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值得一提的是,她是在歌剧《白毛女》上演之后才被救出的“喜儿”。由此可以得出,歌剧中的喜儿这一角色灵感不是来源于罗昌秀,而是来源于流传在晋察冀一带“白毛仙姑”的传说。

想必大家都看过电影《白毛女》吧?剧中的女主角喜儿是由著名的电影演员田华扮演的。

(田华扮演的喜儿)

其实《白毛女》最早是以歌剧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剧中喜儿以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出场,她是雇农杨白劳的女儿。

由于父亲欠下了黄世仁的高利贷,在年关临近时,黄世仁逼债逼死了杨白劳,最后黄世仁把喜儿霸占抵债。

从此喜儿成了被伤害被侮辱的女孩。她为了反抗,只身逃进了深山,常年住在不见阳光的山洞里。

时间一长,喜儿的满头黑发逐渐变白,为了活命,她经常吃庙中的贡品,人们称其为“白毛仙姑”。

到后来解放军进入深山救出了喜儿,喜儿重见天日。

歌剧的主题是: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

歌剧白毛女

这部歌剧是抗战即将胜利时创作的,起到了鼓舞了人心的作用。

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白毛女》这个故事是道听途说还是纯属虚构呢?

我可以告诉大家,《白毛女》是根据传说与真实人物结合创作出来的故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1944年5月,抗日即将胜利前夕,当时《晋察冀日报》记者李满天给时任鲁艺文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周扬写了一封信。

信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1940年期间,河北省阜平县易家庄一带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

据说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人们为了供奉白毛仙姑,仙洞前种香火不断。

《白毛女》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这个传说。

有了这个故事的架构,周扬想到了用歌剧的形式展现在人民面前。

民间小调在北方有丰厚的群众基础,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周扬就把这个传说讲给了鲁艺学院的创作者们。

其实歌剧《白毛女》是延安鲁艺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作品。是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的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作品成型后,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和修改,到1945年,最初的歌剧白毛女在延安边区演出,随后引起了轰动。据说在演出时,有一个战士对黄世仁恨之入骨,竟然忘记这是在演戏,端枪就向黄世仁射去,幸亏旁边的战士机灵,把他的枪托了一下,演黄世仁的演员逃过了一劫。从这以后,战士看戏一律不许带枪,由此可见这部作品的真实性。

同年4月,作为中国共产党第7次全国代表大会演出,受到毛主席的表扬。后在解放区各地陆续上演,广受人民群众和战士的欢迎。

历史上确实有喜儿这样的原型,不过是在创作《白毛女》之后发生的。

比如四川的罗昌秀,人们称她为喜儿的原型,她为了躲避地主的迫害,在山林里生活了11年,后来于1945年被解放军救出。

值得一提的是,她是在歌剧《白毛女》上演之后才被救出的“喜儿”。由此可以得出,歌剧中的喜儿这一角色灵感不是来源于罗昌秀,而是来源于流传在晋察冀一带“白毛仙姑”的传说。

文/秉烛读夏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