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象電視劇《陳情令》的名字一樣,貫穿全劇的始終是那讓人深陷其中、欲罷不能的真摯情感_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用細膩的情感完成人物的塑造,推動情節的發展,引起觀衆強烈的感情共鳴,從而產生了和劇中人物一樣的“共情”。劇中人物的成長有清晰可循的情感脈絡,魏無羨由陽光少年郎成爲離經叛道的魔道祖師,藍忘機從雅正端方的世家子弟的楷模成爲了和魏無羨一條道走到黑的癡情種,聶懷桑爲報兄仇,從不諳事世、"一問三不知"的柔弱少年變成了佈下彌天大局、掌控所有人命運的幕後操控者。

國風仙俠劇《陳情令》自去年夏天開播以來,引發了全民收視狂潮,60多萬網友給出了評分,好評不斷,遠播海外,成爲國劇之首。

如今又一個夏天翩然而至,《陳情令》歷時一年熱度不減,多少人身陷陳情,難以自拔_“一見鍾情魏無羨,日久生情藍忘機”、“遲入坑,早入坑,遲早要入坑”,"我有悔,不該看陳情令,到現在還出不了坑”、“此劇有亂魄抄,慎入,清心音也治不好的那種!”

觀衆完全融入了劇情,代入了角色,給劇中人物起了各種各樣的外號_“羨三歲”魏無羨、“姑蘇醋王”藍忘機、“讀弟機”藍曦臣、“聶導”聶懷桑、“瑤妹”金光瑤、“教導主任”溫晁、“大小姐”金凌……

究竟《陳情令》有什麼魔力讓人們如此癡迷不已、意猶未盡?究其原因,無非是一個“情”字。

1.人物塑造以情動人,有清晰可循的情感脈胳

忘羨兩人惺惺相惜、生死不移的知己之情,聶明玦對弟弟聶懷桑傾力相護的兄弟之情,魏無羨對師姐亦姐亦母的依戀之情,曉星塵和宋子琛志同道合的道侶之情,江澄和魏無羨愛恨糾纏的發小之情,金子軒對江厭離內斂含蓄的愛慕之情,藍曦臣對藍忘機無微不至、春風化雨的關愛之情……

凡此種種至真至純至美的真情真義,在劇中匯成了豐沛的感情浪潮,給觀衆帶來了前所未有、激盪人心的心靈體驗和情感衝擊。

劇中人物的成長有清晰可循的情感脈絡,魏無羨由陽光少年郎成爲離經叛道的魔道祖師,藍忘機從雅正端方的世家子弟的楷模成爲了和魏無羨一條道走到黑的癡情種,聶懷桑爲報兄仇,從不諳事世、"一問三不知"的柔弱少年變成了佈下彌天大局、掌控所有人命運的幕後操控者……

所有的人物變化、情節發展,都脈胳清晰、有跡可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反派人物不扁平化,情感的生髮令人嗟嘆

劇中門派林立,人物衆多,既使是反派人物,也塑造得有血有肉,豐滿傳神,情感的生髮有理有據,讓人着實恨不起來,唯有一聲長嘆而已。

金光瑤是劇中一位充滿悲劇色彩的反派人物,做爲蘭陵金氏宗主金光善的私生子,因出身娼門而飽受歧視,在衆人一次次嘲諷打壓下,他由一位盼望得到父親承認、渴望得到親情溫暖的人,一步步走向無情、絕情。

殺父、殺兄、殺友,殺妻的他,唯獨對藍曦臣禮敬有加,尊他爲師爲友,只是因爲當初在雲深不知處聽學時,待人和煦溫暖的藍曦臣幫助身陷旁人非議的他解了一次圍,並且始終把他當成一個人來尊重看待而已。

劇中另一個可恨可悲又可憐的反派人物薛洋,心狠手辣,殺人如麻,滅常氏滿門,屠白雪觀,卻嗜糖如命愛喫甜食,童年生活的悲苦讓他對甜食產生了依賴。

曉星塵救了他,給他糖喫,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道光,最後被藍忘機殺死倒在血泊中的他,回首望去的是掌心握往的那一顆糖,這是他在人世間最後僅存的一絲溫情。

陳情令對於人性的描慕細緻入微,深入而立體,孰正孰邪、孰黑孰白,只在善惡一念之間,成長過程中愛的缺失讓人物走向上了瘋狂的復仇之路,讓人心驚的同時也讓人同情,讓人心酸。

披着仙俠外衣的《陳情令》,表達的卻是人世間最動人的情感,至真至純至美,他們無論善惡,不分黑白,都是一羣用情至深的人,感人至深,讓人念念難忘。

3. 樂器兵器亦有情,成爲人物情感的載體和延伸

笛可陳情,劍能封印、琴能問靈,刀可護主,陳情令中無論是樂器還是兵器,都和主人的性格命運緊密相連,是主人情感的真實寫照。

竹笛陳情,一曲陳情,那哀婉幽怨的笛聲又何嘗不是魏無羨真實心情的流露?

佩劍隨便,此劍有靈,它拒絕魏無羨以外的人使用它,當主人命隕不夜天后,便自動封劍。劍尤如此,人何以堪?!

摯友曉星塵身死後,宋子琛一人背起兩人的佩劍拂雪和霜華,“負霜華,行世路,一同星塵,除魔殲邪”。此時霜華已不是一柄寶劍,而成了曉星塵的精神象徵。

一品靈器大刀霸下隨着聶明玦出生入死,主人死後,聽到聶懷桑呼救,立刻飛起,刺殺蘇涉護主,既使主人身死,也在遵從着聶明玦生前的意念、保護聶懷桑。令人唏噓不已。

4. 脫離小情小愛,闡述了人間大義的家國情懷

由原著《魔道祖師》改編而成的電視劇《陳情令》,劇名的改變可說是非常成功,由魔道祖師魏無羨個人的成長經歷變成了大千世界、芸芸衆生的情感傾述,不限於個人英雄主義的闡述,敘事的格局變得更加宏大。

更值得稱道的是,劇中展示的不僅僅侷限於小情小愛的個人恩怨和錯綜複雜的宗派鬥爭,更多的是傳達了鋤奸扶弱、無愧於心的人間大義和家國情懷。

劇中魏無羨有一個很特別的技能——共情,所謂共情,就是讓自己的靈識進入當事人的身體,去感同身受對方所經歷過的一切。

正象電視劇《陳情令》的名字一樣,貫穿全劇的始終是那讓人深陷其中、欲罷不能的真摯情感_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用細膩的情感完成人物的塑造,推動情節的發展,引起觀衆強烈的感情共鳴,從而產生了和劇中人物一樣的“共情”。

我們在劇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衆生,看到了天地,這大概正是《陳情令》能持續熱度不減、感染觀衆的原因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