疑虑——

比如,有人提出,职业打假人经验丰富,对《广告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了解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对规范市场秩序和商家的经营行为,起到了监督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啄木鸟”挑刺,会不会导致一些商家店大欺客、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此,杨健认为,从现实案例来看,很多职业索赔人并非出于公共利益,而是以打假之名牟取私利,甚至敲诈勒索。权衡利弊,其对经营秩序的干扰破坏以及对司法资源的浪费,要严重得多。因此,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制度的不断完善成熟,职业打假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也有人指出,《办法》规定的“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将不予受理,具体的界定还需进一步明晰,即:究竟该如何鉴定,哪些是正当的消费者维权,哪些是出于牟利目的的职业索赔;是由消费者自己来举证,还是由商家、监管部门认定?

这一问题,目前并非没有参照。今年4月2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起草了《关于有效应对职业投诉举报行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职业投诉举报认定可以从以下方面综合考虑——

“购买商品是否明显超出合理消费数量?是否属于‘知假买假’‘即买即退’?是否一次发起多项投诉举报?是否明确索取举报奖励或高额赔偿金?是否借用他人名义进行投诉举报?行为人投诉举报的数量、相关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数量是多少?”

从企业的角度看,杨健认为,《办法》的出台,或将对宁波中小企业带来利好,尤其是一些仍在上升期的电商企业,可以让他们把“提防职业打假”的时间、精力,更多地用在产品打造和推广运营上。

当然,无论政策如何变化,合法合规经营才是正道。

END

文字:严瑾 编辑:诸新民 美编:周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