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時候並非人生性涼薄,很多時候是因爲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人漸漸懂得成長的同時,攜帶了冷漠與自私的因素。同樣的,世界絕不會總採用涼薄的方式待你,某天,當你變成了生性涼薄的樣子,請記得,那不是冷漠與薄情寡義,而是一種成長,一種放過自己成全他人的祕訣。

“生性涼薄”,不是冷漠,而是成熟。

生性涼薄之人,一般不喜歡虧欠誰,也不喜歡被誰虧欠,不討好誰,也不喜歡被討好,不僞裝,不做作,不迎合。

生性涼薄,是真實生活的再現,亦或,他們懂得活給自己。

錢鍾書老先生曾說過:“不必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講些不痛不癢的話”。

生活是自己的,沒必要去委屈自己活成別人眼裏的樣子。

生性涼薄,是另一種成熟(夠犀利)

想起了朱茵。

朱茵因爲和周星馳的一段戀情被採訪,她曾笑着講述自己過去被傳言懷孕數次的事情,一開始她會去回應,去生氣,漸漸的,她開始置之不理。

她講“人要活給自己,喜歡你的怎麼都喜歡你,不喜歡你的,無論怎麼做,也還是能找出不喜歡你的理由。”

最終,她依舊是絕大多數人心中的完美女神。

有時候並非人生性涼薄,很多時候是因爲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人漸漸懂得成長的同時,攜帶了冷漠與自私的因素。

究其原因是價值觀的不同。

假如世間能有一種感同身受,我大抵猜測,也就不會再出現百態人生,更不可能用各種方式來呼籲善良與溫暖。

有人說,生性涼薄的人,最值得深交。

我有幾分贊同。

記得看過一個故事。

一位超市老闆娘,憑藉自己的經驗與閱人無數之後,決定聘用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次因爲這位大學生的疏忽,超市少了一些物品。

老闆娘並沒有因此辭退這位大學生。

當有人問其原因的時候,老闆娘向大家講述了理由。

原來,老闆娘曾經聘用過許多社會人士,一貫的特點是偷奸傻滑,或者不服從管理。

直到遇到這位大學生。

剛來的日子裏,大學生認真的做着每一件分內的事不說,還夾雜着做了一些順帶的事。

言外之意,大學生把超市當做自己的家一樣對待。

生性涼薄,是另一種成熟(夠犀利)

也正是這種態度,超市回頭客多了很多。

也正是這種品質,讓老闆娘欣賞重用。

所以,即便有一次疏忽,老闆娘也只當多了一次教訓。

這位初來乍到的大學生,像擁有棱角的石塊,可打造,可屈伸。

她與生性涼薄,還差一段距離。

或許,未來的某天,她會遇到生性涼薄之人,然後沾染上“生性涼薄”。

人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自我轉變的過程,天真,熱情到看透,沉默到共情。

我想應該沒有誰可以逃脫這種方式的成長。

英國著名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所以,上帝纔會給樂觀者勇氣,給悲觀者眼淚。

同樣的,世界絕不會總採用涼薄的方式待你,某天,當你變成了生性涼薄的樣子,請記得,那不是冷漠與薄情寡義,而是一種成長,一種放過自己成全他人的祕訣。

生性涼薄,是另一種成熟(夠犀利)

起碼,生性涼薄讓你活的真實。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