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些家長說起給孩子補鈣的問題,遇到孩子後腦勺頭髮禿了,補鈣!孩子晚上出汗多,補鈣!長牙長得慢,還是補鈣!其實醫學方面已經證實了,這些現象其實和缺鈣並沒有關係,如果家長陷入誤區,並且盲目幫孩子補充鈣質,反而不利於孩子的發育。

寶寶身上出現這些現象,若不是缺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1、後腦勺脫髮

這種現象我們通常稱爲枕禿,會出現脫髮嚴重的現象,主要是因爲寶寶頭皮相對脆弱,髮根不穩定,如果睡覺時頭部經常翻動,那麼枕部就會與牀單、枕頭髮生摩擦,從而造成脫髮,這也是爲什麼,脫髮現象集中在後腦勺的原因。

2、睡覺總出汗

首先寶寶早期體熱是容易出汗的,其次,生活環境方面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出汗量。如果寶寶身體健康,不存在任何疾病,卻總是在睡覺時出汗,那麼就可以判斷爲環境因素所致,比如被子蓋得比較厚,或者穿的睡衣透氣性差等等,當寶寶體熱無法正常外散,就會集中爆發流汗現象。

3、出牙速度比同齡寶寶慢

由於成長環境和營養模式的不同,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也存在差異,有些寶寶發育相對較快,4至6個月就開始長牙,而有些寶寶發育相對緩慢,10個月纔開始長牙,但只要寶寶身體健康,沒有發現其他異常,這都屬於正常現象,不用刻意補鈣。但如果寶寶真的因爲營養缺失才引起了發育緩慢的現象,那麼單純補鈣也是不夠的。

4、身體柔軟,1歲左右無法站立

有些家長反映稱,寶寶普遍在1歲左右學會站立,但自家寶寶卻總也站不好,是不是缺鈣,骨骼沒發育好纔會這樣?並不是!寶寶站立需要具備一定的骨骼強度、肌肉力量,以及大腦對身體的控制力,缺一樣都不行,如果家長們忽視了寶寶早期的身體鍛鍊,沒有讓寶寶的骨骼、肌肉以及大腦得到優化,就有可能出現1歲左右無法站立的情況,而單純補鈣並不能改善這個情況,所以該現象與缺鈣無關。

既然補鈣不能盲目,那麼家長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鈣,又該如何科學補充呢?

1、不要盲目聽信補鈣產品的宣傳

市面上有很多營養品,爲了促進銷量,都會在宣傳方面大做文章,以至於每個家長都爲孩子發育繃緊了神經,本着“多喫點,總比不喫強”的思想模式,家長們很容易就掉入了營養品宣傳的陷阱,盲目的給孩子喫營養品。實際上,補鈣應該講究一個度,多了少了對孩子發育都沒好處,想正確補鈣,還得相信科學!

2、通過醫學檢測瞭解孩子體內各項微量元素的含量

如果家長不確定孩子是否缺鈣,但又覺得孩子存在缺鈣的可能性,怎麼辦?就醫檢查一下全都明白了。醫院會通過專業方式,對孩子體內微量元素進行檢測,不僅是鈣質,其他元素是否缺乏也能一目瞭然,如果孩子確實存在某元素缺失的情況,遵循醫囑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即可。

3、重視日常攝入

孩子發育所需的營養元素基本來自於日常飲食,這就需要家長們對食物進行選擇和搭配了,像牛奶、排骨、蛋類、魚肉這些食材當中,都含有豐富的鈣質,經常加入孩子的飯菜當中,保證鈣質的日常攝入,自然是不容易缺鈣的。

可見,家長們不要被一些表面現象矇蔽,有些症狀看起來像是缺鈣,實際上和缺鈣一點關係也沒有,想要給孩子補鈣,還是要用科學的辦法才能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