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罗源县城北郊潮格村,古厝随处可见,除历史上几次火灾烧毁部分,尚存20多座,其中唐末一座,五代一座,明朝二座,清朝十多座,皆土木结构,青砖黛瓦,古色浓浓。尤其主村,几乎一座接一座,连成一片。这些古厝大部分坐北向南,表面看起来显得很古老,有的甚至破旧,但由于年代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神采依存。

倪尚书宅。村人称之为“倪厝里”,由吏部尚书(封梁国公)倪振于唐贞元后期(796-805年)始建,曾历宋、明等多次重修。整个建筑物由门楼、前厅、两庑、天井及正厅等组成。门楼向东南,已毁。仅存辉绿岩门户石两块、花岗石门槛一条,长1.6米,高0.5米。前厅仪门亦毁。两庑破旧,天井尚在,正厅仅存四扇,已成危楼。宽四柱三间10.2米,进深四间7.7米。厅前踏步为石阶,廊下阶边刻有花纹,门前站立旗杆碣石两条。

叶氏祖厝,明代建筑,由正厝大厅、书院、天井、大门亭组成。宽21.01米,进深29.76米,顶为单四面坡。大门亭已圮。左梢间一门留有刀痕二条,上一条长0.2米,宽0.04米;下一条长0.12米。乃顺治年间,清兵追赶郑成功队伍时所劈。

董氏祖厝。多数是清朝建筑,数量最多,相传清乾隆年间,12位兄弟就建了13座,但每座结构与风格大致相同,大小也相近,方形布局、火墙包栋,宽度约20多米,进深约30多米。门有六个,除前后两个大门外,主座前后走廊两端还有四个小门。正门进去有个小厅,接着是天井,两边书院走廊与主座横廊相接。大厅两边是厅边房、直衕、六扇房、楼梯。大厅进去是后厅,后厅两边有横衕与直衕相通。后书院的天井面积与房间数量比前书院少一些,但结构基本相同。正门两旁有石刻对联,联上内容有的是“圣代即今多雨露,文昌新入有光辉”,有的是“三策挥猷垂世泽,双茅挺秀起人文”。厅堂横额“三策堂”三个字,对联为“溯豢龙赐氏所从来在周有良史,洎梦蛟入怀而始大于汉为醇儒”。厅堂上端挂有“文魁”、“武魁”“耕读传家”、“望重乡评”等牌匾及各种寿匾。

可惜大部分已经失盗。其中“武魁”牌匾是清咸丰年间为武举人董兆荣立的,现今幸存一张残缺照片,照片上有“钦命兵部尚书太子少保总督闽浙等处地方庆端、钦命署理福建巡抚印务布政使司布政使瑞瑸为武魁……”等字样。“耕读传家”牌匾是民国时期福建省长萨镇冰赠于晚清庠生董家文的。厅堂柱珠、窗门、壁及梁下斗拱等都雕刻或装饰有福寿、祥云、八仙、花鸟以及龙凤、麒麟、象、狮、鱼等各种吉祥物图案。

千年来,一代代潮格村民,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这些房屋里,繁衍生息,辛勤耕耘,读书学习,许多人在仕途上、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令人仰慕。

唐代,吏部尚书、梁国公倪振;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倪廷檄;赞善大夫、梁国公倪谷;朝奉大夫倪穟,朝奉郎、赞善大夫倪柜,祖孙五代,代代高官,成为潮格村的历史佳话。

唐至清,科举(含本县潮格藉)中进士者17人,中举人12人,岁贡、监生、庠生17人。这些取得功名学者,有的登仕,为地方造福,为百姓谋利,有的厌恶朝廷政治腐败,放弃功名。奉议大夫倪翼“三尺有关人命重,一官虽去我身轻”,刚正不阿,敢为沉冤抱不平,成为一代名贤;秀才董新铎“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潜心学医,为民治病,最后成为一代名医,被民间称为“董半仙”,名传乡里。还有更多者,他们热心于公益亊业,为社会无私奉献自已的智慧和财富。因德高望重,朝廷敕授于红顶戴。清咸丰癸丑(1853年),洪水暴发,护国桥、仙人桥及大路邮亭尽毁,征仕郎董尚友带头发起捐助,使大桥得以全面修复。

这些老房子和它的故事已经流传到今天,它培育着一代又一代后人成长。

潮格肩头坪

潮格马鞍山风景

内容来源:《罗源风光名胜》 作者:董志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