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界面新聞獲悉,國家能源局浙江監管辦公室(下稱浙江能監辦)向浙江電力交易中心發送監管意見函稱,電力交易機構未完成股份制改造的、電網企業內設機構承擔電力交易職能的,該電網企業的售電企業暫不參與市場交易。該人士稱,除國網浙江能源服務公司外,還未有其他企業因電力交易中心股份制改造問題,被取消電力交易資格。

原標題:國網下屬公司被取消電力交易資格,爲國內首例 

記者 | 席菁華

因同屬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的電力交易中心未完成股份制改造,國網浙江綜合能源服務公司(下稱國網浙江能源服務公司)暫不能參與電力交易。

界面新聞獲悉,國家能源局浙江監管辦公室(下稱浙江能監辦)向浙江電力交易中心發送監管意見函稱,電力交易機構未完成股份制改造的、電網企業內設機構承擔電力交易職能的,該電網企業的售電企業暫不參與市場交易。

因上述原因,國網浙江能源服務公司不得參與浙江省四大行業電力交易第二階段雙邊協商交易。

國網浙江電力交易中心、國網浙江能源服務公司均隸屬於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前者爲電力交易機構,後者主要涉及供電、售電業務等。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爲國家電網旗下二級子公司。

界面新聞記者致電浙江能監辦,該部門相關人士稱,此次取消國網浙江能源服務公司的電力交易資格,是依法履責,根據國家能源局文件做出的決定。

上述人士表示,按照國家能源局《關於加強電力中長期交易監管的意見》文件規定,遇到相關違反市場規則的情況,浙江能監辦將依據情節輕重做出處理。

該人士稱,除國網浙江能源服務公司外,還未有其他企業因電力交易中心股份制改造問題,被取消電力交易資格。

該人士還表示,待完成國家能源局文件要求後,此類公司可恢復電力交易資格。

電力交易機構實施股份制改造,是新一輪電改的重點任務,但進展緩慢。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共成立北京、廣州2個區域性電力交易中心和32個省級電力交易中心。

2018年9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對外發布《關於推進電力交易機構規範化建設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公司和各省(區、市)要按照多元制衡的原則,對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和各省(區、市)電力交易中心進行股份制改造。

按照《通知》要求,電力交易機構的股權比例中,非電企業股比應不低於20%,鼓勵按照非電網企業資本佔股50%左右完善股權結構。

至今,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和山西、湖北、重慶、廣東等省(區、市)電力交易中心已改爲股份制公司,但仍有部分電力交易中心爲電網企業的全資子公司,尚未實現電力交易機構的相對獨立和規範運行。

《每日經濟新聞》援引資深電改觀察人士展曙光分析稱,電力交易機構進行股份制改造牽涉到各方的利益。在股份制改造中,電力交易機構各方持股比例的分配非常重要,如果國網企業的持股比例依舊過大,仍無法實現新一輪電改的初衷。

今年1月23日,浙江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等印發了《2019年度浙江省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工作方案》。

9月底,《浙江省部分行業放開中長期電力交易基本規則(試行)》頒佈實施,標誌着浙江省售電市場正式啓動。

10月,浙江省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工作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度浙江省四大行業電力交易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2019年度鋼鐵、煤炭、建材、有色四大行業參與電力交易的相關細則。

這意味着浙江售電市場開閘,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四大行業領域率先參與售電市場交易。

今年度,四大行業售電交易分兩階段展開。

第一階段爲開展發電企業平臺集中競價,10月25日啓動交易,集中競價電量規模爲180億千瓦時。第二階段爲開展雙邊協商交易,交易時段爲11月1日至12月31日。

12月5日,浙江省發改委發佈了四大行業電力交易前兩階段的成交情況。

浙江省在冊售電公司76家,開市完成四大行業交易電量206.7億千瓦時,其中第一階段共成交180億千瓦時,第二階段共成交26.7億千瓦時。總共參與交易的電廠16家,售電公司36家,批發用戶34家,零售用戶890家。

12月6日上午,界面新聞致電國網浙江能源服務公司,未能取得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