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剛作爲下一屆大賽承辦單位作表態性發言,他說,皖南醫學院2014年曾經承辦過第三屆蕪湖市大學生專利創業創新大賽,對此賽事的舉辦有一定的經驗,後期會跟蕪湖市相關部門和駐蕪各高校共同努力,辦好第九屆蕪湖市大學生專利創業創新大賽,以期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爲不斷提升大學生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平臺,促成優秀作品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安徽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燚,蕪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大賽主委會主任賀東,安徽工程大學副校長費爲銀、皖南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剛等出席活動並講話。

11月30日,以“知識產權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爲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安徽)專利周活動啓動儀式在安徽工程大學舉行。安徽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燚,蕪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大賽主委會主任賀東,安徽工程大學副校長費爲銀、皖南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剛等出席活動並講話。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促進處和保護處、大賽組委會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參賽大學生、高校部分師生代表400餘人參加活動。

經過激烈的角逐,共計20件作品走進決賽現場爭奪特等獎和一等獎。選手通過介紹團隊情況、項目背景、創意來源、技術方案、創新點、專利申請授權情況、推廣應用前景,回答專家提問等環節展示作品。最終,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智能化物流終端處理系統”等5件作品榮獲特等獎,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一種移動式太陽能佈告欄”等15件作品獲得一等獎。高洪等20名教師榮獲優秀指導教師,安徽工程大學榮獲最佳組織獎、安徽師範大學等4所高校獲組織獎。大賽另設二等獎50件、三等獎100件,優秀獎100件,並現場評選出最具創意設計獎、最佳選手表現獎、最具市場價值獎。

楊燚在致辭時指出,今年是中國專利周舉辦的第13年,安徽知識產權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具體指導下,在創新質量、保護力度、運用效益、管理能力、服務質量5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提升的驕人成績。他指出,蕪湖作爲G60科創走廊的重要城市,是安徽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要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學領域、先進製造技術等方面早籌劃、早佈局、早發力,充分發揮安徽創新的先鋒隊作用。他認爲,此次專利周主題與大學生專利創新創業大賽主旨相呼應,是安徽當代青年對創新精神的實踐與發揚。他希望參賽者在大賽中取得佳績,點燃創新創業之火,實現美好安徽建設的智慧之光。

賀東代表蕪湖市委、市政府和大賽組委會致辭,他說,自2015年起,蕪湖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一直保持全省第一,蕪湖是安徽省唯一的“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國家專利權質押融資試點市,湧現了奇瑞、海螺等一批知識產權示範企業。他指出,此次專利周主題與蕪湖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高度契合,蕪湖市將在此期間開展系列活動,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爲蕪湖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他希望,參賽師生充分利用本次大賽平臺,積極參與、勇於實踐,培育創新成果,培養創新人才,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他要求,參會的市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大賽的指導服務;創新舉措,不斷擴大賽事影響和成效;對大賽產生的優秀創新成果,要幫助做好轉化對接工作,儘快產生經濟社會效益。

費爲銀作爲承辦單位發言。他在簡要介紹了本次大賽的總體情況和學校的學科專業概況之後,重點闡釋了安徽工程大學的科研和創新人才培養情況。他指出,學校作爲“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單位”,十分重視專利申報、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科技成果的轉化,深化校地、校企合作,與蕪湖市共建國際工程師學院,着力打造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示範區、產學研用一體化科技孵化基地。他表示,學校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爲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點,通過搭建學生創新創業平臺,舉辦以學科競賽、積極鼓勵學生進實驗室、進科研項目等方式多措並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將實踐與創新素質作爲學生綜合測評的一個主要模塊,達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效。

李剛作爲下一屆大賽承辦單位作表態性發言,他說,皖南醫學院2014年曾經承辦過第三屆蕪湖市大學生專利創業創新大賽,對此賽事的舉辦有一定的經驗,後期會跟蕪湖市相關部門和駐蕪各高校共同努力,辦好第九屆蕪湖市大學生專利創業創新大賽,以期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爲不斷提升大學生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平臺,促成優秀作品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活動現場,舉行第十三屆中國(安徽)專利周啓動儀式、安徽工程大學與皖南醫學院進行賽會旗幟交接儀式。

據悉,中國專利周是推動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重要落實機制,是支持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重要促進機制。自2007年以來,中國專利周始終堅持以宣傳專利知識、展示專利技術、交易專利產品、運用專利制度、開展專利保護、營造專利文化爲中心,不斷強化發展和完善知識產權市場體系意識,從而實現知識產權向現實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化的目標。

自2012年蕪湖市在全國率先舉辦大學生專利創新創業大賽以來,目前已連續舉辦了8屆,在大學生中產生了較大影響力,形成了品牌效應。本次大賽,歷時3個月,全市12所高校參加,共收到參賽作品1300餘件作品,經過形式審查、專家初評和綜合評審,最終評出270件作品獲獎。(特約通訊員:查桂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