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臨師兄也涉嫌抄襲,北電到底咋回事?

北電錶演學院院長張輝

表演學院院長張輝被指“洗稿”,讓北京電影學院再次站在輿論的風口上。近日,據媒體報道,張輝的博士論文《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的文化映像》通過抄襲網絡文章再把原文刪除的方式通過“查重”,涉嫌學術不端。

兩個多月前,青年演員翟天臨遭“學術打假”事件持續發酵,被牽扯到的就有張輝及其執導的電影《一紙婚約》。網友指其現實生活與《一紙婚約》的劇情如出一轍。張輝不僅在離婚後迎娶自己的學生,還一手爲妻子打造電影,並邀來衆多一線流量明星做配角。如果這些還只是有礙觀瞻的“花邊消息”,那麼這一回涉嫌學術不端就屬於大是大非的問題了。

目前,已經有網友列出衆多證據,用紅線劃出了張輝抄襲的段落,讓質疑近乎坐實。巧合的是,張輝和翟天臨兩人的博士生導師系同一人,即時任北電錶演學院黨委書記陳浥。而後者同樣在學術水準方面飽受質疑。同一學院的老師和學生先後被曝抄襲,已然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的實證。而這樣一個特殊案例,也爲公衆揭開了涉事高校及學院現存的制度性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全國層面的博士論文抽檢自2000年開始實施。而據媒體報道,張輝博士論文並未通過相關部門的抽檢,其論文中的部分內容與十年前互聯網上既已存在的一篇名爲《電影演員必備的條件(轉載)——演員必學篇》的文章多處雷同。在此前一次校內會議上,北京電影學院已通報了這一“不合格”的抽檢結果,但其後並未對此事進一步深究,不免令人浮想聯翩。

同樣讓人不得其解的,還有該論文除了文末列舉了“參考文獻”,全文僅在第33頁有一處引注。論文的引注數量雖無硬性規定,但要知道,一篇普通本科畢業論文的引注數量也遠不止於此。不禁要問,論文成稿時,導師在批閱時沒有指出此一問題?在中期考覈、盲審和答辯環節中,評委們爲何也視若無睹,讓其矇混過關?這篇“問題”論文後來又是如何避過抽檢“不合格”通報,瞞至今天方纔被揭發?

以上諸多疑雲,有待涉事學校和上級主管部門徹查,還關注此事的公衆一個交代,但不難看出,校方不嚴追責任,學院不自查自省,導師更是未能認真履行論文指導和審查把關等職責。該院校頻遭學術打假的問題根源,就是其學風建設制度的不完備。

翟天臨事件發生後,北電錶演學院曾召開學風建設會議,從負面事例中吸取教訓。張輝涉嫌抄襲發生在翟天臨事件之前,但也希望涉事學院可以正視歷史問題,嚴遵當時形成的“規訓”,真正重視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風氛圍,堅決做到不抄襲、不作假。因爲,作爲中國學歷最高層級,“博士”不僅是頭銜,更是對一位學者學術能力的客觀評價。不能做到誠實守信,受損害的就是中國學術和科研大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