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江南的水鄉總有種魂牽夢繞的情愫。小時候經常回爺爺家過暑假,黑瓦白牆掩映下的小橋流水,長柳晚荷陪襯下的青石拱橋,還有曲折幽深小巷的安逸意境,沿着古鎮裏縱橫交錯的小巷,踏青苔、踩卵石、探人家、訪舊宅,在古風古韻中靜靜的去感受滄桑變幻、歲月如歌,是我心中永遠的江南畫卷。

浙江寧海的前童古鎮,遠不如烏鎮和西塘那樣遠近聞名。令它聲名鵲起的是已故的著名畫家、導演陳逸飛先生,他曾用“處處可入畫”來評價前童。這位審美品味超凡脫俗、獨具慧眼的藝術家也正是讓周莊名聲大噪的始作俑者。前童古鎮,正是陳先生的生前遺作——電影《理髮師》的主要取景地。

與那些過度商業化的古鎮不同,前童的村民們就真真切切的生活在這些老宅中,老人在自家門口小憩,孩子們在卵石小路上奔跑嬉鬧,婦女們在門前小溪裏洗衣擇菜。難怪有人說前童古鎮是“活”的。踏着鵝卵石小徑走進古鎮老街,感覺自己一腳穿越回到了水墨江南的舊時光。

前童古鎮的祖先都姓童,他們按照八卦原理,把溪水引進村莊,構建成了“水八卦”。屋舍宅院、古井、水渠錯落有致,滿目皆是明清時期的古老民居,溪水在門前屋後流過,溪中魚兒歡快悠然,真的是“家家有雕樑,戶戶有活水”。身處其中就如走迷宮一般,但據說只要逆着水流而行就可以找到出路。

古鎮裏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古祠舊宅林立,大部分都完好的保留着古樸滄桑的原貌。斑駁的牆面,就像一幅墨色山水畫。不加濾鏡,原汁原味,滄桑感油然而生。很多老屋之中都完好的保留了年代久遠的木雕、牌匾。

很多古老建築已隨着歲月變得破敗不堪、無人居住,前童非常重視古鎮和古建築羣的保護,對新開工的建築有着嚴格的管理,以確保它們對古鎮的景觀沒有任何影響。

前童第一大姓是童姓,由明代大儒設計的童式宗祠還完整的保留着,從屋頂的裝飾就能看出氣度不凡。馬頭牆是古代江南富戶官宅威勢的象徵,級數越多便說明宅主的職位越高。高牆之上講究飛檐拱頂,牆頭上書有“羣峯簪笏“,氣勢非凡。

童氏宗祠裏有個大戲臺,現在是票友們活動休閒的地方。很多老人們一輩子都生活在小鎮上,可能從來都不曾離開過這裏,他們目睹了古鎮的變遷。孩子們跟城裏的孩子並沒有太多不同,享受着歡樂的無憂無慮的童年。 古樸的老宅和悠緩的生活節奏,讓人頓感光陰如梭、人生短暫。

老街是前童古鎮的商業中心,街兩旁的商鋪和茶肆未能免俗地掛着幾盞紅燈籠。店家只有一搭無一搭的做着生意,並沒有什麼大聲叫賣、生硬推銷。鎮上居民也把這條老街當作拉拉家常,聊聊八卦的社交場所。跟其他那幾座富賈高官曾經居住的江南古鎮相比,前童古鎮的古建築顯然沒有那麼奢華。

平淡如水,中庸雅緻的前童更真實,更生動,更鮮活。沒有全民皆商,沒有商鋪飯館鱗次櫛比,街上一些誘人的小喫完全是當地人親手做的,老豆腐、空心豆腐和香乾,都是前童口味獨特的歷史特產。因爲離海比較近,前童的飲食與海鮮密不可分,家家戶戶門口都晾曬着小魚乾,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理髮師》拍攝地其實只保留了一間很小的屋子,昏暗的光線,斑駁的牆面,搖搖欲墜的木質座椅,放佛時光倒流,物是人非,恍如隔世。雖然只是個噱頭景點,但陳逸飛先生對前童的描述和讚美卻一點沒讓我失望,探訪古鎮,不就是爲了感受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麼。

古鎮旁邊的鹿山,是欣賞古鎮全景的最佳地點。這座狀似小鹿的小山並不高,十幾分鍾就可以登頂。在山頂上碰到一位少年遠眺山下、若有所思,希望十年後的他還能看到這樣原汁原味的前童古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