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慈懷共讀小夥伴們,早上好,歡迎收聽慈懷讀書,今天開始我們一起共讀馬克.克洛普利的作品《如何才能沒有壓力》。

《如何才能沒有壓力》第一天 來自慈懷讀書 00:00 05:49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文倩朗誦

親愛的書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共讀英國心理學教授馬克·克洛普利的《如何才能沒壓力》,今天是共讀的第一天。

這本書是爲了幫助那些工作過度勞累,身體亮紅燈的人,讓他們在下班後能夠擺脫工作的束縛,放開手腳,享受人生,並仍能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保證效率,收穫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面臨着壓力,過着忙碌的生活,努力工作,爲了求得更大的回報,但也需要知道何時以及如何放鬆自己。

所以我們需要去找到工作與休閒之間那個恰當的平衡點。

首先,勿庸置疑,工作對我們很重要。

我們從工作中收穫的遠不止是薪水。

工作增強了我們的自尊心,成了我們身份的部分象徵,並讓我們有了生活的目標,很多友誼和愛情都源於工作。

工作中積極的社會交往甚至能夠改善心血管狀況,提高免疫功能。

但是,我們的身心在任何一天裏能夠承受的工作量都是有限的,較長的工作時間與一些疾病發作密切相關。

有研究顯示,在一個月中每天工作超過11個小時的男性患心臟病入院的可能性是以前的2.5倍。

由此可見,找到工作與休閒的平衡點非常重要。可惜的是,只有當我們經歷一次足以改變生活的重大事件,如健康出了問題,纔會重新思考評估人生中應該優先考慮的重要事情。

作者在研究工作壓力對人的影響時發現,員工身體健康的因素並非只有工作壓力;人們能否在下班後放松身心同樣影響着他們的健康和幸福。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工作後放松身心呢?作者提出了“恢復”的概念。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們在經歷壓力後“恢復”的速度對於預防疾病的發生具有更大影響。

工作時血壓升高並不可怕,因爲只要人們能夠在閒暇時間徹底放鬆身心便可降低血壓。

心理恢復不足,或脫離工作不夠,都會引發心血管疾病、疲勞、消極情緒、睡眠障礙等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爲了恢復,我們不僅需要與我們的工作地點保持距離,還需要在精神上遠離工作,在不工作的時候忘卻工作。

“恢復”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並不是指爲了不考慮工作而什麼都不做。

如果你因努力工作而感到身體勞累,只要什麼都不做就可以放鬆得很好。

這時,你需要讓身體活動起來,比如散步、園藝、游泳或做家務。

恢復欠佳除了對健康不利,另一個影響就是體現在工作投入上。

有一句諺語說的好,“只工作不玩耍,聰明的孩子也變傻”。

一些成功人士已經意識到,花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對於提高生產力和創造力而言與在工作中投入的時間同樣重要。

如果我們很難從工作中解脫出來,放鬆自我,我們發生認知障礙的概率就會增加,即使沒有生命危險,但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如在寫完電子郵件之前意外按下發送鍵,或在沒有檢查電子郵件內容之前便將其轉發,就很有可能使自己處於尷尬的境況,甚至可能付出昂貴的代價。

由此可見,實現工作和休閒之間的健康平衡對員工和企業雙方都有利。

僱主應該制定策略,教育、鼓勵和幫助員工從心理上擺脫工作。

下班後忘掉工作又休息充分的員工,會比那些過於操心工作、焦慮不安的員工能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來,並且感到快樂,工作起來更有效率。

 許多日本公司現在已經認識到工作過多的危害。

日本的一些組織限制了他們的員工在一年中可以加班的小時數;敦促員工離開辦公室,準時回家;有些公司甚至利用公共廣播系統在晚上的某個時間向員工宣講休息的重要性。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下班後思考工作也是正常的,我們都在某種程度上這樣做過,評判的標準取決於你如何思考工作,你有關工作的想法是否影響了健康和幸福。

如果是多管閒事、侵擾性的想法,那你最好摒棄它,並且要在自己的閒暇時間儘量徹底地擺脫工作;但如果你利用你的空閒時間來思考工作中積極的方面,與同事交流,提出比工作時更多的創意,或是找到與工作相關的任務或問題的解決辦法,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總之,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尋找到某種平衡,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關係,讓工作爲我們的生活服務,讓我們有機會去探索生命中更爲廣闊的世界,擁抱五彩斑斕的人生。

 END

因書明理,以慈懷道。慈懷共讀,每7天共讀一本經典好書,我們一起讀書,一起進步!

昨日話題

從今天開始,我們進行新一本書的共讀,大家有看過這本書嗎?

書友@萬法皆空

改變,修正自己的言行,在人生的旅途中穩步前行,很好,點贊。

今日話題

面對生活壓力和快節奏,你覺得怎樣才能平衡好工作與生活的關係呢?

和名家一同致敬經典,讓閱讀成爲生活本身

40本橫跨多個領域的經典圖書

體味經典中的真誠、愛、奮鬥、不屈和希望

汲取到經典的芳華,照亮未來之路

慈懷最新好課推薦

《致敬經典——治癒你焦慮的最好方式》

長按二維碼,瞭解更多

 ↓ ↓ ↓

溫馨提示::微信公衆號系統已經改版,好多書友說,和慈懷讀書失聯了,如果大家還想第一時間看到慈懷讀書,歡迎置頂“慈懷讀書”,我們每天在這裏等你哦!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只賣知識與美好的慈懷小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