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果然,蔣校長話音剛落,胡璉就在東山島戰役中遭遇了慘敗:一萬人的進攻部隊,最後回去的還不到七千,而且寸土未得。因爲他的輕敵和不肯上前線,最終,東山島戰役中,胡璉被葉飛打得措手不及。

大家好,我們的大橙橙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因爲胡璉這可怕的“狐性”,雙堆集戰役中,胡璉逃跑;南麻戰役,在我軍已經數次“獵狐”行動中,胡璉及其整十一師每次都僥倖逃脫了。但胡璉雖有“狐性”,卻終究是個凡人,是凡人就必定有弱點,有意思的是,他的弱點是由優點轉變而來,他的弱點就是因爲他太強了。而一旦“強”前加個“太”字,那無疑就有變成弱點的可能了。
胡璉終因太強而“輕敵”了,胡璉爲什麼會輕敵呢,這事還得先從1949年的一場戰役說起。1949年7月,華東野戰軍葉飛兵團負責進攻金門島,而島上守軍正是粟裕的宿敵胡璉。戰前,粟裕曾多次警告葉飛:“胡璉不同於其他飯桶,你可要小心着點兒!”葉飛不以爲然,覺得全國都被打下了,一個小小的金門又算得了什麼呢?於是,他便組織了9000人的作戰部隊,開始強攻金門島。對於胡璉而言,這簡直就是打臉行爲。雖然他進攻戰很菜,可好歹也是防守小王子啊,派9000人強攻金門島,這不是送經驗嗎?結果顯而易見,我軍就地登島作戰雖然勇猛,仍舊損失慘重;更悲劇的是,因爲天氣原因,撤回的船隻也被全殲沉沒。胡璉方在金門島戰役勝利之後,他獲得了全新稱號:金門王。也是從這個大勝後,早在抗戰中屢獲奇功的胡璉便開始對葉飛小覷,畢竟一個身經百戰的將領,多半不會把手下敗將看在眼裏。
1953年7月16日,作爲金門防衛司令的胡璉率1萬多國軍進攻福建東山島,這也是國民黨最後一次反攻大陸的軍事作戰行動。在這場攻堅戰中,胡璉的對手就是昔日手下敗將葉飛。攻堅戰雖不是胡璉的強項,但因爲對手是小葉飛,胡璉還是沒太當回事。臨戰時,他甚至一直不肯上前線指揮。將帥不上前線,這是兵家大忌,但他胡璉就是這麼幹的。也難怪胡璉會如此,畢竟,在實力對比上,雙方將領差得確實有點遠。胡璉和葉飛再次對戰時,胡璉的等級在國軍將領裏,至少已經是top10的存在了,而葉飛仍然在一線打怪升級。但葉飛顯然並不是喫素的,作爲粟裕將軍的手下,他也算是胡璉的老對手了,因而,對於胡璉這隻老狐狸的秉性,他其實非常熟悉。
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看別人,也不要高看自己,胡璉顯然忘記了這句古訓。因爲他的輕敵和不肯上前線,最終,東山島戰役中,胡璉被葉飛打得措手不及。1953年7月中旬,一直守在電話旁的蔣校長正焦急地等待着東山島前線的戰況。隨着戰鬥的深入,蔣校長越來越急躁。最後,他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暴怒,破口大罵:“娘希匹的,胡璉簡直就是個廢物!壞了我的大事,反攻無望矣!”果然,蔣校長話音剛落,胡璉就在東山島戰役中遭遇了慘敗:一萬人的進攻部隊,最後回去的還不到七千,而且寸土未得。這樣的戰績,也怪不得蔣校長狗急跳牆的大罵。
此戰過後,國軍反攻大陸的美夢徹底化爲泡影,只能退守金門,與大陸展開十幾年的炮轟金門遊戲。這場戰役的國軍最好指揮官“西北王”胡璉,也被徹底拉下了神壇。人往往都並非死於谷底,而恰恰死於強盛時,所謂盛極而衰大抵如此。說到底,胡璉這隻野狐狸,最終敗給了自己。好在這場慘戰中,胡璉這隻九尾狐依舊逃脫了。
1964年胡璉“出使”南越,歷時8年。回臺後受聘爲“總統府戰略顧問”,晉級陸軍一級上將。有意思的是,胡璉竟在1974年申請附讀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治宋史及近現代史,並著有《泛述古寧頭之戰》、《金門依舊》等。也就是說,晚年的胡璉竟然棄武從文了,而且還幹得相當不錯。胡璉最終於1977年病逝於臺北,終年70歲,也算得了善終。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