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整形外科在許喜生主任的統籌安排下,確立了腫瘤相關創面修復重建的亞學科發展方向,通過外派黃雲醫師進修學習,緊跟國內體表腫瘤治療的新理念。5月6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佈消息稱,劉某在該院燒傷整形外科經過腫塊的整體切除和創面修復治療後,已康復出院。

大衆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6日訊(通訊員 劉振)郴州市52歲的中年婦女劉某在6歲時被燒傷,沒想到隨着時間的推移,疤痕演變成了鱗癌。5月6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佈消息稱,劉某在該院燒傷整形外科經過腫塊的整體切除和創面修復治療後,已康復出院。

劉某近3年來一直經歷着腫瘤的折磨,大腿後側不斷增大的鱗癌一直讓她不安:既害怕腫瘤的擴散,也擔憂高額的治療費用。腫瘤逐步長大,並在腹股溝淋巴結出現了轉移病竈,病竈潰爛合併感染,不時散發出異味;腫瘤帶來的消耗性改變,使劉某出現重度貧血、嚴重的低蛋白血癥,整個人越發虛弱。

爲此,劉某多處求醫,但面對巨大的腫塊以及腹股溝、盆腔內腫大的淋巴結,無數醫生對劉某表示了惋惜:鱗癌並腹股溝盆腔淋巴結轉移屬於惡病質,預後極差。

她來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整形外科門診求診。面對患者巨大的痛苦和求生的渴望,許喜生主任毅然將劉某收治入院:腹股溝轉移竈已經破潰,如得不到進一步的處理,劉某隨時可能由於腹股溝的大血管破裂出血而死亡。給予醫生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醫院針對劉某的問題,展開了專門的多學科合作討論會。多學科合作(以下簡稱“MDT”)是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大力引進推廣的一種嶄新的治療模式,旨在通過跨學科合作,解決臨牀的疑難問題。在MDT討論會上,大家一致決定由醫院婦科譚琛醫生和胡可可醫生實施腔鏡微創,清掃盆腔腫大淋巴結;由醫院血管外科樊孝文醫生對腹股溝血管神經進修分離保護;許喜生主任負責大腿腫塊的整體切除和創面修復;放療科劉化科醫生進行創面封閉後跟進實施腫瘤的放療治療。

手術持續了12個小時,腫瘤得以切除,劉某平安返回病房;術後,經過以黃雲醫生、黃海強醫生爲主的腫瘤相關創面修復重建團隊的精心管理和治療,患者手術創面順利癒合。可喜的是,其盆腔內淋巴結病檢爲陰性。

劉某爲何會患上鱗癌?許喜生仔細詢問後得知,原來劉某在大約6歲時曾被燒傷過,受限於當時的醫療環境,未做任何診治,就這樣過了幾十年。雖留有疤痕,但沒什麼感覺。

許喜生推測,惡化成鱗癌可能由多種因素造成。據許喜生介紹,鱗癌又名錶皮癌,是發生於表皮或附屬器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多見於有鱗狀上皮覆蓋的部位,如皮膚、口腔、脣、食管、子宮頸、陰道等處。此外,有些部位如支氣管、膀胱、腎盂等處雖無鱗狀上皮覆蓋,但可通過鱗狀上皮化生而形成鱗癌。

鱗癌是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過度日曬,紫外線、X線照射,頻繁接觸砷、瀝青等化學物質都可能是誘發因素。“去除致病因子和誘因是預防鱗癌的關鍵。”許喜生建議,如果發現身上有長期不愈的慢性潰瘍或黏膜白斑等,要積極治療並定期檢查。

此外,很多皮膚癌患者身上傷口會反覆破潰,這與傷口被飾物、衣領等反覆摩擦、刺激有關,某些細胞容易逐漸惡變。因此,若傷口出現不明原因的長期不愈現象,一定要及時就醫。

體表巨大惡性腫瘤或者全身惡性腫瘤累及體表的手術治療一直存在爭論,導致很多此類患者無處就醫,生存質量極差。近年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整形外科在許喜生主任的統籌安排下,確立了腫瘤相關創面修復重建的亞學科發展方向,通過外派黃雲醫師進修學習,緊跟國內體表腫瘤治療的新理念。目前科室已經形成了腫瘤創面修復亞學科團隊。在仔細評估手術風險以及手術收益的前提下,從改善生存質量出發,通過跨學科合作,以可控的手術損傷換取患者最大的生存質量改善,積極造福廣大腫瘤患者。但是團隊也意識到,此類腫瘤,往往利用手術切除極其困難,手術缺損創面巨大,已超越了單個科室的治療範圍以及治療能力。團隊將在醫院MDT的治療模式下,統籌全院優質醫療資源,攻堅克難,竭誠爲患者服務。

[責編:吳婕]

[來源:大衆衛生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