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都市圈通勤交通網,《發展規劃》也明確表示統一規劃建設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加強中心城市與都市圈內其他城市的城際和市域(郊)鐵路、道路交通、毗鄰地區公交線路對接,加快構建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都市圈1小時通勤網,完善崑山、嘉善等臨滬地區一體化軌道交通系統。《發展規劃》中針對城際交通網就提出,加快高速鐵路連接線、城際鐵路建設,利用幹線鐵路富餘運力開行城際列車,構建以軌道交通爲骨幹的城際交通網,實現中心城市間1~1.5小時快速聯通等。

原標題:“軌道上的長三角”提速!三省一市今年開建這些項目

隨着二季度的全面復工復產,長三角軌道交通項目也迎來提速。

5月4日,在進行聯調聯試的通滬鐵路進行了最高測試速度等級提速試驗,跑出了220公里每小時的試驗目標速度值。

早一些時候的4月29日,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鐵路局”)宣佈滬蘇湖鐵路初步設計獲批。這條貫穿長三角示範區的重要鐵路運輸通道,也是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的一條骨幹線路。

長三角區域擁有全國最密集的高鐵網,2019年,管轄三省一市鐵路運營的上海鐵路局完成基建投資854.12億元,連續4年保持800億元以上,居全國鐵路首位。不過,對標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要求,目前長三角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體化發展水平仍有待提升。

日前公佈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下稱《發展規劃》)就提出,到2025 年,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總體形成,對外運輸大通道、城際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網高效聯通,基本建成“軌道上的長三角”。

兩個重點項目進入倒計時

長三角以全國8%的鐵路營業里程,承擔着全國20%的旅客發送量。隨着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對於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發展規劃》指出,目前長三角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體化發展水平仍待提升。比如,部分對外和城際通道能力不足,局部區域軌道交通網絡覆蓋不夠、功能定位不準、標準層級不清。

也就是說,軌道交通的骨幹幹線網絡已基本成型,還需要“毛細血管”的細化鋪設。對於長三角的鐵路密度,《發展規劃》的目標是,到2025年達到507公里/萬平方公里。

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城市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屠烜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發展規劃》是落實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一個重要舉措。因爲一體化方案裏,軌道上的長三角是第一塊內容,目前《發展規劃》提出的內容是將以往的大規劃付諸實踐。

他表示,軌道交通網絡有三個層面,首先是國家幹線鐵路,城市間長距離的運輸都由這種大幹線、大通道來承擔大動脈的作用;第二個層面是城際線路、市域鐵路,由大動脈延伸出去線路配合幹線通道,可以和其他地級市、縣級市形成網絡;最後一個層面就是城市中的軌道交通。以上三個層面交織形成一張大網。

上海鐵路局的數據顯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對上海鐵路局基建投資計劃做出調整,全年投資預計900億元以上,其中上半年計劃完成350億元左右,比原投資計劃增加50多億元。

今年,長三角鐵路部門計劃開通商合杭高鐵合肥至湖州段、通滬、合安、連鎮南段、衢寧等8個項目,力爭達到10個;開工建設滬蘇湖、金建、合新、北沿江合肥至上海段、北沿江武漢至合肥段、寧蕪鐵路增建二線等6個項目,計劃開通新線里程逾1000公里。

在《發展規劃》提出的幹線鐵路列表中,通滬鐵路、滬蘇湖鐵路是長三角上半年的兩個重點項目。

第一財經記者從上海鐵路局獲悉,根據計劃安排,通滬鐵路趙甸至黃渡段逐級提速試驗還將持續開展。在完成逐級提速試驗後,通滬鐵路趙甸至黃渡段將先後轉入信號系統聯調聯試階段和運行試驗階段,驗收合格並通過安全評估後,力爭6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而另一條貫穿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滬蘇湖鐵路,根據4月30日發佈的《新建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鐵路湖州東站(含)至湖州站(不含)段站前工程施工單價承包招標公告》,項目計劃2020年5月開工,工期4年。線路正線全長163.8公里,設站6座,其中新建4座。

“我們正配合上海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辦理上海境內先行用地手續辦理工作,並進一步對全線徵拆協議進行協商落實簽訂工作。”申鐵公司說。

三省一市今年的發力點明確

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爲國家戰略已進入第二個年頭,三省一市今年仍繼續對交通基礎網絡建設發力。

近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推進高水平交通強省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省域、市域和城區3個1小時交通圈。到2022年,鐵路總里程達到4000公里,其中快速鐵路達到2000公里。此外,加快建設都市區城際、市域(郊)和城市軌道交通,完善軌道交通網絡體系。建成杭富、杭海、杭紹城際鐵路,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三期等等 。

4月24日,安徽省發改委負責人介紹,全省在建商合杭合肥以南段、合安、安九、滁寧城際等14個鐵路項目已全面恢復施工。今年將開通運營商合杭高鐵合肥以南段,力爭開通合安高鐵;全面開工合新高鐵和巢馬、淮宿蚌城際鐵路,力爭開工合肥—南京高鐵,淮北—阜陽、六安—安慶鐵路,寧蕪鐵路擴能和有關鐵路專用線;積極推進合肥—新橋機場—六安、馬鞍山—句容(鎮江)城際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全年力爭完成鐵路投資400億元,開通運營高速鐵路255公里以上,開工建設新線800公里。

江蘇今年重大項目鐵路部分主要有滬通鐵路一期、滬通鐵路二期、南沿江鐵路、北沿江高鐵、滬蘇湖鐵路、通蘇嘉甬鐵路等11個項目。

上海2020年重大建設項目清單中,在交通領域主要有已經在建的滬通鐵路(南通-安亭)上海段、滬通鐵路(太倉-四團)上海段,滬蘇湖鐵路上海段、機場聯絡線等。

不難發現,三省一市今年的交通項目規劃中,可以看到不少市域(郊)和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作爲鐵路的重要補充,軌道交通建設更強調“多式融合”,特別是加快建設都市區城際、市域(郊)和城市軌道交通,完善軌道交通網絡體系。

《發展規劃》中針對城際交通網就提出,加快高速鐵路連接線、城際鐵路建設,利用幹線鐵路富餘運力開行城際列車,構建以軌道交通爲骨幹的城際交通網,實現中心城市間1~1.5小時快速聯通等。具體規劃建設上海至杭州鐵路、南京至淮安鐵路、南京至宣城鐵路、杭州至麗水鐵路義烏至縉雲段、合肥至池州鐵路、寧波至舟山鐵路等多條城際鐵路。

對於都市圈通勤交通網,《發展規劃》也明確表示統一規劃建設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加強中心城市與都市圈內其他城市的城際和市域(郊)鐵路、道路交通、毗鄰地區公交線路對接,加快構建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都市圈1小時通勤網,完善崑山、嘉善等臨滬地區一體化軌道交通系統。

在屠烜看來,在軌道交通網三個層面中,第二層面的城際鐵路、市域鐵路的下階段建設,應更被重視。

上海機場聯絡線爲例,作爲國家發改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1條市域鐵路示範線路之一,其建成通車後,就能把虹橋樞紐、上海東站、浦東三個航站樓、臨港新片區和松江南站串聯起來,加上滬通鐵路,就能將上海東部這塊軌道交通網絡盤活,往西連接虹橋商務區甚至G60科創走廊沿線,並打通和江蘇北部城市的連接。

申鐵公司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機場聯絡線工程以華涇站東端頭井(含)爲界,分爲西段和東段。西段工程於2019年6月28日開工,2019年底全面啓動建設。東段工程計劃5月取得先開段初步設計批覆,6月底前先開段開工建設;東段全線剩餘工點(除T3、上海東站外)計劃6月完成初步設計送審稿,年內實現全線開工目標。張江站作爲東段先期開工點,計劃6月底開工。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今年1月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國內地累計有40個城市開通城軌交通運營線路6730.27公里,已有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鄭州、寧波、蘭州、青島、溫州等城市運營了市域快軌,總計715.61公里,佔軌道交通線路總長10.6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