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陆建章是现任的将军,而徐树铮早已随段祺瑞一道辞去陆军部次长的职务,在奉军驻天津司令部做一个挂名的副司令,严格说来,只能算是一名退职的军人。6月14日,徐树铮在奉军驻天津司令部枪杀陆建章,大大出乎段祺瑞的意料。

大家好,我们的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欢乐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徐树铮是北洋时期的重要人物,一直是段祺瑞的重要幕僚长,段倚为腹心,可以说是段祺瑞的灵魂和化身。
徐树铮志大才高,眼高过顶,专横跋扈,胆大如斗,经常做一些越权的事。
段也是刚愎之人,唯独对徐树铮的专横越权、不时给他惹出点政治麻烦,颇能包容。顶多就是恨恨地说一句“又铮糊涂”。
过后仍对其信任有加,徐也是专横如故。
所以有人说段祺瑞不是刚愎自用,而是刚愎“他”用,这个他,自然就是指徐树铮。
1918年6月13日,陆建章从上海到了天津,此行是受冯国璋之托,说服曹锟回归直系大家庭。
当时段祺瑞的皖系和冯国璋的直系,一方主战一方主和,争得不可开交。曹锟做为直系大将,却加入主战派阵营,让冯国璋处于很尬尴的地位。
冯玉祥是陆建章的亲外甥,冯玉祥主和反段也受陆的鼓动,陆建章这回又跑来天津搞事情。还要参加督军团在天津的会议。
对段祺瑞来说,确实是很大的一个麻烦。
说段祺瑞不恨陆建章,那肯定有点假。
但如果为这点事就杀陆,也不是段的本意。
北洋时期这种事情多了,东奔西走,上窜下跳,一会支持这派,一会支持那派;今天主战,明天主和。
人家就是动动嘴,又不是动刀动枪,脸一抹杀人肯定是不对地。
但徐树铮就敢。
6月14日,徐树铮在奉军驻天津司令部枪杀陆建章,大大出乎段祺瑞的意料。
当时陆被扣的消息传到北京段祺瑞那里时,段了解徐的秉性,立即让曾毓隽赶往天津,劝徐不要杀陆。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当时这是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
陆建章是现任的将军,而徐树铮早已随段祺瑞一道辞去陆军部次长的职务,在奉军驻天津司令部做一个挂名的副司令,严格说来,只能算是一名退职的军人。
这件事发生后,有两个人的表现,让人细思极恐。
一个是徐树铮,当年才39岁,人长得又精神,看上去也就30岁出头的样子。并且和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还是日士官学校的同学,徐的夫人和陆承武夫人也是同学,有这层关系,仍能下此毒手,不由不令人战栗。
另一个是冯玉祥,亲舅舅被杀,他就像从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该干啥干啥。
为安抚冯玉祥,皖系运作冯为湘西镇守使,官复旅长原职(冯曾因主和反段被去职)。冯玉祥不仅不提杀陆的事,还自告奋勇带兵去打广东。
真是能忍。
据说陆建章是在奉军驻津司令部的花园里,被徐树铮的卫士从后面开枪打死的。
陆建章原来也喜欢这样干。
陆建章追随袁世凯,曾任军政执法处处长,经常在请人吃饭后送客时把人从背后开枪打死,人们戏称他请客红柬是“阎王票子”。
我把你当朋友和你一起吃饭,你从后面给我来一枪。
参与杀陆的奉军参谋长杨宇霆,和常荫槐十一年后被张学良枪杀于奉天帅府老虎厅。
七年后的一个深夜,在河北廊坊火车站附近,徐树铮被冯玉祥指使张之江枪杀。
有“大徐”之称的徐世昌挽“小徐”云:道路传闻遭兵劫,每谓时艰惜将才!
当初陆建章被杀时徐世昌也用的是这副挽联,一字不易。
一副挽联挽二人,肯定不只是为了省事。
敬人者人恒敬之,杀人者人恒杀之,皆自取之者也。
做为军人,生于乱世,死于枪下,也算是死得其所吧。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