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父母,我們當然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但作爲普通人,有些東西確實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

但有3樣東西,關乎孩子的未來,父母再節儉也要給!

1、高質量的陪伴

很多家長把陪伴簡單地理解爲陪玩,其實不然。

陪伴質量的高低取決於父母和孩子在此刻的狀態。只要雙方狀態是愉快安詳的,這樣的陪伴就是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不是指父母隨時待命,陪着孩子玩遊戲。孩子更需要看到真實的生活,而不只是大人的表演。

真正細水長流,高質量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成爲更好的自己”。

2、知識眼界的拓展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愛他們的常見方式是物質至上,堅持做家庭作業。但真正決定孩子一生的是他的遠見。孩子們的視野越開闊,他們在未來生活中擁有的籌碼就越多。

雨果獎得主郝景芳曾說過:“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帶孩子到世界去,但我們可以把世界帶到孩子眼前來。”

你帶給孩子的眼界,就是他的人生邊界。

眼界就是經歷,眼界是見識的廣度與深度,多樣化及差異化的知識與經歷。

3、興趣愛好的培養

每個人的興趣是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發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又是認識和從事活動的巨大動力。

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東西更多。興趣本身能夠給人身心的愉悅和精神的振奮,這是一種積極的情緒作用。

在這種積極的引導下,激發了孩子對世界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增強孩子的目標感、方向感,對生活抱有更多的熱情,有利於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 。

爸媽能給孩子最好的奢侈品是什麼?不是物質,而是心靈的富有。

孩子最好的教育,纔是永不過時的奢侈品!

與其不停花錢給孩子物質,不如給他這3樣,孩子會感謝你一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