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宋仁宗去尋求宰相呂夷簡的支持,呂夷簡因爲先前被罷相而一直記恨郭皇后,現在聽到仁宗要廢后,正是他所希望的,於是支持仁宗。宋仁宗聽她這麼 說,也覺得郭皇后的話有道理,於是將呂夷簡也貶謫了。

近日,電視劇《清平樂》開始熱播,網友們對王凱飾演的宋仁宗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王凱的精湛演技也將宋仁宗這個角色給演活了。劇中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賢良淑德,知書達理。但是,宋仁宗原本有心上人,由於衆臣反對,他不得已娶了曹皇后。
曹皇后開始不得仁宗的歡心,但其實,她的前面還有一位皇后下場比她更悽慘,那位就是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也是宋朝開國以來第一位被廢的皇后,她硬生生地將自己手上的好牌打到爛,最終落得個廢后的下場。
這位郭皇后又是誰呢?這位的來頭也不小,她是平盧軍節度使郭崇孫女。郭崇又是何人?郭崇原名郭崇威,是避周太祖郭威名,改爲郭崇,他曾跟隨周太祖、周世宗柴榮四處征戰,趙匡胤爲帝后,封他爲平盧軍節度使,也算是開國功臣之一了,只是郭崇在乾德三年就去世了,當時才五十八歲。郭崇的兒子郭守璘官至洛苑副使,孫子郭允恭,因父恩蔭爲殿直,官至崇儀副使、賞州知州去世,次女爲仁宗皇后即郭皇后。
當年,宋仁宗到了婚配年齡,皇太后劉娥挑選了幾個有身份的女子進宮讓宋仁宗選妻子,宋仁宗一眼看上驍騎衛上將軍張美的曾孫女張氏,想立張氏爲皇后。但太后劉娥認爲張氏不如平盧軍節度使郭崇孫女郭氏,宋仁宗百般不願,但不敢違背太后的意志,只好立郭氏爲皇后。但是卻十分疏遠郭氏,不願意理會她。
按理說,郭皇后既有後臺(太后撐腰),又有權勢(自己貴爲皇后),手中的王牌有不少,但是,她是如何將自己弄到廢后的下場呢?
原來,郭皇后刁蠻任性,本性善妒,又有太后撐腰,因此在宮中作威作福,還不允許後宮其他女子接近宋仁宗。待劉娥去世後,郭皇后失去了靠山,不但沒有收斂自己的行爲,還處處與後宮嬪妃爭風喫醋。因此,宋仁宗對郭皇后就更加厭惡了。
當時最受仁宋寵愛的兩個美人是尚氏和楊氏,尚氏的父親因女兒得寵而封官加爵,恩寵無遇,一時傾動京城,因而引起郭皇后的嫉恨,幾次和尚氏發生衝突。一天,尚氏當着仁宗的面譏諷郭皇后,郭皇后怒極,上前要抽尚氏的耳光,宋仁宗路過來制止,這一巴掌就打到了宋仁宗的脖子上。仁宋大怒,有了廢后之心。內侍閻文應便向仁宗獻計,勸仁宗上朝時露出爪痕。
於是宋仁宗去尋求宰相呂夷簡的支持,呂夷簡因爲先前被罷相而一直記恨郭皇后,現在聽到仁宗要廢后,正是他所希望的,於是支持仁宗。要說呂夷簡爲何恨郭皇后?
原來,在劉太后去世後,宋仁宗爲了擺脫劉太后執政的影子,罷免了曾經依附太后劉娥的大臣,唯獨沒有罷免宰相呂夷簡。有一次宋仁宗在後宮與郭皇后談論此事,還特意提到呂夷簡忠誠非常。
郭皇后不認同,她隨口說,難道只有呂夷簡一個人不依附太后嗎?我看他纔是善於見風使舵的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宋仁宗聽她這麼 說,也覺得郭皇后的話有道理,於是將呂夷簡也貶謫了。
內侍閻文應與呂夷簡交好,他告訴呂夷簡,是郭皇后隨口一句話而導致他被罷相。呂夷簡得知後,一直懷恨在心。如今仁宗廢后這一提議是正中呂夷簡下懷。他對仁宗說:“古亦有之。”古亦有之便包含了所有的意思,沒錯,漢光武帝時期,其郭皇后僅因爲怨懟而被廢,何況今日皇后打傷了陛下!
明道二年(公元1032年)宋仁宗下了廢后詔書,說郭皇后沒有子嗣,自願退位修道,特封爲淨妃、玉京衝妙仙師,賜名清悟,居長樂宮。
廢后一事引起朝廷一片譁然,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范仲淹、同知諫院孫祖德、侍御史蔣堂等十多人聯名上奏,稱“後無過,不可廢”,堅決反對宋仁宗廢除郭皇后。宰相呂夷簡早有準備,搶先一步下令有司不得接納臺諫章奏。
范仲淹準備第二天留下文武百官,請宰相出面,到朝廷與仁宗而爭,然而,他剛到待漏院,皇帝已下詔命他出任睦州知州,根本就沒有機會給范仲淹作爲。孔道輔等也一同被貶謫。
廢了郭皇后之後,仁宗有時又會想念她,有時會用密令召郭皇后來見,郭皇后說:“若再見者,須百官立班受冊方可。(《宋史.后妃傳》)”郭皇后說如果要再見我,必須登記在冊纔可以。
當年年底,仁宗按慣例出宮到南效舉行祭祀大典,長樂宮的郭皇后突然生病,內侍閻文應帶御醫院的醫官去看病,幾天之後,郭皇后突然暴亡。史書記載:“中外疑閻文應進毒,而不得其實。”很多人都懷疑是閻文應做了手腳,因爲御醫院的頭兒是閻文應的兒子(是否親生不詳),但問題的關鍵是沒法指證,既無人證也無物證,此事只能不了了之。仁宗回宮後才知道郭皇后人死了,很悲傷,又再次追認郭氏爲皇后,“而停諡冊禮袱廟之禮”。
勉強的婚姻沒有幸福,在皇宮,若無法得到皇帝的喜歡,不好好經營生活,即使是貴爲皇后,即使手中再好的牌,也依然逃避不了被廢的下場。
但聞新人來,哪聞舊人去?皇帝的後宮美人來了去去了來,誰又會記得一個逝去的郭皇后?過了好多年,又有一位張美人入宮,備受仁宗的寵愛,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