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此,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專家白春學教授解釋,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見症狀確實有咳嗽、發燒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光是新冠肺炎可以引起咳嗽,常見感冒也可以引起咳嗽,隨着疫情趨於平穩,反而是一般咳嗽要引起重視的,“可能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是普通感冒,還不排除還有流行性感冒,這些都可以引起咳嗽。爲完成這個功能,我們自然就要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此時,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因素就可能被吸到肺裏,好在進化的過程中我們形成了一套防禦機制,當有害物質被吸入後,人體分泌一定粘液,到一定程度後,形成的痰液會隨着被咳到體外而排出,所以,這是一種保護性機制。

咳咳咳,一到季節變化,有些上呼吸道敏感者容易咳嗽不止,當下疫情期間,咳嗽也令不少人聞之色變——是不是新冠?

對此,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專家白春學教授解釋,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見症狀確實有咳嗽、發燒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光是新冠肺炎可以引起咳嗽,常見感冒也可以引起咳嗽,隨着疫情趨於平穩,反而是一般咳嗽要引起重視的,“可能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是普通感冒,還不排除還有流行性感冒,這些都可以引起咳嗽。”

白春學教授分析,咳嗽也是自我保護的機制,不一定是壞事。從呱呱墜地那一刻開始,兩個肺一張開,外界的氣體就要進到我們的肺,保證新陳代謝。爲完成這個功能,我們自然就要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此時,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因素就可能被吸到肺裏,好在進化的過程中我們形成了一套防禦機制,當有害物質被吸入後,人體分泌一定粘液,到一定程度後,形成的痰液會隨着被咳到體外而排出,所以,這是一種保護性機制。

問題是,當這種自我保護機制不足以排出有害物質時,就需要藥物的幫助。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止咳藥品,白教授分析,市場上止咳藥的越來越多,還是要科學選擇。

“就我的經驗來講,你能搞清楚咳嗽的原因是最好的。比如最常見的感冒後急性咳嗽,不但要止咳,還要化痰。”白春學解釋,“止咳的作用是不讓病人咳得太疲勞了,化痰的作用是讓漿液腺適當分泌,這樣病人的粘液就不會太粘稠,就可以輕鬆地被咳到體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右美沙芬作爲常見鎮咳成分,效果不錯,和同樣是中樞鎮咳類藥物的可待因相比,沒有成癮性,臨牀應用很廣。化痰成分中,愈創木酚甘油醚的效果較好。我們臨牀用的比較多的,像是艾舒,就既有止咳作用也有化痰作用。最後是咳嗽也止住了,痰也不多了,病人工作學習生活都不影響了,很快就恢復正常的生活了,甚至病理生理基礎也都很快的痊癒了,就達到我們的目的了。”

他補充說到,止咳化痰藥是一個輔助用藥,症狀消失,就可以停藥。而且選藥要注意成分,仔細閱讀用藥說明書,瞭解禁忌事項和注意事項。孕婦、老人、以及患有消化性潰瘍患者以及高血壓患者等特殊人羣用藥更要格外注意。

爲更好、更快地普及咳嗽診療水平。國際呼吸雜誌編委會和中國非公立醫療協會物聯網醫療專業委員會組織國內部分咳嗽診治和物聯網醫學方面專家撰寫了“咳嗽物聯網醫學分級診療中國專家共識”。白春學教授談到,從這次新冠防治得到啓發,要讓很多社區醫生,青年醫生很快掌握診療要點,需要藉助科技力量,他正着力推進一個智慧大健康網(IHClub),就是希望藉助人工智能,百倍千倍地放大專家和醫生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分級診療水平。


作者:唐聞佳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許琦敏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受訪者供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