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作上来说,《声入人心》第一季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就是聚焦了小众音乐及其音乐人的生态。歌剧音乐剧与常规的流行音乐不同,本身就带着舶来品的味道。

比如音乐剧,早期被译作歌舞剧,它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从《声入人心》以及后来其成员参加的《歌手》等节目里,你会发现,《马戏之王》的相关歌曲的出镜率颇高,还包括《吉屋出租》《音乐之声》等经典剧目的曲子。

《马戏之王》由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出品,“金刚狼”休·杰克曼、曾经出演《歌舞青春》的扎克·埃夫隆、新版《蜘蛛侠》女友赞达亚·科尔曼主演,2018年2月在国内上映。

该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美国马戏界传奇人物巴纳姆从无名小卒变成将欢乐与勇气融入至表演中,将希望散播至全世界的玩梦大师的故事。同时融入了少数族裔、畸形秀等元素。

总的来说,主线情节挺美国梦,而且叙事也不算多高明,但这不妨碍我对它的喜欢。比如电影中有这样的情节,一位评论家在看了巴纳姆的表演秀以后无法认同且十分嫌弃,而巴纳姆告诉他,剧评家在剧院是找不到快乐的。

有人将《马戏之王》与《爱乐之城》相比,认为《马戏之王》胜在歌舞编排,《爱乐之城》的故事更胜一筹。的确是这样,但我还是喜欢《马戏之王》,因为它看起来更像歌舞片。

在国内,每当提到歌舞片就有人觉得歌舞片就是尬歌尬舞没剧情。小编只能说,也许这些人对歌舞片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印度宝莱坞出品的歌舞画风里。

要知道,1927年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就是歌舞片,它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在没有所谓科幻片、动作片、灾难片的从前,歌舞片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整个时代电影的光辉荣耀。

1931年《歌女红牡丹》诞生,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严格意义上说是一部歌唱片。

30、40年代歌唱片成为上海娱乐电影的一种主要形式。1937年,根据美国百老汇歌剧《歌剧魅影》改编而来,由马徐维邦导演的《夜半歌声》,在上海创下了连映34天场场爆满的纪录。当年的配乐是田汉和冼星海。

从前的歌舞片是何等辉煌,而如今呢?

郑云龙在《声入人心》中曾说,音乐剧系同班们毕业以后就剩下三五人还在做相关的工作,刚毕业那会儿每月光靠演出挣的800块钱根本养不活自己。节目中的高天鹤也曾说,60个人的歌剧同班同学只有10个人还在唱歌剧。

节目中,其他的歌剧音乐剧专业出身的人,不少读了硕士博士,就为了能给自己学历加码好找工作。

这就是国内歌剧音乐剧专业学生的现状,由此我们就能看到歌剧歌舞片的市场在国内多么荒凉,换个高大上点的词,叫“小众”。

在此就不得不夸一下湖南卫视,制作了《声入人心》,真的打开了不少音乐剧市场。但,很不巧,在这之前上映的歌舞片显然没能赶上国内这波福利,比如《马戏之王》,甚至更早上映的《爱乐之城》。

有人曾统计过当年上半年的电影票房数据。

其中,第46位是当年的奥斯卡热门电影《水形物语》,《马戏之王》排在了第47位,也是前五十里唯一的歌舞片。不过,其中有个特例,就是排在第14位的《神秘巨星》,印度出品的音乐元素的喜剧,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歌舞片。

每当有人说歌舞片没内容的时候,我都很想说一句,歌词里的也是剧情啊。

音乐也是内容的一部分,歌舞片对于音乐的运用和一般的剧情片自然是有区别的。歌舞片里的音乐和演唱往往是构成完整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包括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而一般的剧情片里,音乐更多的是作为辅助。

如果有人经常看老电影就会发现,早期很多电影都是没有配乐的,甚至在片头片尾都不会有。

一是由于早期的技术限制,无法使用过多配乐。

二是音乐在早期电影中并不承担过多的责任。早期电影的形成虽和音乐关系密切,但这仍然是两种艺术形式。现在,配乐常常能做得比影片本身更受欢迎,颇有些本末倒置的意味。

如今,因为《声入人心》的成功出圈,音乐剧歌剧等一系列舞台艺术市场在中国真正挖开了口子,但仅仅几年还不能看出明确的发展方向亦或是多大起色,只能希望,人们在提到这些话题时,不再排斥,不再觉得曲高和寡。

这是一个关注城市青年人生活娱乐的怪奇物娱号。青年人每天都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