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10月24日至11月5日,國家統計局第7統計督察組對山西省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情況開展了統計督察。擔任統計督察組組長的是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以及4位副局長,每人督察兩個地方,寧吉喆督察的省份是吉林和山西。

原標題:全國首次啓動的大督察,開始公佈結果了

來源:北京青年報

撰文 |  餘暉

去年開啓的一項督察已經開始陸續反饋。

5月7日,國家統計局向山西省反饋了統計督察意見,此舉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

政知君注意到,出席這場反饋會議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他也是“國家統計局第7統計督察組組長”。

山西方面,省委書記樓陽生,省長林武,省委常委、副省長鬍玉亭悉數在場。

發現問題線索  提交給省委省政府

這場全國首次啓動的大督察,始於去年10月底。

2019年10月24日至11月5日,國家統計局第7統計督察組對山西省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情況開展了統計督察。

山西是公開報道中,首個被反饋的省份。

在反饋會議現場,督察組反饋了山西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提出了幾點意見建議。反饋的問題包括:

推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計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不夠深入;

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體系尚不健全;

統計立法工作滯後,對統計法治工作的監督“缺位”;

統計違紀違法行爲在一些地方、部門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據當地媒體透露,這次督察還發現了問題線索,且已移交山西省委、省政府依紀依法處理。

督察組建議,切實推動統計違紀違法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問責追責到位。“認真做好統計督察中發現的統計違紀違法問題的查處,確保整改徹底、措施精準、成效明顯。”

樓陽生說,堅決扛起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政治責任。“以有力措施和嚴格標準抓好整改落實,對統計違紀違法單位和責任人要依法依規依紀嚴肅問責”。

政知君注意到,整改情況要在3個月內,向國家統計局反饋,並向社會公開。

劍指統計數據“注水”

在不少人看來,統計督察,劍指統計數據“注水”。

2016年10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上,通過了一個重要文件——《關於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的意見》。

深改組會議提到,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根本出路在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

“依紀依法懲處弄虛作假,確保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獨立調查、獨立報告、獨立監督職權不受侵犯,確保各類重大統計數據造假案件得到及時有效查處,確保統計資料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深改組會議兩個月後,寧吉喆在《人民日報》發文,坦陳“當前,一些地方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時有發生,違反統計法律法規,違背黨的思想路線,觸犯黨的紀律底線”。

2017年1月,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在遼寧人民會堂開幕。

時任遼寧省長陳求發首次對外確認,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數據造假的問題,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導致經濟數據被注入水分。

2011年至2014年,當時的遼寧省委書記是王珉。2016年3月,王珉被查。

遼寧在去年迎來的是國家統計局第八統計督察組,組長是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鮮祖德。

在當時的對接溝通工作會,遼寧省委書記陳求發說:

“遼寧將把統計督察作爲深入查擺問題、改進統計工作的有利契機,自覺接受督察,實事求是向督察組彙報工作,對督察組指出的問題,將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在遼寧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九個省份、兩個國務院部門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授權,國家統計局組成11個統計督察組,在2019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開展第一輪統計督察,分別到9個省、自治區和2個國務院部門督察。

政知君觀察發現,這9個省份分別是吉林、寧夏、四川、雲南、安徽、江蘇、山西、遼寧和河南。兩個國務院部門是交通運輸部和文化旅遊部。

國家統計局稱,此舉是要“切實保證統計數據質量,爲真實準確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提供統計保障。”

從架構上來看,這輪督察,國家統計局領導全員出動。

擔任統計督察組組長的是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以及4位副局長,每人督察兩個地方,寧吉喆督察的省份是吉林和山西。此外,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也掛帥去了安徽。

如今,半年已過,這輪督察發現了什麼問題?接下來,相信還會有更多的消息。

資料 | 國家統計局官網   新華社  人民網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