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憲宗死後,明孝宗即位,劉吉已經成了內閣首輔。明孝宗在執政初期,沿用了明憲宗時期的一些官員,比如劉吉就是其中一個。

看過電視劇《六扇門》的人,都知道,劇中的內閣首輔劉吉與齊王爭權奪利,兩人的鬥爭非常激烈。
歷史上的劉吉確實是內閣首輔,與萬安、劉珝(xǔ),被稱爲紙糊內閣。爲什麼有這個稱呼?因爲太監汪直大權在握,他們要看汪直的臉色做事。
既然劉吉只是一個傀儡,明憲宗爲什麼要用劉吉?而明孝宗爲什麼又讓劉吉辭職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那段歷史,尋找答案吧!
1、明憲宗的昏聵
我們經常說上有昏君,下有奸臣。而明憲宗就是一個昏君,他設置西廠,任命汪直爲西廠提督,掌管西廠的事務,汪直統領西廠不是問題,問題是汪直是個狡猾之徒。
他爲了能夠得到明憲宗的信任,祕密去偵察宮中的妖術,然後報告給明憲宗,因此得到明憲宗的信任。
另外,汪直曾經侍奉過最得寵的萬貴妃,他與萬貴妃勾結,敗壞朝綱。而明憲宗由於喜愛萬貴妃,也對他們的不法行爲,聽之任之。
明憲宗對朝政不上心,一味寵信萬貴妃,只聽她的一面之詞,國事都交給汪直來處理。朝中大臣們無能爲力,而劉吉明白這個下去,毫無前途,所以他想辭官。
但明憲宗不同意劉吉辭官,還升任他爲侍讀,並參與編寫《明英宗實錄》,不久後,還被召入內閣辦事。
明憲宗爲什麼要這麼做呢?劉吉是在明英宗時期,中的進士,後進入翰林院學習,由於成績優異,成爲了編修,併爲當時還是太子的明憲宗講經。
所以明憲宗其實是想啓用身邊的人,劉吉也因此升了官。
2、劉吉的弄權
明憲宗死後,明孝宗即位,劉吉已經成了內閣首輔。但劉吉是個小人,御史們紛紛彈劾他。爲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劉吉用手中的權力,排除異己,將彈劾他的官員驅逐出朝廷。
有些被貶到邊遠地區,有的甚至貶官。這使朝中大臣都不敢再彈劾劉吉。
在明孝宗面前,劉吉很會討好賣乖,拍馬溜鬚,比如皇上恭儉仁明,勤求治理,還請求明孝宗做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
在明孝宗時期,劉吉權勢熏天。他假惺惺地請求明孝宗做一個好皇帝,而自己卻不是一個好大臣。他一面玩弄權術,一面矇蔽明孝宗。
俗話說,出來混總要還的。他玩弄權術的同時,也給自己埋下了隱患。
3、明孝宗的清明
明孝宗不像他父親那樣糊塗昏聵,即位後,勤於政事、寬厚仁慈、重視司法、任用賢人、抑制官宦、提倡節儉、與民休息,開創了弘治中興。
明孝宗在執政初期,沿用了明憲宗時期的一些官員,比如劉吉就是其中一個。劉吉辦事能力還不錯,所以當有人彈劾劉吉時,明憲宗並沒有立刻治他的罪。
但是明憲宗也沒有完全放任劉吉,他也在暗中觀察劉吉。而劉吉沒有覺察這些,膽子越來越大。幾年後明憲宗找了一個藉口,罷免了他的官職。
說起來,這個藉口也不是什麼大事。有一次,明孝宗想封賞張皇后的弟弟,要劉吉草擬誥命,劉吉卻說應該先封賞周太后,王太后家的子弟。
這觸怒了明孝宗,說他違命,於是派人到他家,暗示要他退休。劉吉不得已,只好上書請辭,明孝宗立馬批准了,第二年劉吉就在老家病逝了。
也許大家會覺得奇怪,就爲這麼點事,明孝宗就大動干戈,值得嗎?其實,這正是明孝宗厲害的地方。
劉吉以前弄權,排除異己,應該說這些事都是大事,但明孝宗卻沒有動他,因爲明孝宗沒有十足的證據,不能直接處決劉吉。
可是在封賞外戚這件事上,劉吉是直接違抗命令,明憲宗就有了直接證據,藉此機會罷免劉吉是合情合理的。明憲宗還很仁慈,只是要劉吉退休,不是直接罷黜,算是給他留了一點面子。
明憲宗糊塗昏聵,劉吉耍小聰明與汪直勾結,玩弄權術,瞞上欺下,隻手遮天。可是這些手段到了明孝宗時期,就不管用了,最後是灰頭土臉的離開了。
確切地說,劉吉是一個投機分子,他以爲侍奉好了皇帝,就能坐穩自己的位置。然而,高官厚祿,卻沒有讓他懂得恪盡職守的道理。
投機取巧的事情,只能讓人一時得意,不可能讓人一世得意。劉吉所作的一切,皇帝和其他人都看在眼裏,最終天怒人怨,讓他得到了懲罰。
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從劉吉身上,我們可以總結一個道理:靠拍馬溜鬚、瞞上欺下得來的一切,猶如過眼雲煙是不長久的;唯有靠真才實學,盡忠職守,獲得他人的認可,纔是一輩子的財富。
如果我們希望人類文明更加發達,希望生活環境越來越好,就應該每一個人都秉承公正之心,勤勉努力,做好自己,做好本職工作。
參考文獻:
《明史·列傳五十六》
《明史·憲宗本紀/孝宗本紀》
肖邦:喜歡中國歷史,對歷史人物、事件有獨到見解。希望通過文字還原歷史的真相,揭開歷史中鮮爲人知的祕密。瞭解歷史,掌握現在,擁有生活的智慧。
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鏈接:
《錦衣之下》中袁今夏爺爺的原型夏言,歷史上他確實是被嚴嵩所害
爲什麼一個科舉失敗的人,卻備受帝王青睞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