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要不是刘启会当皇帝,用人得当,有谋略,朝廷是不是不一定胜利?
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在七国之乱中,我们也发现,刘武是个有军事才能的人,当他将吴楚联军困在梁国的时候,一定有着和周亚夫不同的破敌之策,而他的破敌之策很可能不是让周亚夫以逸待劳而是跟周亚夫合击吴楚军。如果是这样,当他看到周亚夫作壁上观而让自己挨打的时候,会不怨恨吗?千万别站着讲话不腰疼,说刘武怨恨周亚夫是不顾大局。
如果有人让你为了一个概念抽象的“大局”献出自己唯一的生命,你会义无反顾吗?你还会像一个局外人一样高喊什么大局观念吗?更让刘武气愤的是,战争结束后,所有人竟然都认为周亚夫让他挨打的策略是高明的。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周亚夫的错误在于他不该让刘启的亲弟弟当诱饵承受大头而自己只受点余力。然而,若不这样,又没有一个和刘武一样的能够挡住刘濞的攻势的人。这是周亚夫的悲哀,也是刘武的悲哀,因为刘武自身的情况决定了他必须要承担起直面敌锋的责任。说了半天,七国之乱的功劳都归于周亚夫、刘武、窦婴等辈,但还有个人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却没有被我提及,这个人就是皇帝刘启
如果说刘启在此战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那就大错特错了。毫不客气地说,倘若不是刘启会当皇帝,用人得当,有谋略,朝廷的胜败是不好说的。我不用从理论上谈原因,因为相似的情况出现于一千五百多年后的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结果削得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变。当时,明朝廷的挑战者朱棣还没有汉朝的挑战者刘濞那么大能耐,刘濞集结了七国联军,几乎占据江山的一半,而朱棣只能骗一个宁王朱权,势力范围也远远比不上朱允炆。在起兵之初,刘启并不比刘濞强大太多,甚至可以说,两方的势力旗鼓相当,但朱允炆对朱棣却有着绝对的优势(在土地、兵力、财力等影响战争的客观因素方面,朱允炆比朱棣强很多)。可战争的结果却是,朱允炆输了,刘启赢了朱允炆输了,但不能说他愚蠢,因为朱允炆是一个正常人,让大部分人处在他的境地,都可能做出和他同样甚至比他更坏的选择。可刘启贏了,我们就不能不承认刘启厉害,因为他避免了朱允炆后来犯过的许多错误一个人能够不犯正常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高明的、厉害的,值得人去佩服学习的。
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变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原因有很多,但毋庸置疑,刘启比朱允炆高明是造成一胜一败的关键因素,虽然七国之乱很快就被平定,但想起来仍让人心有余悸。刘濞闹的动静太大了,倘若朝廷没有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周亚夫,后面的结局真不好说。或者,倘若刘濞能重用一个类似于周亚夫的人,结局也不好说。刘启最初的慌乱不是没道理,因为几十万大军在那里摆着,不可能轻而易举就把人家给灭了的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刘濞赢了,天下还是刘氏的,但刘濞仍然要面临诸侯割据的问题,“七国之乱”的情形还会在将来重演。
刘启为了他的天下将他身边的晁错也诛杀了,也把周亚夫也斩首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刘启厉害,他为了避免朱允炆后来犯过的许多错误一个人能够不犯正常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高明的、厉害的,值得人去佩服学习的。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