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演完一部電影,投資300萬換票房2000萬,劇情壓抑讓人喘不上氣

當拍電影成爲一種賺錢的手段,電影本身淪爲商品時,還有沒有好電影呢?爲了通過電影獲利,很多導演都會找很多流量明星來演,讓雪花們的粉絲買單,但往往事與願違。

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正好相反,它投資極少,甚至“吝嗇”到只請了一個演員就演完了整部電影,關鍵是,看似荒謬,該片卻名利雙收,口碑票房都很好。


沒錯,我要說的正是《活埋》!

豆瓣7.9的小成本神片

《活埋》上映於2010年,是一部西班牙、美國、法國一起合拍的一部懸疑片,僅僅95分鐘,卻收穫了豆瓣7.9的高評。


不僅如此,該片還獲得了西班牙含金量很高的戈雅獎的10項提名/獲獎,從編劇、導演到男主,甚至是攝影、剪輯各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肯定。


值得一說的是,該片不僅口碑極佳,票房也是槓槓滴。


當年據說是獲得了兩千萬美元的票房成績,現在看來不算高,但就它的成本僅三百萬美元來說,該片算是賺翻的。


羅德里戈·科爾特斯也憑藉該片一戰成名,獲獎獲利的同時,也讓觀衆熟悉了這樣一位小有才華的導演。

男主的扮演者瑞安·羅尼·雷諾茲曾因《假結婚》、《綠燈俠》、《死侍》系列也獲得過不少榮譽和獎項,演技非常值得肯定。


據說當初在選角上電影人們費了不少工夫,因爲電影除了主角外沒有任何配角,或者說,會說話的配角。要一個人撐起一部電影,通過演技在狹小的空間裏演出緊張和刺激,並連續在90多分鐘裏不讓觀衆感到厭煩,這真是非常難得。


而導演選擇了雷諾茲,最終的成績也沒讓他失望,當然,也沒讓觀衆失望。那麼電影到底說了個什麼故事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吧!


一部讓人看的時候會感到不適的片子

保羅是一名美國建築承包商,關於他的身份,也有人說是美國卡車司機。

他捲入到一場意外事件,在伊拉克工作時被人襲擊,等他從昏迷中醒來,卻發現自己躺在了一個棺材裏,棺材很狹小,幾乎只夠身體挪動,根本沒法做起身或其他大幅度的行爲。


他在狹小的空間裏,在黑暗中摸索,終於找到了一個打火機以及一把小刀,而他能與外界取得聯繫的僅僅一部快沒電且信號很差的手機,自己可能是被活埋在沙漠底下6英尺的某個地方了吧。

該死的是,他記不清楚自己昏迷前,如何被人關在這裏,又到底發生了什麼?


他用打火機照亮,打開手機試圖與外界聯繫。他先是打電話給政府部門,希望尋求幫助,可面對這樣的事,那邊卻開始踢皮球,說了很久都無濟於事。


不僅如此,還有罪犯的要挾,要求他在有限時間內湊足錢,不然不放他走,但政府的拒絕妥協,讓罪犯惱羞成怒,他們殺死他的一個同事,還要求他錄視頻,虐待自己公諸於世。他又打給親人,可家人碰巧又不在,這讓他陷入絕望,當然還有憤怒。

可他並沒有這麼放棄,他打給工作的公司,但對方開始推諉給人事,接着是公司單方面解除僱傭關係,撇清責任,他們知道保羅沒救了,但卻試圖給他畫藍圖,編造美麗的幻境。精神上的保羅已經陷入絕望,他的努力似乎都是徒勞,都變得無用。


而肉體上,試管內還爬出了一條蛇,爲了活他只能在狹小的空間內與蛇搏鬥。好不容易將蛇驅趕出去後,又因爲外面的轟炸導致棺材破裂,流沙開始灌進來。



原本就有限的空氣和空間變得更擁擠,一開始他想活着被救出去,但最後他只想爭取一筆賠償金留給家庭,可惜也失敗了,除了卡里的700美元和衣服,他沒什麼能留給家人的了。


在經歷了一次次的希望和失望、美好與無奈後,保羅靜靜躺着,迎接着自己的命運。


電影並不拖沓冗長,但卻一直給人緊張刺激的感覺,很容易反問,如果被活埋的是自己,會怎麼辦?怎麼逃出去?求救的時候,有多少人願意走點心聽自己說什麼?當然,觀影時最大的感觸就是不適,身體和心理上都不舒服。


因爲是密閉的棺材裏,觀衆與主角的視覺一樣,我個人最害怕的就是密閉環境的窒息感,就像海水恐懼症患者看到大海會難受一樣。所以如果大家和我一樣地害怕密閉空間,那麼這部電影真的不推薦你們去看,會很不舒服。

據說爲了電影效果,幕後技術還建造了7個獨特的棺材,不僅要主角躺進去可以活動以及抽取的模板牆,還要讓攝像機圍繞着主角360°旋轉拍攝。


而且爲了逼真,在棺材的加固上也要做到位,因爲電影裏主角曾很大力氣地去推,就像真的被關起來想要逃出去一樣,至少不能太假吧。


雖然電影只有一口棺材、一個男人、一個打火機、一部手機、一條蛇,非常簡陋的設備,但電影幕後對這些道具還是走心的,不至於穿幫。電影沒有孤膽英雄式的拍攝手法呈現,反而以一個因恐怖主義受害者的角度道出了電影想述說的事情,以及想表達的意義。


作爲小成本高票房電影,這部片子的確算是代表作了。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該片的導演並沒有突破《活埋》,期待他能再接再厲,帶來更多新的好電影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