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鑫金服胡漢光:金融科技應以支持實體經濟爲導向

胡漢光,開鑫金服產品總監,曾在國內外多家一流科技公司擔任首席技術官、產品總監等職,擁有28年IT工作經驗,包括了25年的銀行系統開發和管理經驗,在金融科技領域具有豐富的行業經歷。

服務過一大批國內外知名銀行和金融機構,胡漢光認爲,相比於國內銀行,國外銀行的產品和系統經過多年的積澱非常成熟穩定。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正加速國內金融業變化與迭代。

開鑫金服胡漢光:金融科技應以支持實體經濟爲導向

開鑫金服產品總監胡漢光

下面,爲大家帶來與胡漢光總監關於金融科技、關於新金融的7問7答。

01問

您有28年的IT工作經驗,從科技的角度,您覺得國內外金融行業有什麼不同?

胡漢光:從系統開發和業務的角度看,國外銀行相對而言是比較成熟和穩定的,這也決定了它們的科技系統、產品生命週期可以持續比較長的時間。

一些銀行外接的系統可以在10年、20年的時間保持穩定。一方面是在研發時做了比較好的底層架構設計,給未來的業務變化預留了充足的調整餘量;另一方面主要是國外金融業發展程度高,很多業態都比較穩定。

目前在國內,很多金融機構的系統還沒達到這種成熟程度,行業形勢、監管環境變化也很快,普遍來說系統還需要很多細化的改動。

即使在銀行業這一個細分領域,因爲國內銀行的類別很多,有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農商行、城商行、信用社等,服務的客羣、業務類別、監管標準等都不一樣,所以很難有一套統一的技術標準,往往需要根據金融機構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定製開發。

02問

金融科技的發展對金融業帶來什麼影響?

胡漢光:就銀行業來說,金融科技的出現,對國內銀行是一個激勵,激勵它們對原有業務做出改變。

國內銀行業傳統盈利模式就是“喫利差”。與外資銀行相比,國內銀行客戶基數龐大,有足夠的客源支撐它們的利潤,所以很多國內銀行主要依靠存貸款業務,推廣中間業務的積極性比較低。包括其他金融機構在內,很多便民、穩健的投資方式的體驗還不是很好。

這導致現在很多國內的客戶都跑到國外去買保險,買理財。因爲相比於國內的銀行,海外銀行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更穩定的資產增值方式。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內機構運用金融科技來提升金融服務體驗,這直接推動了銀行也做出改進,現在銀行網銀、APP的體驗也很好了,在符合監管的前提下,也保持了系統業務的創新性。

當然,在這其中,金融科技也在持續發展,作用不斷凸顯,湧現出像螞蟻金服、開鑫金服這些新興的金融科技企業。

與其他金融科技企業的供應鏈系統相比,開鑫金服研發的供應鏈系統緊跟實體經濟的需要進行定製化服務,將金融科技資源向關乎國計民生的領域傾斜,真正做到了支持實體、服務百姓。

03問

開鑫金服研發的供應鏈系統已經上線,幫助合作機構更好地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開鑫金服供應鏈系統的特色在哪裏?

胡漢光:供應鏈系統這個概念很早就有了,各家企業的初衷其實都是一致的,就是把更多的合作伙伴拉到一個平臺上,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

開鑫金服輸出金融科技,幫助合作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是很有優勢的。

因爲開鑫金服有很強的國資背景、產業客戶資源,能夠吸引到足夠多的企業匯聚在供應鏈平臺上,通過系統把以前需要手工線下操作的業務打通理順,在“線上”跑起來,運行效率、服務精準度、客戶體驗都更好了。

開鑫金服研發的供應鏈系統第一個特點,就是以支持實體企業爲導向。

開鑫金服研發供應鏈系統的目的,就是通過科技輸出,讓原本處於金融科技服務半徑之外的中小企業也能夠享受到好的金融科技服務,高效鏈接金融需求,幫助它們平等享受金融服務,緩解實體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個纔是關鍵。講金融科技幫扶實體,我們不玩虛的。

其次,供應鏈系統的穩定性高。供應鏈上有比較多的中小企業,它們的融資需求往往是小額分散的。系統服務的企業越多,需要處理的數據量就越大,涉及到提交申請、多級審覈、系統校驗、資金劃轉等很多環節。系統需要準確處理各流程數據,才能支撐供應鏈客戶業務穩定運行,保證業務不出差錯。

另外,針對供應鏈客戶量身定製了配套的風控體系。供應鏈系統中的風控技術,既可以服務系統內客戶,也可以作爲單獨的服務方案進行對外輸出,幫助缺少風控基礎的客戶建立自己的風險評價體系。

開鑫金服的風控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機構的認可,評估結果甚至可以成爲企業的增信依據,進而向更多渠道申請融資,拓寬了它們獲取金融服務的半徑。

供應鏈系統很好地體現了開鑫金服金融科技的理念:即科技力量與金融鏈條相互驅動,用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雲科技等前沿技術,更好地爲定製化產品設計、開拓優質資產、對接低成本資金、數據風控服務,貫穿金融科技產品的全生命週期。

04問

您剛剛提到了風控能力,那請問開鑫金服風控方面的優勢在哪裏?特別是從供應鏈金融的角度來講,和其他平臺的區別是什麼?

胡漢光:風控的關鍵是看獲取的數據與信息。

過去6年,開鑫金服服務了很多領域的實體企業,積累了大量行業與企業數據,併爲每一類企業定製了專門的風控體系。

因爲經濟運行有周期性,各個行業的興衰週期是不一樣的,風控服務也要分析經濟週期,提高服務的抗週期性。

比如,這段時間這個行業比較穩定,但是風水輪流轉,過段時間,可能這個行業進入衰退、另一個行業又成爲更適合的服務對象了。

如果我們的金融科技服務能力只侷限於某一兩個行業,當行業出現波動時,就不容易應對了。所以需要分析經濟週期,提高自身多元化的風控能力,提高服務的抗風險能力。

開鑫金服現在的風控服務,已經覆蓋了物流、裝備製造、紡織化纖、基礎設施建築、商貿流通等領域。

如果某一個行業出現波動,我們可以及時調整重心,服務新的領域,爲更合適的實體企業帶去金融科技服務。這個是開鑫金服供應鏈系統在定位上跟別的企業不一樣的地方。

05問

做供應鏈離不開風險控制。在風控方面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胡漢光:開鑫金服建立的風控系統是一個風險管理平臺,彙集了多方外部數據,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客戶的特點,提供定製化的風控方案。開鑫金服所構建的風控平臺是開放的,可以對外輸出。

如果有企業需要,我們很樂意爲他們搭建風控系統,然後通過數據模型的訓練,不斷去完善這套系統。現在,風控輸出已經是開鑫金服主要的服務之一。

我覺得目前行業風控的關鍵,還在於行業、企業數據的積累。我們也在思考如何挖掘更多的行業數據、細分領域數據,建立類似徵信系統一樣的完整的行業數據系統,更好地爲實體經濟服務。

現在,以“ABCD”(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爲代表的金融科技,正加速改造金融形態。開鑫金服也加速應用這些前沿新技術,高效鏈接金融需求,更好地爲實體經濟服務。

06問

現在很多的互金企業在宣傳自己金融科技的時候會用AI、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那開鑫金服現在用到這些新技術嗎?

胡漢光:AI、區塊鏈、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新技術有各自的適用情景。開鑫金服根據不同環節金融科技的特點,應用更適合的前沿技術。

AI偏重於人臉識別、生物識別等等,在金融支付方面的應用更多,也比較成熟,在智能化決策、智能化服務等方面的作用正逐漸發揮出來。

區塊鏈技術在確權、加密、數據存儲等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特別是跟物聯網技術的結合,可以爲動產融資、庫存融資提供比較好的解決方案,這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有很大價值。

但是目前區塊鏈技術還不太成熟,我們搭建了區塊鏈研究平臺,對區塊鏈技術做更深入的研究與應用。大數據技術我們已經應用得很多了。

我們的科技團隊基於大數據技術,已經構建了一套金融科技數據管理和應用體系,開發了統一數據採集平臺- 阿格斯系統 、統一監控與反饋平臺-大、以及上層可擴展的應用平臺- CREATOR平臺 等。

未來在產品設計、前端銷售、內部控制等方面,大數據還有很大的應用空間,比如爲不同客戶羣體量身定製差異化產品,優化客戶體驗,提高客戶粘性等。

雲計算在金融科技方面的運用也很廣泛,目前開鑫金服已經探索建立了雲系統,對中小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行業雲服務,進行科技輸出。雲服務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服務的體量越大,參與的人員越多,服務會越方便。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參與到“雲”的共建中。

07問

您之前多年從事銀行科技系統開發工作,是什麼吸引您加盟新金融領域的?

胡漢光:從傳統金融到新金融是行業的發展趨勢。新金融企業更具靈活性,理念也更開放,能有更多探索的空間,當然也存在更多的挑戰。所以我在選擇的時候,覺得開鑫金服無論是理念,還是做的事情,都是一家特別靠譜的企業。

開鑫金服有很強的國資背景,相當穩健,又實打實地在扶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是我選擇開鑫金服的重要原因,我相信它能夠在互金領域發揮好的作用,積極推動行業發展。

開鑫金服的科技團隊已經比較成熟了,提供了很多優秀的金融科技服務,在風控、產品設計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新金融行業是一個開放的行業,變化很快,我們從事技術條線的工作更需要提高學習能力,能夠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跟上行業、公司的發展節奏。

另外,新金融既講究金融的安全穩健,又追求互聯網的高效靈活,IT的同事應該保持對新事物、新技術的好奇心,不斷提出新的想法,說不定就實現了,在金融科技的競爭中搶佔先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