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方軍雖然三次打退了進攻的日軍,但是天爐戰法最終還是被橫山勇破解,中方軍隊在6月19日撤退,日軍佔領長沙,第四次會戰中方失敗。長沙三次保衛戰是抗戰進入到相持階段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抵抗日本法西斯的戰役,這幾次戰役取得了勝利,是中國軍隊第一次讓日軍回到原戰略態勢的戰役,所以在抗戰史上有着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說到抗戰也不得不提了。

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說到抗戰,就不得不提長沙保衛戰了,從1939年9月開始,到1944年6月,中日在以長沙爲中心的第九戰區先後打了四次大規模的戰役,前三次都取得了勝利,通常我們說的長沙保衛戰就是指前三次。長沙保衛戰被拍成了電視劇(本文中的幾張圖片就是影視劇照),也被寫成過書。
長沙保衛戰的中方指揮官薛嶽靠着自創的“天爐戰法”贏得了勝利,一戰成名,此後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叫《天爐戰》。由此可見,這三次保衛戰能夠打贏日軍除了中方軍隊的英勇奮戰,除了日方的幾處開戰,補給不足,最主要的因素還是薛嶽將軍的天爐戰法吧。
不過第四次長沙會戰的時候,日軍破解了天爐戰法,長沙失守,可謂是成也天爐戰法,敗也天爐戰法了。不過四次戰役,三勝一負已經很不錯了了,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三次保衛戰和薛嶽將軍神奇的天爐戰法吧。
一,三次長沙保衛戰,取得勝利。
長沙三次保衛戰是抗戰進入到相持階段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抵抗日本法西斯的戰役,這幾次戰役取得了勝利,是中國軍隊第一次讓日軍回到原戰略態勢的戰役,所以在抗戰史上有着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說到抗戰也不得不提了。
開戰的初期,國軍的很多將領並不贊成死守長沙,他們希望撤退,然後在長江上游地區的崇山峻嶺打。說句實話,我覺得這方案是給自己的懦弱找藉口吧,好在“老虎仔”薛嶽堅決不同意,堅持就在長沙打,他也是長沙保衛戰的指揮官,日方是阿南惟幾率領的第十一集團軍。
1939年9月,日軍集結了10多萬人,陸海空配合,第一次進攻長沙,希望消滅第九戰區,拿下長沙,不過在中國軍民的頑強拼搏下,日軍的機械化部隊及重炮兵都難以行動,他們的“擊潰第九戰區中國軍、進佔部分湘北地區”的計劃自然也就落空了。
1941年的9月初,不甘心失敗的阿南惟幾率領着12萬左右的日軍又開始進攻長沙,同樣是海陸空配合,這一次很不幸運,中方的作戰計劃被日軍破譯了,所以日軍在初期打得很順利,就連戰功赫赫的74軍都被打得潰不成軍,王耀武也是落荒而逃,日軍的第四師團佔領了長沙。
不過此時的日軍開闢了幾處戰場,需要抽調兵力,再加上中國軍隊的補給到了,對長沙城的日軍形成了包圍的局勢,阿南惟幾選擇撤離長沙城,保全實力,這一次,中方險勝。
1941年12月,日軍又對長沙發起了第三次進攻,目的是佔領長沙城,此時的日軍還是處於幾處戰場的狀態,他們進攻長沙也是希望拖住中方的軍隊,不去援助香港的英軍。
二,薛嶽將軍的天爐戰法。
這一次中方軍隊的指揮官還是薛嶽,他集結了17萬大軍,並且自創了“天爐戰法”,這一次完勝日軍,直接打退了他們。所謂的天爐戰法其實就是誘敵深入,然後以伏擊、誘擊、側擊、尾擊等方式,分別消耗日軍的兵力,然後把他們拖到決戰地區進行總圍剿,
此時的薛嶽也下了殊死抵抗的軍令:“死守長沙,擅退者殺無赦、重傷殘兵亦不準後退”。日軍被重重包圍,打得潰不成軍,最後只得愴惶出逃,損失了6萬多兵力。
三次長沙保衛戰後,日軍傷亡十多萬,薛嶽一戰成名,成了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勳章。
三,第四次長沙會戰,中方失敗。
1944年5月,不甘心的日軍再一次集結20萬兵力大舉進攻長沙,這一場還抽調了強悍的廣東軍,收到情報的中方軍隊在初期就輕敵了,以爲又和前三次一樣了。卻不料此時的日軍新任將領橫山勇已經研透了天爐戰法,吸取了上一次在嶽麓山慘敗的教訓。
中方軍雖然三次打退了進攻的日軍,但是天爐戰法最終還是被橫山勇破解,中方軍隊在6月19日撤退,日軍佔領長沙,第四次會戰中方失敗。
不過說句實話,四次長沙會戰,三勝一負已經很不容易了,而後面的“衡陽保衛戰”,方先覺堅守孤城持四十七晝夜更是成了奇蹟,雖敗猶榮了。
致敬所有的抗日誌士。
本人原創,已籤維權,抄襲必究。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