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一位八旬老人在南通六院成功接受了“右膝关节置换术”,这是该院今年以来完成的第100例关节置换术,其中7旬以上高龄患者占到一半。如今,在南通六院,为高龄患者实施关节置换术已趋于常态化,高龄受术不再是禁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量流失,中、老年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问题,特别是活动量较大的双膝关节,病发率较高,对生活影响也较大。今年83岁的吕传英老人一年前开始双膝疼痛,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虽经用药保守治疗,病情仍时常反复。三个多月前,老人双膝疼痛加剧,日常活动受限,特别是左膝情况更为严重。11月26日,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来到南通六院关节外科就诊。检查发现,老人双侧膝关节骨质增生严重、髁间棘变尖、关节间性狭窄,需立即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然而在几年前,像吕传英老人这样年事较高,且患有III级(极高危)高血压的患者,医生并不会建议手术治疗。原因在于传统手术创伤大,高龄患者难以承受,且患有高血压者在手术中很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栓塞和肺栓塞,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但是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工关节质量和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无痛化、微创化、精细化”微创手术的全面开展,使得年龄已不再是膝关节置换首要考虑的问题,高龄手术患者比比皆是。微创关节置换术的创口仅有传统手术的1/2,术后恢复时间也仅为原来的1/3,而所置换的人工关节完全参照人体力学原理设计,能满足正常活动需求,在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保证患者的术后生活品质。

南通六院关节外科专注于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开展和创新,引进国际上最为先进的髌股关节置换系统,开展了真正微创的膝关节部分膝关节置换。据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关节外科特聘专家、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主任朱裕昌教授介绍,关节不适症状较轻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和运动锻炼康复,可对于关节炎病变严重者以及关节软骨面磨损、关节变形疼痛,功能受限、行走不便,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工关节便是最佳选择。一般情况下,人工关节置换后10年假体的生存率可达95%以上,20年假体的生存率可达90%以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