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 · 告

花蝦養殖過程中

--最需注意的幾個現象之紅水篇

一些老蝦農曾說過“花蝦耐操得很!”

我當時聽到這話時,還感覺怪怪的,但現自己接觸這條蝦的時間長了,感覺沒有啥話能形容得那麼貼切,話粗理不粗!

因爲花蝦對倒藻、藍藻、颳風下雨、低氧等方面的忍受能力強得驚人。

而它的兄弟,白蝦的養殖過程中,咱的心情可以借用《詩經》中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花蝦僅要不是白斑紅體,即使是出了些問題,它會給幾天時間給你處理。而不會像白蝦那樣,一兩天就沒蝦抓了。

在我所接觸的白、花、斑節這三種蝦中,若是對惡劣環境的忍耐程度進行評選,花蝦完勝其餘二蝦,此三者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

但,花蝦的養殖時間過長,一般一造蝦都要4-8個月。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長,哪有不溼腳”時間跨度太長,啥情況都有可能遇到,所以我們普遍都認爲花蝦養殖的風險比白蝦要高。

在其養殖過程中,有幾種情況是極需留意和及時處理的:

紅水、黃鰓、黑鰓、白斑、紅體

紅水—如溫水煮青蛙

我之所以將紅水放在第一位,是因爲它最基礎也最重要!它容易引發後面幾種症狀!

紅水,顧名思義就是水色變紅,一般是祼甲藻居多。

因花蝦前期投料很少,100萬苗,三個月左右,一般每餐投料不超過20斤,若無特殊情況,前三個月水都很穩定。塘中的藻相不穩一般是3個多月後,若是藻相豐富,即便是藍藻居多都問題不大,最怕的就是裸甲藻。

紅水的出現是有先兆的。白天巡塘時,若觀察到水色的光澤有點紅的感覺,或岸邊表面水深30cm範圍內,從下往上看,堤邊水有淡淡泛紅的感覺,就是要轉紅水了。這時就要着手開始處理。

若是不抓緊處理,如果太陽好,一般2天就整塘紅了,5-7天后氧機打起來的水花都帶紅。轉水5、6天后,若是晚上放籠抓點蝦上來觀察的話,可能有部分蝦出現黃鰓。(當然也不絕對,僅是我們養殖過程中發現若水紅,蝦鰓非常容易出問題)。再接5-10天裏,黃鰓演變爲一小部分蝦黑鰓、爛鰓,然後演變成白斑等大問題。即使後期沒出現白斑等,花蝦僅要出現嚴重的鰓病,蝦中將蝦價壓到你懷疑人生,呵呵!

所以,紅水,可以說是花蝦養殖頭等大敵!而花蝦養殖過程中,紅水每造都會遇到的。

一、初期處理方法

我有天早上巡塘的時候,有一口塘的水,揹着太陽看時,感覺水色不錯。但轉到另一邊堤時,逆着光線看時,一看眉頭就皺了起來,因爲這水感覺看着不舒服了。仔細一看,水色已有一點點泛紅的感覺,這是要轉水的先兆。

所以我立即就站在塘頭打電話,讓專管這口塘的夥伴泡了EM+腐殖酸+紅糖,泡了約2個多小時就撒下去。下午巡塘的時候,就側重留意那張塘,感覺水色沒變濃,心裏就比較有底。第二天早上再看時,沒看到泛紅的感覺,就知道這水已壓了回來。

這種操作方法,在第一次出現時,比較好處理。若是養殖時間長了,光靠這種方法就不大靈光。不過說實話,初初用這個方法,真的非常的靈光。

(未完待續)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