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隨着國外疫情洶湧,防疫形勢依然嚴峻且不確定,羣衆聚集性體育比賽仍然是不允許舉辦的,這讓上半年的鞋服及賽事團購的銷售基本停滯。復工吧,有風險,還沒銷量,員工的工資就得全額,不能再按基本標準支付,低迷的銷售是否能承受復工的開支,並不確定。

  全球賽事的停擺給世界各地的職業乒乓人都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不僅如此,活躍在整個乒乓球產業鏈上的每一環也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變數。

  今天微信君邀請到了一位乒乓器材經銷商何山談談他在疫情之下的堅守和創新。如果你是《乒乓世界》老讀者,對何山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他在2005年至2009年曾任博乒網器材版版主,2009年至2014年任《乒乓世界》裝備版塊特約編輯。

  2014年何山在西安開了自己的器材店依山乒乓,正式踏入經銷商圈子。依山乒乓目前不算老闆還有四名員工,除了專業經營乒乓球器材,還參與贊助及供應陝西乒乓球隊部分器材。

疫情下的乒乓球現狀|一段“末梢神經”的變與痛

  年前,我通知員工正月初八(2月1日)上班,可是隨着疫情席捲全國,開業復工時間一推再推,所有的計劃和期望都被打亂了。疫情期間,乒乓器材店作爲體育產業中的一段末梢神經,也感受到了所有的變與痛。

  2月:疫情洶湧,慘淡經營

  疫情初始,封城實屬無奈之舉,也是對大家好。當時覺得最多今年過年不走親訪友,不聚會,在家多睡幾天懶覺調理一下勞累了一年的身體。然而隨着形勢的愈發緊張,兩天一次進出小區,那段時間已經忘了是星期幾,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有一種"年沒過完"的感覺。但是感覺會騙人,信用卡網商貸花唄賬單可是騙不了人的,還款日越來越近,天天支出沒有進賬,瞬間感覺自己很緊張。於是開始發朋友圈,告知老客戶兩天可以發一次快遞,要貨的可以微信聯繫。即便如此,銷售額大跌也是無法逆轉的,畢竟大家一樣出不了門,球館無法正常營業,器材消耗也就成了停滯狀態。

疫情下的乒乓球現狀|一段“末梢神經”的變與痛

  何山騎着自己的電動車,在疫情期間送貨上門。

  2月最大的障礙還在於物流也處於基本停滯的狀態,差不多隻剩下順豐和EMS等少數幾家快遞可以正常發貨,時間也無法保證。本地客戶只要上下班順路能帶的,電動車模式開啓,老闆我秒變送貨騎手,畢竟不論單子大小,多一點銷售也是好的。我租的一個倉庫還在居民樓,那時候租戶不讓進出,有人要貨取不出來,心情更加鬱悶。2月,總的來說就四個字"慘淡經營"。

  3月:復不復工,都難

  3月,是各地復工政策紛紛出臺的一個月,我們都在復不復工中間搖擺。首先要得到政府和所在地區街道辦政策允許,有相關的審批程序,接下來就是各自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了。

  與朋友圈的衆多同行交流過,疫情當中的復工,當真是進退兩難。復工吧,有風險,還沒銷量,員工的工資就得全額,不能再按基本標準支付,低迷的銷售是否能承受復工的開支,並不確定。不復工吧,在家待著不邁出這一步也不是辦法,真心無比糾結。最終,在同行基本都陸續復工的節奏下,我也跟着大家一起開門營業,暫時沒讓員工來上班。朝九晚五,可惜開門只不過換了個地方坐着,一樣沒銷量,比人在家裏沒銷量還惆悵。

  3月,春暖花開,氣溫上升,本來過完年還能賣一個月的冬季款服裝就基本沒機會賣了,要麼降價賠錢處理儘快回籠資金,要麼封箱明年冬天再說。好在乒乓器材好歹放不壞,不會變質,貶值並不算多。復工初始,大多是趕緊整理庫存,該發新品的發新品,該處理打折的處理打折,好一陣雞飛狗跳。

  4月:有希望,有陰霾

  4月,復工已是普遍現象,各地也陸續有球館偶爾對內部會員開放,室外運動場地溫度也合適運動。開始打球的人越來越多了,器材店的銷售有一些起色,銷售額明顯提升。乒乓球少兒培訓班也有部分處於半營業狀態,全盤來看,乒乓器材銷售有回暖復甦的跡象。

  但隨着國外疫情洶湧,防疫形勢依然嚴峻且不確定,羣衆聚集性體育比賽仍然是不允許舉辦的,這讓上半年的鞋服及賽事團購的銷售基本停滯。很多品牌的貨品是去年定過的期貨,積壓在經銷商倉庫是必然的後果。之後如果扛不住,必然進行新一輪的處理打折,之前可能是對斷碼款和老款進行的清倉回本,這一輪可能就是新款降價。

  估計只有等到國內生活學習工作的全面穩定、賽事及運動逐步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這個形勢才能好轉。

疫情下的乒乓球現狀|一段“末梢神經”的變與痛

  儘管銷售幾乎停滯,何山仍然相信乒乓產業的未來。

  |本文來源:2020年第5期《乒乓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