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子萱愛談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導讀:我們都知道,古印度的戰鬥力一直都不咋地,多次遭到外族入侵毫無抵抗能力,但是卻有成功的抵擋住了兩位世界著名征服者的腳步,一位叫做亞歷山大,一位叫做成吉思汗。
印度文明是由雅利安人建立的,以恆河地區發展起來的文明,印度人的戰鬥力一向是不敢恭維的,在文明發展過程中多次遭到征服,但是印度文化卻留存至今,這得益於印度擁有奇特的地形和氣候,印度是一塊相對封閉的土地。
三面環海,唯一和亞歐大陸相鄰的土地就是西北部,這也使得印度抵擋住了壓力山大的進攻,亞歷山大傳說因爲受不了印度的氣候無功而返,最終還患病死在了迴歸的途中,帝國土崩瓦解,某種意義上,印度抵抗亞歷山大,更多是因爲運氣,但是印度人後來能夠抵抗住成吉思汗,又是出於什麼呢?
如今我們說到的印度,從來都不是一個國家概念,而應該是一個文化概念,南亞次大陸因爲地域的特殊,一開始就形成了十分奇特的文化,誕生了影響世界的哲學,不過印度人在打仗方面,卻一直以來都相對來說比較劣勢,中國宋金時期,成吉思汗開始向西方遠征,同時也出於覬覦印度的領土,企圖攻佔印度,但是這一次成吉思汗卻沒能如願以償。
而印度人抗擊蒙古人的戰績,也成爲了印度人戰績的巔峯!不得不說如果沒有北方印度的抵抗,印度恆河文明很可能就會像印度河文明一樣徹底滅亡了,但是事實上,北部的統治者成功的使得南亞半島沒有受到蒙古人的破壞,從而挽救了印度。
當時統治印度北方的王朝,其實也不是印度本土人,而是花剌子模的王子札蘭丁,成吉思汗這一回是親征攻打印度西北部,但是卻遭到花剌子模的抵抗,花剌子模當時統治着印度的西北部,札蘭丁王子率軍親征,力挫蒙古鐵騎,最後因爲敵衆我寡,他竟然選擇跳進印度河裏,然後迅速的游到對岸。
成吉思汗看到後佩服這位王子的戰鬥力,但是還是打算把他捉回來,可是對於印度的氣候和複雜地形蒙古鐵騎似乎沒有用武之地,最終只好作罷,不過蒙古帝國很快也推進到了印度西北的旁遮普一帶,不過直到成吉思汗死去,蒙古鐵騎也沒能進入印度恆河流域。
成吉思汗去世後,他的子孫還是沒有忘記佔領印度的野心,當時印度北部通過多年的戰亂再次統一,這就是印度歷史上著名的德里蘇丹國,德里蘇丹國其實是一個突厥人建立的王朝,信仰伊斯蘭教,而這個王朝後來被印度歷史上很有名的軍事將領阿拉丁篡位登基,建立了卡吉爾王朝。
阿拉丁奪權以後,開始對抗蒙古人,結果在阿拉丁的領導下,他滅亡了北部盤踞在強大城塞中的拉傑普特諸多小國,完成了北部的基本統一,之後,阿拉丁開始和成吉思汗的子孫成爲鄰居,阿拉丁憑藉自己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發揮印度戰象的優勢,多次讓蒙古鐵騎措手不及,甚至還把抓來的蒙古俘虜用戰象的腳踩死,後來阿拉丁還派兵去攻打蒙古帝國,反倒從蒙古人手中奪回大量領土。
蒙古鐵騎數遭難忘恥辱,但是就是無法打敗這位印度國王,只好把重心放在中亞和歐洲,值得一提的是,蒙古軍隊受挫在歷史上是少有發生的事情,除了印度以外,元朝進攻日本和越南也因爲氣候和地形損失慘重,而蒙古在和南宋對戰的時候,釣魚城一戰也曾使得蒙古鐵騎受到沉重打擊,由此可見,戰場上沒有常勝將軍,而弱勢的一方只要抓住戰機,未必不能反敗爲勝。
好了,本期就到這,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百家號“創史人”,下期更精彩!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