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壯志未酬,卻於39歲的盛年早逝。他一生以“恢復明室”爲己任,但在清朝的步步緊逼下,鄭成功不得不退守臺灣。他在臺灣的最後幾年,因爲抑鬱成疾,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晚年爆發的一樁家庭醜聞更令他的病情雪上加霜,鄭成功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原配妻子董氏,長子鄭經,長孫鄭克臧,那麼,在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鄭成功出生在日本,他的母親田川氏是父親鄭芝龍的第二任妻子。鄭成功在日本稍年長即被接回國,1645年鄭芝龍在福州擁立唐王朱聿鍵爲帝,即隆武帝。同年鄭芝龍帶着鄭成功入朝面聖,隆武帝撫其背說到“恨無一女以配之”,賜姓朱,賜名成功(原名鄭森),封忠孝伯。隆武二年(1646年)鄭芝龍決意降清,放清軍入關,鄭成功哭諫不聽,同年隆武帝在前往江西途中於汀州被清軍俘虜,不屈殉國。鄭成功聽聞噩耗,悲痛不已,決意起兵抗清與父決裂。

此後,鄭成功將大部兵力遷移到臺灣島,康熙繼位後,鰲拜獻“平賊五策”,頒佈“遷界令”,沿海居民內遷二十里,斷絕了鄭氏集團和陸上的一切聯繫,不久,鄭芝龍被清朝斬首於菜市口,清政府還挖了鄭氏祖墳。噩耗連連之下再加上在臺水土不服,使得鄭成功內外交逼一病不起,而這期間發生的一樁家庭醜聞更令鄭成功的病越加沉重。

隆武帝當年對鄭成功是“恨無一女以配之”。身爲福建總兵鄭芝龍的大公子,其早早就被安排了親事,迎娶南明原兵部侍郎董颺先侄女董酉姑,董氏與鄭成功結爲夫妻後,兩人相敬如賓恩愛兩不疑。鄭家是一個大家族,而董酉姑治家有方,孝順翁姑,友待叔侄,任勞任怨,賢良淑德,成爲鄭成功的賢內助。但是她寵溺兒子鄭經,對他所求無不答應,導致鄭經從小就養成了叛逆心理,爲後來發生的家庭醜聞埋下了伏筆。

鄭經成年後,迎娶南明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氏爲妻,但二人感情並不好,鄭經反而是迷戀上了四弟鄭睿的乳母陳昭娘,兩人眉來眼去珠連暗結,陳昭娘爲鄭經生下了私生子鄭克臧。鄭經的亂倫醜事鄭成功並不清楚,所以當得知長孫出生時鄭成功喜形於色,但唐顯悅得知事情真想後很爲孫女不值,抱着爲孫女討回公道的信念給鄭成功寫了一封信:“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賞賚。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據《臺灣外紀·卷十二》)將鄭經亂倫通姦之事大白於鄭成功。

鄭成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對三綱五常尤爲重視。兒子犯下如此彌天大錯,身爲延平郡王的鄭成功面子哪兒擱的下,爲了表示“上下一體”的決心,鄭成功即命召來都事黃毓手持令箭前往金門找鄭泰,以“治家不嚴”之罪將正室董氏,兒子鄭經、陳昭娘及長孫鄭克臧一併處死。但鄭泰不忍骨肉相殘,且夫人只是管教不嚴,世子鬼迷心竅,不該以死相逼。故鄭泰拒不執行命令,僅處死了陳昭娘。鄭成功聞知又派人過金門催促,鄭泰依然沒有執行。
這一年,鄭成功又聞永曆帝在昆明被吳三桂絞殺,而年初父親、四弟又被清朝斬首於北京菜市口,南安鄭家祖墳被挖,而今兒子又鬧出了天大的醜聞,數度打擊之下徹底擊垮了鄭成功,他的病越來越沉重。五月初八日,民族英雄鄭成功帶着無盡的遺憾和未竟的事業病逝於臺灣,年僅39歲。
對於這件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或者補充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好了,文章就到此結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