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2.1萬億元,同比增長9.2%,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爲14.6%,比上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但較全球平均水平高出3%,較美國高出6個百分點。降本增效,提高物流運行質量成爲現階段國內物流業發展的關鍵任務。十九大,物流納入國家優先發展的基礎設施範疇。但物流如何驅動經濟發展,對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起到何種作用?

初步測算,物流總費用佔GDP的比率每降低1個百分點,就可爲工業企業節省超過9000億元的費用,爲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超過6500億元的效益。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和《關於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成爲經濟新常態下的工作要點,主要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降稅清費、提升樞紐通道物流服務能力、發展智慧物流、推進製造業供應鏈應用創新、加快城鄉物流網絡建設、加強物流標準化建設、強化要素保障力度等。物流將從企業、產業、區域等各層面驅動經濟發展。

一、企業運營成本降低,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而物流成本是商業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國務院辦公廳文件印發後,多地相繼出臺專項方案發展現代物流,推動物流成本降低(如《浙江省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行動方案》等)。物流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創新驅動,促進社會分工及產業結構優化,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而現代物流通過物流管理活動對資源進行一體化配置,可以將物流運輸點面聯合,降低區域內物流的經營運輸成本,進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一是物流業各要素由點狀的鬆散狀態通過統一配置與管理形成固定的物流網絡之後,物流要素的利用率提高,低物流網絡資源消耗;二是現代物流業通過集中的採購、運輸、倉儲、管理等一體化、專業化、規模化服務,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採購成本,從而減少企業物流支出。在實體經濟動能轉換、降本增效、跨境貿易的過程中,物流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現代物流效率升級,驅動產業結構轉型

現代物流作爲新興的生產性服務業,其快速發展有利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具體來說,第一,現代物流通過物流網絡體系的構建和集中發展物流企業,使區域內物流業整體優勢和規模效應得到最大的發揮,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的合理化、專業化發展;第二,現代物流行業作爲近年來我國發展較快的第三產業,在某種程度上也反哺着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積極促進了區域產業結構的有效配置與優化,經濟發展理論認爲只有對區域內的各種產業結構進行不斷的優化,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的持續增長,通過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不斷的優化,完成產業結構演變。作爲幾乎覆蓋了所有產業、牽連範圍廣的特殊產業,現代物流的發展與不斷完善也必然會加速區域經濟內的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優化。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必將給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帶來前向、後向和旁側效應。

尤其在經濟新常態下,物流領域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集成創新蓬勃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將成爲我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以多種形式的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促進物流與製造、商貿、金融等的互動融合。如新零售下的新物流,通過物流全要素、全流程、全場景的重構,不僅僅是新零售的高速公路,更引發了產業生產方式升級、流通渠道改造、業態結構重塑、線上線下融合、商業生態重建等。

三、區域物流成本領先,塑造區域競爭優勢

物流作爲是國家優先發展的基礎設施,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高速公路,而現代物流的高速發展將爲區域發展戰略帶來物流成本領先優勢,提升區域經濟的戰略發展競爭力。此外,物流本身作爲第三產業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新發展也將爲區域搶佔物流產業鏈制高點,發展物流金融、商業保理等高端業態奠定基礎。

招商引資作爲經濟工作的主戰場,是加大有效投入的重要途徑,而地區物流成本的差異則是是否能成功吸引重大項目落地的重要因素。尤其作爲成都等內部城市,缺乏港口等交通優勢的前提下,物流成本的差異更爲突出。驅動現代物流發展,保持物流成本領先優勢,即是塑造區域競爭力,尤其是重大項目落地成都的重要一環。當現代物流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步伐相一致甚至先於經濟發展時,區域內的企業可以與現代物流形成一個長期的合作關係,實現現代物流與區域經濟的良性循環,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物流業作爲融合運輸、倉儲、加工、包裝、配送、貨代、信息等產業的複合型服務業,產業實力的提升將直接增加國民經濟體量,同時作爲支撐性產業將爲區域內的產業帶來溢出效應。

一是通過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助力實體經濟動能轉換、降本增效;二是提高物流效率,驅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三是帶來區域物流成本領先優勢,提升區域經濟的戰略發展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