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五十六讲:这四人是三国时的笑话,武艺低脾气大还看不起关羽,个个结局凄凉。

三国时期的历史波澜壮阔,尤其经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后变得家喻户晓。三国时代的历史纵然壮观,然而也离不开当时名将们的点缀。乱世出英雄,三国多名将。蜀国名将关羽因为武艺绝伦又义薄云天而深受人们推崇。不过关二爷也有些小缺点:脾气不好又过于自傲。其实客观评价,关羽的自傲源于自己的超群武艺与军事韬略,他的骄傲也是有资本的。但是三国时期有这么四个人简直就是当时的笑话,他们不但武艺低而且还脾气大,都看不起关羽,最后个个结局凄凉。

心高气傲的关羽

袁术看不起关羽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五回中,袁术老板是第一个看不起关羽的人。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华雄打得众诸侯不敢吭声,然后满腔热血的关羽看不过眼就主动请战,结果袁术不但不高兴反而气得要把关羽轰出去。本来关羽主动出战是为了帮诸侯们的解决难题,应该是值得鼓励与奖励的行为,然而袁术却以关羽“是个小卒,欺众人账下无人”为由而大发雷霆。袁术的言下之意很明显:你个无名小卒不配请战立功。

武艺超群的关羽

不过当时袁术看不起关羽,敢发脾气也是有原因的。在十八路诸侯之中,能够在众诸侯面前有发言权的人不过就是袁绍、曹操、公孙瓒、孙坚与袁术这几个人了。谁的势力大,谁就在人面前有底气,这就是袁术能够在诸侯面前有发言权的重要原因,也是袁术敢自大的重要原因。当时袁术是南阳太守,手下兵精粮足,势力不小,加上他本人就不是一个低调人,所以他才敢目空一切,后来袁术敢称帝就是最好的证明。

南阳太守袁术

当自大的“地方土豪”南阳太守袁术看到一个无名小卒敢出来“说大话”,臭要面子的他自然会觉得有种被侮辱了的感觉,加上他哥袁绍又是盟主,自然会牛气哄哄地要把关羽给轰出去。只不过此时的袁术完全沉浸在个人的感情与死要面子之中,根本没有以大局为重的理念。然而袁术自己的武艺也不咋地,至少在《三国演义》中看不出来他有多么的英勇。面对一个华雄,袁术吓得不知所措,也不敢亲自前去抵挡。看看别人公孙瓒明知打不过吕布却还敢上前挑战,可见两人的差距。武艺低又脾气大的袁术在称帝后就在一片讨伐声中灭亡了。结局可谓非常凄凉。

袁术手下大将纪灵

荀正看不起关羽

袁术看不起关羽,袁术至少还有一阵诸侯的“地方土豪”身份,也算有点资本才敢看不起人。在《三国演义》第十四回中,荀正又是一位看不起关羽的人。荀正接不了关羽一招,自然就没有过人的武艺;同时荀正也只是纪灵的副将,就没有显赫的身份。可是没有任何资本的荀正还是看不起关羽。当时刘备逢皇帝的命令前去讨伐袁术,袁术派纪灵去抵挡刘备的进攻。两军对阵后,纪灵与关羽打了三十回合,纪灵就找借口不敢出来了,并让副将荀正去战关羽。

也许荀正没有听过关羽战吕布的事迹,也许荀正压根就看不起关羽,他竟然称呼关羽为“没有名气的下将”。然而两人一交手就显露出来了实力的差距,关羽一回合就刀斩荀正。荀正武艺低,脾气大,结果接不了关羽一招就壮烈“牺牲”,结局相当凄凉。

关羽的大哥刘备

秦琪看不起关羽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七中,秦琪是夏侯惇的部将,武艺堪比荀正,脾气比荀正还大。为了去河北寻找大哥刘备,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从曹操的许昌去袁绍的河北,需要乘船渡河才能到达。关羽来到黄河渡口想要乘船过河,可是渡口守将秦琪却表示关羽没有通关文碟不让其过河。秦琪自觉得武艺不错,并且还笑话关羽只能杀些无名将领。关羽说了句:“你难道还会比颜良、文丑厉害吗?”脾气不好的秦琪大怒,骑马直奔关羽,结果一回合后秦琪就被关羽刀斩于地。

长沙王牌大将黄忠

杨龄看不起关羽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中,长沙太守韩玄手下校尉杨龄也看不起关羽。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计划趁机占领荆州地区。刘备派关羽去攻打长沙。长沙方知道关羽前来的消息后,杨龄主动请战,并且表示可以活捉关羽。韩玄信以为真,还真的派杨龄前去抵挡关羽的进攻。太过自信的杨龄立功心切,他骑着马奔袭了五十里路,看到关羽后又主动跑到两军阵前骂战。杨龄过分狂妄的举动气坏了关羽,关羽一上去只用了两回合就刀斩杨龄。杨龄武艺低,脾气大,与秦琪有得一拼。

袁术、荀正、秦琪、杨龄这四人就是三国时期的笑话,武艺低还脾气大,个个看不起关羽,最后结局凄凉。

(资料来源于《三国演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