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熱雲TrackingIO監測到的2017年至2019年的數據來看,2017年有18920款產品同時在線投放,數量達到投放產品的峯值,而從2018年和2019年年初,投放產品數量逐漸在走低,目前只有3543款在投放。

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很多影響因素,第一,今天還在資本寒冬籠罩着,很多創業型公司已經維持不下去。

第二,面臨巨大的市場震盪,像金融行業,從去年開始不斷出現暴雷現象,很多創業公司轉型去做借貸、貸超業務,但情況也並不樂觀,選擇在信息流上投放量不多。

第三,國家政策的調整,尤其是對遊戲版號限制,遊戲大廠先後在去年年底宣佈重點發展海外市場。

當然還有一些客觀因素,比如投放成本在不斷的上漲,從熱雲數據Adinsight抓取到80多家媒體上投放的產品數據來看,2018年Q4在線投放產品近6000款,2019年Q1只有4000款,同樣印證了目前廣告投放產品下降的趨勢。

在激活數據方面,今年Q1單月統計的激活數量大概是6000多萬,其中64%來源於以今日頭條、廣點通、百度、UC、愛奇藝等爲主的頭部渠道,25%是來源於中部渠道,只有11%來源於長尾渠道。因此我們今天還面臨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市場逐漸的被頭部大廠佔據,出現以頭部廣告平臺與規模大的廣告主爲主的局面,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我有關注到一些大的廠商或者中型的廠商,現在每個月合作的渠道超過50多家,每天需要跟50多家的媒體去對接合作事宜,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作量和流程。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重點關注兩點,第一是優化我們自己的買量成本。第二是根據數據進一步優化我們自己現有的合作渠道。

在廣告素材量上,如今,相同類型的產品在媒體平臺買量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比出價,另一個就是廣告素材優化,通過素材和文案來吸引用戶關注產品,提升廣告的轉化率。

控制投放成本

在去年,我們與將近一千家廣告主做了溝通,並對每位廣告主的反饋做了一個總結,其中我們在做投放拉新的時候,真正有效成本的佔比是70%,剩下30%屬於損耗性成本,浪費的資金非常高,那麼我們浪費的資金去哪裏了呢?

我們再看一個數據,從17年到現在,我們一直在關注假量作弊的現象,在與廣告主溝通過程中發現,其中假量作弊的損耗性成本佔到了80%。在17年最瘋狂的作弊現象是廣告大點擊現象,而在18年到現在,最主流的兩種作弊方式是流量劫持和機刷。

上面這個圖數據是屬於遊戲行業,客戶可以看到他每天接收的點擊數,其中在1月1日,IP作弊的點擊佔比大概有30%。激活總數將近11000個,如果我們以一天花出去500萬來算,那麼可能有150萬是被假量作弊帶走了。

假量在目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作爲投放人員,我們可以通過分析點擊到激活的合理時間值,設置IP密集離散度,分析手機電量、陀螺儀等數據,以及考慮選擇第三方數據監測平臺合作來監測假量數據。只有對數據有準確的把控,真正瞭解投放媒體的效果,瞭解有多少比例的真假量,才能預估好預算和制定投放策略。

廣告素材洞察

在廣告投放中,廣告素材優化是我們能夠提升廣告效果的有效方法。通過熱雲數據Adinsight監測到的80多家主流媒體投放產品素材數據顯示,其中應用App投放素材量Top50的素產量佔據了75%的份額,大廠的廣告素材量非常大。

在平均投放媒體數量中,排在第一的是教育App,其次是商旅出行App。

在App投放形式佔比中,單圖和大圖是應用App最主流的投放形式,比例達到86%,其次是三圖形式,佔比爲10%,單按逐月來看,三圖形式的投放量愈發減少。

在投放設備中,應用App在安卓上的投放產品高於ios,其中,金融理財與網購類App上的產品數據ios高於安卓。

目前我們監測到的海外市場素材量基本在2000萬以上,每月的更新素材量在100萬以上。通過對這些素材分析,從產品、媒體、素材等維度,篩選出優質素材找到同類產品投放素材規律,瞭解目前廣告投放趨勢,幫助我們創作出優質的廣告素材和創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