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野史記載,朱棣繼位後曾派人以尋的長生不老藥的名義祕密尋找,都是無功而返,鄭和七下西洋有一項任務就是爲了去海外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據《明·成祖本紀》記載,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宮內侍從都說建文帝已經自焚而死,並從火堆裏找出了一具焦屍證明,但屍體已經分不清男女,慘不忍睹。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個千古之謎,大火焚宮後他下落如何,到底是死是活?朱元璋爲他留下祕密盒子裏裝着什麼?鄭和七下西洋只爲找到他?正史與野史都有不同的回答。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去世之後,並沒有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直接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根據永樂年間《實錄》和《明史稿》的記載,建文帝在繼位後,即用兵部尚書齊泰和大常卿黃子澄謀,定策削藩。隨後朱棣打着“清君側”的旗號開始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
1自焚說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兵臨南京城下,谷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滿朝文武也紛紛投降,建文帝朱允炆眼看大勢已去,不得已下令焚燒宮殿,建文帝朱允炆攜皇后馬氏及嬪妃侍從等,偷火自焚而死。據《明·成祖本紀》記載,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宮內侍從都說建文帝已經自焚而死,並從火堆裏找出了一具焦屍證明,但屍體已經分不清男女,慘不忍睹。朱棣繼位後厚葬建文帝。
2削髮爲僧說
近代有人則認爲燕王破城後,建文帝無奈,遂求一死了之。但少監王鉞告訴他:先皇給您留了一個鐵盒子,說讓我在您有難的時候再給您,我一直祕密地把它藏在殿內。我這就把它拿出來。打開后里面有三張度牒。什麼是度牒?度牒就是作爲僧人的憑證,上面寫着建文帝等幾個人的名字,還貼心地爲他們準備好僧衣,剃度刀,盤纏和一封書信。信上寫明瞭爲他計劃的逃跑路線,隨後從密道逃走。至此建文帝削髮爲僧。
根據野史記載,朱棣繼位後曾派人以尋的長生不老藥的名義祕密尋找,都是無功而返,鄭和七下西洋有一項任務就是爲了去海外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可見朱棣並不相信建文帝自焚而死,這一找就是十七年。據記載,直到朱棣死前一年,朱棣得到了答案,人們不知道他得到的答案是什麼,但朱棣釋然了,不知是人到晚年看開一切,還是確定了建文帝對他已經沒了威脅。但至今建文帝的下落仍然是個謎。
直到近幾年才基本確定了建文帝的下落。
2008年有施工隊在福建發現了一處不尋常的古墓,根據考古隊的考察發掘,確定是明初的一處古墓,而且可能是一位高僧的墓地。但墓中發現了當時象徵皇室的龍頭和紋飾,與明皇陵紋飾相似,在古墓舍利塔碑上刻着“御賜金襴佛曰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而這句話的隱意:“圓明”代表早年出家的朱元璋,“第三代”則是孫輩,“滄海”代表一統天下,“珠”則暗指朱姓。那滄海珠禪師是建文帝的可能性就極大了。但歷史真相到底是怎樣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我們只能無限的接近歷史事實,無法真正觸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