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写作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目的之一,读写能力也被视作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可如今学生在学习上已经抽不出足够多的时间来阅读和写作;一场又一场的考试复习、令人眼花缭乱的辅导班,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他们的阅读时间,而在语文愈发凸显“第一学科”的当下,学生其阅读和写作上的时间却是日益减少,这应该引起我们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视。


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由汪峰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联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合作完成的《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首次公开。

图源中国新青年


据悉,该份调研报告是王教授等人通过对京、沪、冀、皖等30余个省、直辖市地区数万份调查问卷分析整理而成,其中最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在这份中小学读写现状调查中,显示有近七成的中小学生每日阅读时间不足1个小时,而只有百分之五的中小学生每日阅读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且其中大部分受访者都是处于小学阶段,而年级越往上,学生的每日阅读时间则越少。

图源中国新青年


此报告一出,很多媒体的标题都是“中小学读写现状调查:近七成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低于1小时“,其下评论是出现了“05”后学生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其实要想反驳这种观点并不困难,在这份《报告》中,有近九成的中小学生表示自己读课外阅读感兴趣,并且很多学生也有自己买书的习惯,有阅读兴趣,也有可供阅读的读物,那为什么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足1个小时?


就如我开头所言,学生们的阅读时间已经被各种辅导班、学习班以及考试压榨到所剩无几,尽管大文豪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道:“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可是倘若你的时间每分每秒都被用到了家长们视更为重要的事情上,那么其实学生们可选择的阅读时间真的非常少——学校辅导班连轴转,学校课堂考试轮番来,在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下,没有谁能逃过时间重压,除非你在读上学习上是一个天赋型选手。


因此,当种种数据显示和证明新一代的中小学生不喜欢阅读时,我们不妨深思一下是否给了他们阅读的时间?千万不要给了他们堆积着如山的作业和连轴转的课程安排,再质问他们为什么阅读时间这么少,是不是因为不喜欢阅读。

而仅从阅读时间不足一小时就来认定中小学生特别是“05后”学生一代不如一代的言论,也可以休矣!

尽管这份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并不能代表国内中小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一些问题,这一点需要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多方的重视,而笔者认为其中家长对于孩子阅读的影响是最大的,我们应该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孩子阅读——提供读物和阅读时间,并维持孩子们的阅读环境。

阅读和写作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目的之一,读写能力也被视作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既然阅读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阅读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