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这一考古发现却令人费解:一,史书上没有记载中国官方与罗马有过实际交流,这些中国人又如何跨越千山万水来到罗马帝国的。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赞同这一推测,认为罗马帝国是一个奴隶贸易空前繁盛的帝国,而2世纪到4世纪,中国正处于内乱时期,大量中国人沦为奴隶,由此被转卖到了罗马帝国。

2016年,在伦敦的一座墓地中,英国考古专家挖出2具东亚人种遗骸,大约于公元2世纪到4世纪埋葬,距今1700余年。经过DNA和骨骼鉴定,伦敦博物馆人类骨骼馆的馆长丽贝卡·雷德芬博士认为,这两具极有可能起源于中国地区。

这一发现震动国际学术界,因为在古罗马遗址中(英国当时是罗马帝国的不列颠行省),这是第二次挖出中国遗骸,上一次的发现,是在意大利的Vagnari地区。

然而,这一考古发现却令人费解:一,史书上没有记载中国官方与罗马有过实际交流,这些中国人又如何跨越千山万水来到罗马帝国的?二,他们到罗马帝国做什么?

东汉时期,班超投笔从戎,率领36人在31年时间内,收复了55个西域小国,重新打通陆上丝绸之路。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命令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甘英一路西行,成功到达波斯湾地区,成为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但对于甘英出使大秦,安息帝国(波斯历史上的帝国)却感到恐慌,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阻止汉朝与大秦直接通商,损害安息帝国利益,二是安息帝国与大秦正在交战,防止大秦和大汉串通。所以,安息帝国编造了一个谎言,阻止甘英出访大秦:

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一二岁者,故入海皆赉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

安息国王一口咬定到罗马必须渡海,正常出海要坐三年船且有各种危险,于是甘英听罢放弃西行。

这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唯一一次中国人出访罗马帝国,但最终却半途而废。如果成功出访罗马帝国,或许中国历史也会因此而改变,当然这是后话了。

既然汉朝和罗马帝国没有建立实际的联系,那么英国墓地中的中国人尸骨,究竟从何而来,到罗马帝国做什么?

《泰晤士报》称,这是一座普通的墓地,埋葬的都是古罗马时期的平民,他们曾经生活在贫穷和脏乱的泰晤士河畔。

显然,这肯定不是官方使者,而是民间交流。那么,这究竟是什么一种交流呢?上述丽贝卡·雷德芬博士给出了一个猜测:罗马的中国奴隶!

这两位中国人应当是罗马人的奴隶......因为那个时代在印度、中国和罗马之间存在奴隶交易活动。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赞同这一推测,认为罗马帝国是一个奴隶贸易空前繁盛的帝国,而2世纪到4世纪,中国正处于内乱时期,大量中国人沦为奴隶,由此被转卖到了罗马帝国。

难道这两个中国人到伦敦,是以奴隶身份去的?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即以商人身份前往大秦贸易。甘英不敢渡海,不代表中国商人不敢,通过丝绸之路,一路西行最终达到伦敦。当时,罗马帝国扩张到西欧和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区,蕴含着财富和机会,自然会吸引周边商人前往交易,而中国商人来到伦敦寻找机会也就不稀奇了。

中国商人的胆量一直很大,比如明朝时期,就有中国商人穿越茫茫太平洋前往美洲的墨西哥。至于唐朝之前的中国人,胆量一直惊人,班超、王玄策就是典型,中国商人自然不会落后。

今年8月,英国考古发现就佐证了这一推测。在英国伯克郡的一个村庄里,考古专家出土了一个刻有中国汉字的石块(见下图),距今已有1600余年。在那个年代,懂得书写汉字的中国人,几乎不可能是一个奴隶,而更可能是商人。

总而言之,英国的这些考古发现,改写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史,早在1600年前,中国与罗马的民间交流超乎想象,而不是原本以为的“老死不相往来”。这些考古发现再度证实张骞的伟大,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改变欧亚大陆历史的力度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