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小夥伴們晚上好鴨,最近小編髮現一件事,每逢國考省考,微博熱搜必有考試消息的一席之地,大家對公考的關注由此可見,也側面顯示了競爭壓力之大,與此同時,也不禁讓人感嘆公考的魅力!

這不!2020國考筆試已經結束,很多考生已加入了2020年省考備考大軍。但今天小編提醒大家的是,選擇公考要冷靜。

“公考熱”讓我們越來越瞭解公職工作的優勢,卻也讓我們忽視了這一考試是否適合自己。除了招考公告中明確說明的可以報考及不可報考的硬性條件,我們還需要結合自身的心理、性格、工作能力等,在心裏權衡下自己是否會真正喜歡公務員這一行業。

有些考生可能心理素質較差,抗壓能力弱,那麼不適合信訪類工作,有些考生性格較內向,不擅於應付人際關係,就不適合交流性強的工作。總體來看,以下這幾類人不太適合考公務員:

一時衝動,缺乏職業規劃

很多人,尤其是應屆生,在對公務員考試還不瞭解的情況下,就“湊熱鬧”跟別人一起考,缺乏明確的考試動機,備考的積極性就不高,自然成功的概率也較低,如此便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即使考試通過,成爲一名公職人員,由於未做長期規劃,工作目標不明確,積極性也就欠缺,進而直接影響工作效率和長期的個人發展。因此,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小夥伴,務必在報考之前對這一職業和崗位多做了解,並預設好自己後期的職業發展。

溝通能力欠佳

公務員總體屬於服務型工作,尤其是剛上岸的“新手”,多在一線基層崗位,工作中少不了跟羣衆打交道,同時,跟其他工作一樣,與同事、領導都需要交流,尤其是很多涉及到上傳下達的工作,與他人良好的溝通交流是做好工作的基礎。

再加上,大家多是衝着工作穩定選擇報考公務員,因此個人性格是否適合能夠長期從事這一職業而言就顯得尤爲重要。如果不能在這個行業中沉澱下來,穩定便無從談起,也就失去了當初報考公務員的意義,且前景不容樂觀。

抗壓能力弱

不少崗位的公務員工作比較忙,壓力大。比如,在街道辦、信訪部門接待上訪羣衆;給領導寫發言材料、擬定通知……工作壓力會成爲心理壓力,如果長期無法紓解,就會出問題。另外,如果你對晉升過於看重,看到別人不如自己,卻比自己升得快,失望、沮喪、委屈情緒一直困擾自己,就會影響身心健康。

有調查顯示,從科員到縣處級幹部的升遷比僅爲4.4%,從縣處級升遷爲廳局級的比例更是低至1%,絕大多數基層公務員在“金字塔”的底層燃燒着青春與激情。如果對這一現狀沒有基本認識,又不善於調節心理,那麼公務員之門還是“慎入”爲好。

急功近利者

做事喜歡快速看到實效的人,更適合創業,這樣可以通過個人努力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及相對優越的待遇,能夠在短時期內爲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保障,事業能快速發展並創造利潤。

但公職的工作內容更爲繁雜、瑣碎,多是維持、平穩狀態,難以感受到較強的工作成就感,個人的職業滿意度就會降低,就會渾身不自在。所以,急功近利者不適合當公務員。

攀比心較強的人

公務員工資是國家和地方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發放的,容易出現工作量與收入不成正比的情況,且各科室工作性質有區別,如果自己很忙,看到別人轎閒,就會心生抱怨。那些幹不好活兒、或者不想幹活兒的人,上級領導也拿他沒轍;而對那些能幹的人,領導就“鞭打快牛”壓任務,但不能給他加工資。而企業則不同,員工的收入大都與業績掛鉤,更顯公平。

不過,我國正在探索和制定更爲科學的公務員考評機制,具體合適實施,還未可知。這時,如果你喜歡去“比較”各類事情,那麼建議你慎重報考。

其實不論是公務員還是其他職業,考生都要深思熟慮過後,再做決定,因爲一個選擇就改變你今後職業發展乃至人生方向的大事,不能草草了之。所以圖圖提醒各位考生,務必仔細調研、全面瞭解、剖析自我、準確定位,對比公務員這一特殊職業的要求,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公職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