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規定實施後,對於僅擁有QFII資格的合格投資者匯入人民幣開展境內證券期貨投資,或僅擁有RQFII資格的合格投資者匯入外幣開展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的,無需重複申請新的產品或業務編碼,託管人可沿用該合格投資者原有的產品或業務編碼,按新規要求爲其開立相應的賬戶、辦理資金匯兌並進行國際收支申報。對於已經同時擁有QFII和RQFII資格的合格投資者,應在新規實施後30個工作日內指定一家託管人爲主報告人,並在指定後10個工作日內委託該主報告人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原標題:重磅新規! QFII、RQFII “限購令”取消, 看外資持股全名單)

週四(5月7日)晚間,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明確並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

圖片來自:央行官網

關注六大要點

據瞭解,相關的決定在2019年9月便已經做出,當時央行表示,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在按程序報請國務院取消相應行政許可項目,待批准後,由國務院統一對外公佈。如今相關正式落地也意味着境外機構投資者迎來在境內投資的新時代。《規定》中提到以下六點需要關注:

1、落實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簡稱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對合格投資者跨境資金匯出入和兌換實行登記管理。

2、實施本外幣一體化管理,允許合格投資者自主選擇匯入資金幣種和時機。

3、大幅簡化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收益匯出手續,取消中國註冊會計師出具的投資收益專項審計報告和稅務備案表等材料要求,改以完稅承諾函替代。

4、取消託管人數量限制,允許單家合格投資者委託多家境內託管人,並實施主報告人制度。

5、完善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風險及投資風險管理要求。

6、人民銀行、外匯局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按照當日公佈的政策問答,對於原僅擁有QFII或RQFII資格的合格投資者,默認原QFII託管人或原RQFII主報告人爲主報告人,無需重新辦理登記。如有調整的,應在調整後10個工作日內委託新的主報告人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辦理變更登記。對於已經同時擁有QFII和RQFII資格的合格投資者,應在新規實施後30個工作日內指定一家託管人爲主報告人,並在指定後10個工作日內委託該主報告人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辦理變更登記。合格投資者應協助新的主報告人做好與其他託管人之間的信息報送等銜接工作。相關登記無需到現場辦理,主報告人可選擇將登記所需材料郵寄至國家外匯管理局。

規定實施後,對於僅擁有QFII資格的合格投資者匯入人民幣開展境內證券期貨投資,或僅擁有RQFII資格的合格投資者匯入外幣開展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的,無需重複申請新的產品或業務編碼,託管人可沿用該合格投資者原有的產品或業務編碼,按新規要求爲其開立相應的賬戶、辦理資金匯兌並進行國際收支申報。對於已同時擁有QFII和RQFII資格的合格投資者,其產品或業務編碼的使用沿用原來方式。

市場有何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一家股份制銀行研究院的研究員觀點稱,QFII和RQFII額度的放開,並不代表短時間內會有大量資金湧入中國資本市場。一方面,根據去年情況,已經獲批的QFII和RQFII額度並未用盡,額度空閒了不少;另 一方面,陸股通開通後,北上資金的規模已經大幅超過了 QFII 和 RQFII, 此時放開額度的實際意義有限。

該研究員表示,雖然短期影響可能有限,但從中長期看,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意願將會不斷提高。境內 A 股市場已經處於相對低位,低估值對於長線資金具有吸引力,同時,隨着 A 股納入各類國際指數的比重不斷提高,被動投資與主動投資的需求都會持續上升。同時,境內債券市場的收益率也顯著高於歐美市場,特別是安全性高的利率債,將會繼續受到外資的青睞,當然,QFII 和 RQFII 引入的資金更多的是投資於交易所債券市場,對銀行間市場影響有限,銀行間市場的外資介入,主要是依靠債券通來實現的。

QFII持倉A股市值超1500億

近幾年來,外資通過QFII和滬深股通渠道持續加倉A股,其中QFII持有A股市值超過1500億元,陸通股最新持倉市值高達14788億元,合計持倉市值超過1.6萬億。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共計326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獲批投資額度1113.76億美元;RQFII制度已從中國香港擴大到20個國家和地區,共計262家RQFII機構獲批7587.72億元人民幣投資額度。

今年一季度,QFII機構出現在409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持有104.91億股,持倉總市值達1546.48億元。其中寧波銀行、北京銀行、美的集團持倉市值均超百億。

 

增持數量方面,今年一季度,共有269只個股獲得增持。其中*ST鹽湖、美的集團增持數量最高,分別達0.83億股、0.63億股。此外海油工程、陽光城同期增持數量均超4000萬股。

北上資金持倉A股市值近1.5萬億

實際上,自2014年滬港通開啓以來,外資主要還是通過滬深股通渠道買入A股。Wind數據顯示,截止5月6日,北上資金合計持有A股2061只,持倉市值高達14788億元,遠遠超過QFII持倉規模。

在Wind二級行業中,食品、飲料與菸草行業持倉市值超過3000億元,佔比20%,此外,耐用消費品與服裝、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資本貨物、銀行、技術硬件與設備6大行業持倉市值均超過千億。

今年以來,外資通過滬深股通渠道淨流入A股333.53億元,其中滬股通渠道淨流入23.76億元,深股通渠道淨流入309.76億元。

圖片來自:Wind金融終端滬深港通監控模塊

期間,北上資金增持A股760只,其中中國建築、平安銀行、永輝超市、保利地產、南山鋁業、紫金礦業、中國中鐵、中國化學、濰柴動力增持數量最多,均超過億股。

 

從持倉股數佔流通A股比例變動來看,有149股增持比例超過1%,其中密爾克衛、珀萊雅增持比例超過10%。

 

(Wind綜合央行、21世紀經濟報道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