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17日下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政委段苏权、副司令员钟辉琨得到一个情报:伪满第五军管区所辖六团二营,在日军副团长太田茂率领下去了赤城,企图把逃窜的龙门所镇公所敌伪人员和讨伐队接回,重建龙门所据点。第二天就将返回,勒令当地群众准备饭菜草料迎接。
段苏权、钟辉琨研究后,决定趁此机会,在龙门所城北一带伏击敌人。
龙门所,这明代建筑的砖城,地处外长城西侧南北走向的深山峡谷之中,是伪满通向蒙疆的交通要道和咽喉,是伪满蒙疆合力“保护”的重镇,曾驻伪满军一个连,蒙疆警察一个小队。
八路军十团5个连,四十四团4个连,加上分区警卫连,总兵力1000余人。敌六团二营3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约400余人,警察队200余人,加上地方人员,共有兵力700余人。p
八路军在兵力上超过敌人,但敌人装备精良,武器齐全,弹药充足,久经训练,战斗力较强,所以也不能轻敌。
八路军的具体部署是:钟辉琨率四十四团埋伏在龙门所大西山及右侧张家窑一带丘陵;段苏权率十团埋伏在东山及城北;十团团长李荣顺、政委吴迪率3个连埋伏在青纱帐里待机攻击敌主力;另1个连和警卫连布在东山之上,警戒黑河方面可能出现的增援之敌;十团三连2个排埋伏在龙门所城北小桥两侧的民房内。另1个排留守城内戏台两侧。
从南向北的口袋阵布好后,指挥员分别进入阵地,构筑简易工事,进行战前动员。大家信心百倍,情绪高昂,等待敌人自投罗网。p
赤日炎炎,骄阳似火。将士们连夜行军,困顿劳累,难得很好休息。特别是四十四团勇士们,找不到水喝,渴得嗓子冒烟,仍然遵守战纪,严密伪装。
中午,突然下起一阵雷雨,战士们虽淋成落汤鸡,但情绪更加高涨,说痛快地洗了个冷水浴,倍觉清爽舒适。大家接雨水就干粮进餐后,继续等待敌人。
直到下午三点,仍不见敌兵踪影,段苏权要求全体人员没有命令不得擅离阵地。
这次重建龙门所据点,不仅有伪满军警察,还有伪镇公所人员及铁锹队民夫及返家学生。不仅有步兵,还有骑兵马匹、辎重,人数多,负担大,大批人马抄小路向龙门所方向运动。p
下午四点,八路军瞭望哨发现了敌人行踪,战士们顿时群情振奋、摩拳擦掌。没过多久,敌人进入阵地前沿。前面是30多人的先头部队,后面是骑马的敌酋,接着是大队人马。
但直到敌人进至老爷庙戏台跟前,段苏权才发出攻击信号。在嘹亮的军号声中,埋伏东西两侧的战士们跳出青纱帐,冲下大木梁坡,跳出草丛,冲下大西山。城内部队跳出街巷民房,一齐向敌人猛攻。霎时,硝烟四起,杀声震天,步枪、机枪、手榴弹响成一片。
敌人被这天降神兵打了个措手不及,蒙头转向,哭爹喊娘,人仰马翻。八路军指战员英勇异常,势如破竹。p
装备精良的敌人只得在缴枪不杀的口号声中惨叫嚎哭,十分狼狈。但他们被猛击一棒后,也随之惊醒了,向八路军阵地进行了反冲锋,垂死挣扎。
城北大路两边的开旷地是主战场,战斗十分激烈。敌人凭其优势火力,在大路两侧拼命顽抗。十团三个连几次冲击受阻,团长李荣顺令三连长孙玉录带30余人向敌侧迂回袭击。他们连续甩出手榴弹,敌副营长当场毙命,敌群大乱,纷纷逃离阵地。
八路军战士将敌截成几段后,分别包抄、拼杀。几分钟后,敌人尸横旷野,伤的伤、缴枪的缴枪。藏在庄稼地土坑内的敌营长被生擒。p
日军副团长太田茂指挥的一股敌人,企图强占大西山制高点。四十团指战员凭借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将敌死死地压在河滩。
团长雷育龙率通讯班直奔太田茂。太田茂慌乱举枪射击,但没来得及打开保险未响,便掉头逃跑。通讯员一步迫上,将其脸刺伤,手枪落地。
太田茂逃至上坎下,被八路军战士用石头砸死。敌人失去指挥,更加溃不成军,纷纷逃命或举枪投降。p
原住龙门所的伪满军连长,由于地理熟,在混乱中取道郭家窑沟,越长城逃回白草。陈耀宗所率地方警察队更是狡猾,听到枪声即停止前进,狠狈逃回赤城。
20时左右,历时两小时的伏击战结束了。
这次战斗毙敌太田茂以下官兵50余人,俘虏270余人,缴获各种炮5门、轻重机枪14挺、长短枪218支、望远镜4架,还有马匹,弹药及其他装备。
龙门所激战的胜利,使龙赤三区与八区以至平北腹地海陀山连成了一片,使八路军挺进热西有了坚强的后方基地。这次战斗虽鲜为人知,却完美演绎了八路军最擅长的经典战术——伏击战,在抗战史上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