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降溫了,路上的行人都加緊了腳步。而這樣的冷風中,卻有位70多歲的奶奶堅持了一個小時,只爲等待失主,奶奶的舉動讓這個冬天也溫暖了起來。

近日,杭州一位頭髮花白的賣花奶奶在杭州黃龍體育中心附近撿到了一個手提包,包裏有現金一萬多元,還有身份證、醫保本、十多張銀行卡等重要證件。

據老人說前一天晚上撿到手提包,看到包裏有很多現金和證件。奶奶怕失主着急,就一邊賣花一邊守着,結果左等右等也不見失主來,因爲時間很晚了,加上年紀比較大不方便走遠,只好先把包帶回了家。所以第二天一早,她在女兒的陪伴下,到玉泉派出所,拜託民警找失主。

民警根據證件信息聯繫到主人,主人表示自己很快就到,並再三請求民警留住老人,希望能當面感謝。民警在聊天的過程中瞭解到,其實奶奶家裏條件並不好,所以纔會這個年紀還在賣花。還跟奶奶開玩笑說,幸好是你撿到了呢,要換個人可能這錢就沒了。

老奶奶很認真地說:“再窮也不能貪別人的東西。” 隨後趕到的失主對奶奶表示萬分感謝,並在民警的見證下拿回了自己包。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良好道德風尚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環境下,賣花奶奶拾金不昧的精神充分展現了她高尚的情操和樸實的精神面貌,爲所有人樹立了榜樣,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我們在感動和學習的同時,也應該向我們的孩子傳遞這種正能量,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避免孩子走上歪路。價值觀的樹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小就認真培養,但要培養孩子良好正確的價值觀並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我們作爲家長又該怎麼做呢?

給孩子選擇適合的書籍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孩子從小的教育,都開始從小就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但是家長要注意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書籍。針對年紀小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思想、是非觀念等價值觀還在形成階段,不明確。所以作爲大人,應幫助孩子選擇或介紹那些傳達正確價值觀的書籍。等孩子稍大一些,有了一定的辨別能力之後,大人再做一個引導。

教授時需講究方法

在教授孩子一些價值觀的時候要注意方法。直接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自然也是可以的,但更好的方法是讓孩子進行思考,然後自己得出結論,你要做的只是一個引導。

比如“你不應該撒謊”和“你覺得自己做錯了嗎?”、“你覺得怎麼做會更好?”相比較,後面的提問交流可以引發孩子對價值觀的思考和討論。激勵孩子仔細思考,他們自己得出結論後能記得更牢。

掌握榜樣的力量

孩子小的時候很少會有自主的見解,他們很容易受周邊的人的影響,往往把大人看作模範,有樣學樣。所以培養價值觀的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模仿,所以要以身作則,把要交給孩子的價值觀體現在日常生活中。而作爲家長要言行一致,不然會誤導孩子。比如,你希望孩子看書,書中怎麼怎麼有意思,那麼就要以身作則或者陪孩子一起看。如果忙,在一邊工作也是可以的。但你不能要求孩子看書,而你卻在一邊瘋狂打遊戲。

制定適當的規範

制定一些適當的規範,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要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什麼是鼓勵做的。當孩子違反規範的時候,根據情節嚴重性進行適當的懲罰;當孩子把事做得很好或做了值得表揚的事情後,進行適當的鼓勵和嘉獎。幹活、做事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做事的毅力、自信心、勤勞的好處等等,這對於孩子價值觀的形成是非常有好處的。

鼓勵孩子勇於面對挑戰

現在,社會競爭是越來越激烈,生活中的挑戰在所難免,在孩子小時候培養他們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對他們長大後,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挑戰,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備註:圖片來源齊魯晚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