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此,於康表示,首先,投資者要知曉“業績比較基準”並不等於實際收益率,僅是理財產品設定的未來目標,存在收益不及預期的可能性。在理財產品收益覈算期,當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高於業績比較基準時,管理人對於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部分按一定比例在投資者和管理人之間分配,平衡投資者和管理人之間的利益。

今天生財君要提問了,“小夥伴們你們知道怎麼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嗎?”

我知道,有的小夥伴一定會說,不就是看預期收益率嘛!這有啥好問的。

但熟悉我的小夥伴們就知道了,我怎麼可能這麼膚淺!因爲,伴隨着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推進,銀行理財產品的呈現形式也悄然變化,其中傳統的“預期收益率”正逐步被“業績比較基準”所替代。

據統計,自理財新規發佈後,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加速。2019年2月份,全國淨值產品存續量達5520款,同比增長3933款,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快增長。

那麼,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就是“業績比較基準”到底怎麼看?

生財有道丨銀行理財都淨值化了,收益率到底怎麼看?

“傳統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通常在發行時設定一個預期收益,在產品到期清算時絕大多數產品實際收益率可以達到預期收益率。而業績比較基準是淨值型理財產品未來收益的目標,並非產品收益承諾。”普益標準研究員於康說。

於康進一步解釋,從投資者角度出發,設置業績比較基準,是爲了幫助投資者對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形成大致判斷,同時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的固有印象。對管理人而言,業績比較基準是其投資管理運作理財產品的收益目標,也爲超額管理費分成提供參考標準。在理財產品收益覈算期,當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高於業績比較基準時,管理人對於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部分按一定比例在投資者和管理人之間分配,平衡投資者和管理人之間的利益。

經濟日報記者瞭解到,當前銀行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設定模式可以歸爲以下三類:固定值、區間值、基準組合。

固定值模式是選取某一固定數值作爲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固定的數字可以給予投資者直觀感受,便於投資者依據自身投資預期選擇配置產品。雖然業績比較基準不作爲產品收益承諾,但如果產品最終投資收益較高偏離業績比較基準還是會對產品形象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因而管理人會盡量保證最終收益與目標值的偏差處於可控範圍內,這對管理人估值方式和投資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區間值模式是根據執行相應產品策略的歷史數據模擬回測,推算出的收益率區間估計。基準組合是綜合考慮產品類型、投資範圍和資產配置比例等因素,利用複合指標作爲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區間值和基準組合模式的業績比較基準均爲非定值形式,對投資者而言,收益目標相對模糊。但區間值和基準組合模式的業績比較基準與市場行情結合緊密,可更爲實際的輔助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

那麼,銀行如何設定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呢?

具體來看,2017年以來市場發行的封閉式、半開放式和全開放式三類淨值型產品中,固定值模式業績比較基準佔比均爲最高,佔比均超過60%;且隨着產品流動性增強,固定值模式業績比較基準佔比下降,非定值模式(區間值和基準組合)的業績比較基準佔比逐步上升。

“銀行結合流動性因素設置淨值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於康表示,對流動性較弱的封閉式產品而言,可運作管理的資金和投資期限相對固定,便於管理人實施既定的投資策略,同時以攤餘成本法爲主的核算方式也有助於管理人控制淨值波動,因而較多封閉式淨值產品採用固定值作爲業績比較基準。隨着產品流動性增強,資金申購/贖回頻率增加,產品淨值具有不確定性,較難維持固定的業績比較基準,因此對流動性較強淨值產品選擇增加不定值的區間值和基準組合作爲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而對於流動性更強的現金管理型淨值產品,較多銀行選擇不設置產品業績比較基準。

投資者又該如何理性看待業績比較基準呢?

對此,於康表示,首先,投資者要知曉“業績比較基準”並不等於實際收益率,僅是理財產品設定的未來目標,存在收益不及預期的可能性。其次,投資者可關注產品淨值表現及產品投資的運作情況,瞭解資產質量變化、投資策略變動、資產組合調整對產品收益的影響,初步理解產品收益漲跌的原因並對產品收益的後續走勢有一定程度的認知。最後,在關注產品淨值表現和運作情況的同時,投資者還應更多地結合自身流動性需求和投資風險偏好選擇適宜的產品,以達成自身的投資目標。

小夥伴們,明白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